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探究

2020-03-23 06:00杨琪
考试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阅读可以全面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有助于学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身观点,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提升有极大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强化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一、 前言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传授,更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思考探索语文知识,感悟语文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活动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二、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未学到预期内容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阅读课堂上涉及字词、语法等大量基础知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感,从而降低自己的学习欲望。很多时候,小学语文教师虽然积极地备课,但是实际教学并没有按照教师预期的方向进行,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造成了学生无法学到预期内容。一方面是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涉及很多教学项目,教师在备课中设置了时间范围,学生阅读停留在浅层次,无法深入探析。另一方面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错失了知识点听讲,造成了学习效果不佳。

(二)学生兴趣不高

在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会感觉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会感觉教得很累,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时,就会逐步丧失学习欲望,在课堂上不会主动地配合教师,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会出现不作为的情况,学生将自己看成是课堂活动的观看者,不仅降低了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阅读本身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由于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会局限在课堂上,一旦学生离开了课堂,很少在课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

(三)教师课堂教学程序化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还比较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还应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而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看,还存在教师教学程序化的问题。由于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缺乏与教师的良好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本身的教学热情,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导致课堂互动环节减少。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主体,教师的思想观念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而学生的心智还不太成熟,但是其学习能力、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教师教学“不热情”,那么学生学习就会变得“不热情”,师生双方都处于消极的状态,就会造成课堂活动“死气沉沉”。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固定化、程序化,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首先简单地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最后品读课文主题。在这一固定教学模式下,教师仿佛是一台教学机器,在课堂上为了教学而教学,导致课堂活动千篇一律,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节完整的阅读课堂,涉及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取、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在实际中,为了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教师不仅要关注阅读内容、教学方法两个环节,还需要考虑到阅读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一)设定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也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键,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做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明确”,要准确地描述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以后,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而是“具体”,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出怎样具体地表现,让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主要是对语文基本字词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以默读学习为主,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小学低年级要求学生可以学会默读,而中年级则是做到默读而不出声,高年级则需要控制好默读速度。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制作更加细化的学习表,明确预期教学效果。

例如在《争吵》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设置以下一般阅读教学目标:学会朗读全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我”的心理变化、体会文章中朋友间的相互谅解及宽容道理。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加顺利,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一般阅读教学目标,制作更加细化的阅读教学目标:(1)可以流利、正确、有情感地对全文进行阅读。(2)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并写出课文中的14个生字;正确地读写“石匠、抄写、愤怒”等词语。(3)找出文章中关于“我”的心理变化语句,并对其进行复述。(4)用自己的话说出“父亲”的话的含义。(5)懂得同学间需要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的道理,并举例说出团结友爱的例子,说说自己该如何处理与同学间的矛盾。通过明确的阅读目标设置,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内容选择应少“独”多“基”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有很多知识点都蕴含在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会对课堂教学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在实际中,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谨慎地选择课堂教学内容。从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看,目标要定位在“打基础”上,所以教师在阅读课堂上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过于看重“独创性”,要更加看重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培养,要在“打基础”上下功夫。教學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参考新课标、教学目标,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学情,教师要考虑学生是否接触过文本的生字词、文体特征、写作方式等,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教师就需要对知识进行整理、组织,选择适合的切入点,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如果学生之前接触过,则考虑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并兼顾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在学习《草原》的相关内容时,如果学生没有去过草原,很难体会到草原特点,同时也无法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情感,甚至有的学生还无法理解“广袤”这个词汇的意思。鉴于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将草原的知识补充到课堂上,指引学生可以更好地阅读课文内容。此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结合学生兴趣找准教学时机,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阅读活动要参考情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围绕某一篇特定的文本进行的,其一般是以语言形式来获取间接经验,并兼顾了其他非语言教学模式,如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现代教育法等。小学语文阅读文本形式丰富多样,而对于不同的文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如诗歌要以朗读为主,诗歌篇幅相对比较短,其情感丰富,学生可以在反复朗读中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说明文则是以多媒体展示为主,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说明主体的相关视频、图片,便于学生直观的了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桂林山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讲授法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色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心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桂林山水》描述的内容进行阅读,以此加深学生感悟。

(四)教学评价具有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要么对学生进行一味地批评,要么就是重复性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整个评价活动缺乏针对性,难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自身学习行为,无法满足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需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阅读评价的针对性与鼓励性并非是对立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表达技巧、肢体语言,让教学评价在具备针对性的同时,也可以达到鼓励效果。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开放,在阅读文本时,容易天马行空,脱离文本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可以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肯定,然后让学生思考“你的这个观点与今天的内容是否符合?”,以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与课文内容不符合。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需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如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促使学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以此促进学生语言欣赏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海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9(4):48.

[2]史丹.浅议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10):61.

[3]张廷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课外语文:下,2017(8):145.

[4]陈春华.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14):10.

[5]徐志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中旬,2017(10):133.

[6]陈永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J].课外语文:上,2017(1):62.

[7]陸岩宏.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9(13):88-89.

[8]李筠.解析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汉字文化,2018(15):75-76.

作者简介:

杨琪,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