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便是失乐园

2020-03-23 09:37王松
南腔北调 2020年3期
关键词:爱因斯坦家长老师

王松

前言

2018年12月上映了一部叫《狗十三》的电影,乍一看还以为主角是一只叫“十三”的狗,不过讲述的却是一个沉痛的成长故事。该片上映后,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深思。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才尝试着去了解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也许就是从观看过《狗十三》后,也许从未想过去了解。

无独有偶,这两年还有另外两部电影,所反应的也是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一部是2018年上映的《悲伤逆流成河》,一部是2019年9月上映的《少年的你》。

巧的是,这两部电影也是以少女的视角叙事,只不过这两部电影讲的主题是校园霸凌事件。青少年问题为什么就这么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们现在正面临怎样的困境?是之前我们没有关注到这些问题?还是我们从来就没去关心过?

1.少女的兴趣

据说《狗十三》这部电影,是在2013年拍摄完成的,到18年底才上映。这么好的电影,就那么“躺了”5年,的确是挺可惜的,所谓好事多磨,最终它还是上映了。

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叫李玩的少女的成长故事。影片开头,李玩在犹豫是填报天文兴趣班?还是物理兴趣班?

可是她的那些考虑根本没用,她父亲根本就不关心她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老师让李玩加入英语兴趣班,她父亲觉得李玩就该加入英语兴趣班。

老师也不关心李玩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他建议李玩加入英语兴趣班,是为了提升李玩的英语成绩。

興趣还真是“兴趣”啊,也许在李玩这个年纪,就不该有什么兴趣,因为即便有了也不会被重视。说一千道一万,人们关心的永远是他们的成绩,兴趣可以有,但是只要有一星半点地影响到学习,那就绝不能有!

可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却又一直挂在家长们的嘴边,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特别是在儿童时期,是一定要有兴趣的。有些家长还装模作样地让孩子们做选择:宝宝,你是想学口才与演讲啊?还是想学表演啊?还是唱歌?你自己做决定,妈妈不会干预的。

只是孩子们在选择的时候,会比较纳闷,面前五花八门的兴趣选项,为什么没有“玩”这一项?

要说兴趣,孩子们的兴趣就是玩。

家长们可谓是遏制孩子真正兴趣的能手,他们认为玩物丧志!哪能一天到晚光想着玩?

只是话又说回来,丧什么志啊?孩子有什么志好丧的?所谓的玩物丧志,只不过是家长们的想法。

玩儿是一种天性,可以想象一下,人一出生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或者一出生就要立志做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然后从出生第二天开始,就一步一步朝那个目的前进。那是多么无趣的人生!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容易跟家长起冲突?原因就在于此,家长总是喜欢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要求孩子。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要求完全跟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又加上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的看护可谓无微不至,也就是说家长们在持续地跟孩子的天性发生对立,这样的过程怎么可能会没有冲突?

可是孩子是没有反抗能力的,毕竟是“为了他们好”,于是不管他们想不想有兴趣,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毕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嘛。

孩子在起跑线上,努力地折腾了半天,总算是要踏入社会开始赛跑了,此时他们却猛然发现,比的不是跑步,是足球,压根就没什么起跑线!

足球比的是团队合作,比的是谁能让裁判吹出有利于己方的黑哨。对方球都踢过来了,孩子还在找,起跑线在哪儿啊?

这就是所谓兴趣现象,孩子学了半天的兴趣,才发现自己丢了真正的兴趣,而被强行灌输给孩子的兴趣,孩子真的不感兴趣,这种教育方式,注定不会长久。

什么才是真正的兴趣?那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即便知道不会有任何收获,也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东西。可能兴趣本身就是所谓的“无用功”。

那为什么要有兴趣?只是为了排解闲暇的时间么?

不是的,兴趣是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是一种足以令人专注的形式,是一个展现想象力的空间,是好奇的一种延伸。

人的创造力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长时间地足够专注,才有创造的可能,兴趣可以说是长时间专注的原动力。所以被他人强加到自己身上的兴趣,百分之百会出现“排异”,并且没有足够的原动力,支撑着被强加的兴趣走得足够远。

另一方面,兴趣一旦有了功利心,那也变了味道。就像《狗十三》中那样,兴趣是为了提高成绩,李玩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根本没人关心。就算她参加了英语兴趣班,她在心理上也过不了这一关,在用英语演讲的时候,她看到来“捧场”的父亲,瞬间就想起了被迫进入英语兴趣班的情景,李玩怎么也讲不下去了。

李玩的兴趣就这样夭折了,她的好奇心就这样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无趣的一生就此开始。

李玩没能参加天文兴趣班,可能就是我们的民族缺乏足够的创造力的原因。没有人关心兴趣本身,人们只关心兴趣的作用!

2.少女与狗

《狗十三》这部电影的开头,李玩因为没能进入天文兴趣班而跟父亲怄气,她父亲见怎么也哄不好她,就送给她一只小狗。

十几岁的少女,碰上小动物自然没什么抵抗力,可是她一听说是父亲送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

只是李玩最终还是不忍心看到小狗可怜的样子,把小狗抱到了自己的房间,后来还把它放到了自己的床头。最终李玩给小狗起名为爱因斯坦,正式开始喂养这只小狗。

从那之后,李玩放学一进家门,爱因斯坦一定会兴高采烈地冲上来迎接,这让李玩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李玩的父母离异,她跟着爷爷奶奶住,他父亲应该是经商,很少来看她,甚至连她老师姓什么都能搞混。爷爷奶奶对她关心有余,关切不足,或者说老人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关切这么大的孩子。

李玩就生活在这样既有亲情,又很孤独的环境当中。爱因斯坦的出现,给李玩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可惜好景不长,李玩的爷爷有次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不小心把爱因斯坦丢了。

爷爷找狗时扭伤脚,父亲的规劝,将要成为李玩后妈的“好意”,接踵而至,让痛失爱狗的李玩如坠冰窟。猛然间因为爱因斯坦的丢失,一个大人的世界扑面而来。

李玩爷爷一开始是很自责的,可是当他扭伤了脚之后,他觉得自己尽力了,甚至不愿意放下长辈架子,对李玩说一声抱歉。李玩的父亲觉得李玩长大了,应该理解爷爷。李玩的后妈,则给李玩找了一只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还非要说那是爱因斯坦,也不知道是在蒙李玩?还是在蒙她自己?

大人们总是喜欢忽略本质,谁也没有去同情爱因斯坦,他们都认为那就是一只狗罢了。他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如何去尊重生命,他们可能忘记了那种单纯的、不掺加任何目的性的情感,他们可能忘记了说谎的是他们,而他们却非要让李玩承认他们的谎言是事实!

他们,或者说我们,可真健忘啊!

而李玩那个年纪,还没有忘记这些东西,她懂得尊重生命,她还不喜欢说谎,更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谎言当成事实。于是李玩备受煎熬,彻底迷失在这个成人世界里。

特别是李玩的后妈把一只很像是爱因斯坦的狗带回家,非说那是爱因斯坦的时候,李玩不住地说明,这真的不是爱因斯坦。可是在爷爷的训斥声中,这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狗,变成了爱因斯坦。

李玩哭了,她的哭是伤心么?

不大像,那应该是一种在大人的意志下,对李玩原本世界观的颠覆。明明她是对的,明明她说的是事实,但因为大人们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很默契地把谎言当成了事实。又很默契地把李玩的坚持,当成了不懂事。

之后李玩的后妈一直在撒谎,说什么爱因斯坦这两天在外面吃得不好,又怎么样的。没有人去揭破她,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说谎。可能正应了那句话,一个谎言说得多了,或者说的人多了,它就不再是谎言,更可怕的是连知道实情的人,也不认为那是谎言。

少女与狗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一开始李玩对这只“新爱因斯坦”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甚至想过要把它丢掉,毕竟李玩的后妈送来这只狗的目的并不纯粹。但是李玩最终还是不忍心把狗丢掉,并渐渐地跟新爱因斯坦有了感情。

可是只有李玩把新爱因斯坦当做爱因斯坦,在别人眼中,那还是一只狗罢了。等这个风波一过,新爱因斯坦便被拴在了厕所里,特别是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来到家里的时候,更是要栓得牢牢的。

可是李玩的弟弟太调皮,有时还去打新爱因斯坦。最终新爱因斯坦逮着机会,咬了李玩弟弟一口,这可是闯了天大的祸!

把新爱因斯坦送给李玩的后妈,喊着要把新爱因斯坦送到狗肉火锅店。李玩父亲抓起新爱因斯坦就往外走,李玩哭喊着追上去,求父亲把新爱因斯坦留下。

可是没用的,父亲的车离开得是那么的决然!

又是没人同情新爱因斯坦,甚至没有人关心李玩的弟弟为什么会被咬,也没人会问新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受伤,总之这都是新爱因斯坦的错。为什么都怪新爱因斯坦?就因为它说不了话,无法为自己申辩?

这时候的李玩,应该是彻底绝望了,为什么人长大之后,心肠就能这么狠?

后来李玩得了物理大赛的奖,她父亲很高兴,说她想要什么奖励都行。李玩说,她想知道新爱因斯坦被送去哪家饭馆,结果她父亲带她去了“流浪狗之家”。

李玩很高兴,她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可惜她在流浪狗之家,并没有找到新爱因斯坦。她父亲打听到,新爱因斯坦来到这里之后,就没吃过东西,早已经死了。

当天晚上,庆祝李玩得奖,李玩父親的一个朋友,偏偏专门给李玩点了个红烧狗肉!点这个菜的叔叔还亲自给她夹了一块。不知道内情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她会犹豫,知道内情的人都看着她,既怕她吃,又怕她不吃。这个时候不吃,拂别人面子,实在是不懂事;但是吃了,又实在是勉强她。

她吃了,如同嚼蜡。

李玩只能去接纳大人的世界,接受大人的一切赠予,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不管是她愿意要的还是她不愿意要的。因为她已经明白,谁都不会顾及她的感受。

后来李玩在街上,遇到了一只很像之前走丢的爱因斯坦。可是她又害怕那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走丢时,以及新爱因斯坦被送到流浪狗之家时,她已经伤心伤够了。为了避免再伤心,还不如从根儿上,就断绝伤心的“缘起”。

这就是少女与狗的故事,也许有一天,少女也能硬下心肠,就算一只再可怜的小狗摆在她面前,也丝毫不会泛起她的同情心。这应该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只要一看到可怜的小狗,就能联想到失去小狗时的难过,那一丝同情心立即便被掩盖。

也许有一天,少女会像说故事一样,毫无波澜地说出她曾经养过一只多么有趣的狗。当年让她大哭的悲伤,她也会一笑置之。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么她就可悲地长大了。她不会同情,她硬下了心肠,她忘记了失去爱因斯坦时的伤心,就像大人们一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3.少女与父亲

前文中说过,李玩跟父亲怄气,父亲送了她一只狗。李玩的第一反应是:不要!

叛逆期都这样,一般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是哄,第二是使用暴力。就像李玩父亲那样,觉得给孩子点零花钱就哄好了,一旦哄不好就没辙。现在家长使用暴力的现象越来越少,多是一声训斥,或者怒吼,可是孩子还是不服气,家长则是越训斥越气!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是像李玩奶奶那样,不主动提及触动孩子叛逆的事,过一段时间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这三个办法其实都不是什么好办法,大多数家长在处理孩子叛逆的时候,都觉得有点头疼。此事的确是很难拿捏,太顺着孩子,容易娇惯孩子;如果针锋相对,孩子很容易就离家出走,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来做事就很容易冲动,不计后果。

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应该引导孩子,以形成他们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是叛逆期不是一天两天,是按年论的!谁有这个精力一直在引导?

如果你也觉得是这样,你就要问问自己:我准备好当父亲(母亲)了么?

现代人都很忙,就如《狗十三》中李玩的父亲,他平时就很忙,很少关心李玩,连李玩的老师姓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混淆了。好不容易见一面吧,还要逼着李玩改兴趣班。

后来因为爱因斯坦的事,李玩的叛逆表露无遗,她当着父亲的面喝酒,后来还离家出走。她父亲终于爆发了,出手打了李玩。

虽然她父亲后来也很自责,可还是要问他:你成为父亲的时候,准备好当父亲了么?

李玩父母的离异,在现代社会很常见,谁也没有权利不让他们离婚,谁也没有权利阻挡他们寻找幸福。可是孩子怎么办?或者说他们在要孩子之前,为孩子考虑过多少?

现在有很多新婚夫妇要孩子,是出于“形式”或者“交差式”要孩子。人们总说结婚了,就该要孩子了,或者年龄到了,就该要孩子了。

两口子还没搞明白夫妻相处之道呢,就紧着准备做父母。有人又说了,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夫妻还不明白两口子相处的方式?殊不知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夫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这其中的差别,怕是连当事人都说不清道不明。

往往两个人之间的很多矛盾,就在新婚之初爆发,毕竟这时候是全天候相处在一起,之前的优点被淡化,之前没发现的缺点暴露无遗。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孩子再诞生,两口子相处好了,才能一起迎接这个小生命的降生。两口子的问题还没解决,孩子又变成了新矛盾的导火索。

这时候又有人说了,都这么过来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也是令人惊讶的地方,为什么都这么过来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对的?就没人去反思一下?

两个人先相处一段时间,再去要孩子好不好?这种最基本的准备都没人愿意做,就着急忙慌地要了孩子,不手忙脚乱才怪。更令人想不明白的是,这么着急忙慌地要孩子,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想在吵架的时候,有一个观众?

有人又说了,孩子是维系两个人感情的关键,早有了孩子,夫妻之间的感情也牢固了。其实这句话刚好说反了,孩子对于两个人的感情,多是锦上添花。如果两个人的感情真的破裂了,孩子的存在并没有多大作用,所谓的“牢固”,只是有一方为了孩子选择了妥协而已。而现在这样的妥协越来越让人唾弃,因为人们越来越不愿忍气吞声。

还有人说,要孩子还要什么准备,等孩子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当父母了。

这句话骗了不知道多少人,就现在而言,社会形态越来越复杂,日常生活中信息量越来越大。做父母成为了一个最需要技术含量的活儿,可是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给现代的父母准备一次考试的话,几乎没几个人能拿高分,能及格就烧高香了。

因为没多少人把当父母当成一件“正事儿”来干。在远古社会,父母只是教孩子怎么生存就好,可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创造了社会,创造了用物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观。要教孩子怎么为人处世,要教孩子怎么赚钱,有太多东西要教,却偏偏有人认为做父母是水到渠成的事。甚至没多少人去设想、去反思要怎么去做好父母这个“工作”。

于是在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时候,之前积攒的矛盾轰然爆发,有些数落孩子成绩不好的父母,殊不知自己的“成绩”也只有个位数。

所以要孩子之前,起码要问问自己做好准备了么?哪怕是心理上的准备。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新婚夫妇,还是前仆后继重复着去踩别人踩过的雷?

因为有很多过时的价值观在误导着人们,就如之前所说,到年龄了,就该要孩子了。按照这个理论,那么到80岁的年龄,是不是就该做总统了?

在古代的時候,这个说法站得住脚,因为古代人寿命有限,过了正常生育的年龄再要孩子,可能还真就等不到孩子长大就去世了。

那个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大概40多岁,如果所谓的“到年龄”是20岁,那么第一代在20岁的时候生下了第二代,当第二代成年、生下第三代的时候,第一代也就正好“功成身退”。虽然这么说好像很残忍,或者不够尊重生命,可是这是很正常的生物替换规律,只有这样,生物才能腾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质变,物资的充盈,使得人们越来越长寿。就拿国内的平均寿命来说,已经达到了70多岁。要还是按照之前的算法,35岁要孩子,才算是“到年龄”,但是现在人们对“到年龄”的标准,还是在20多岁。这就有点不按套路出牌了。

当大多数人有了孩子才发现,为人父母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跟年龄几乎没多大关系。

没准备是现代父母面临的一个困境,就像李玩父亲,在有李玩的时候,他是头一次当父亲,也不知道该怎么当。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一种没准备不负责的表现,他不知道该怎么当父亲,孩子该怎么办?他们的降生都是被动的,难道还要让他们去做些准备?

我们要继续去追问李玩的父亲:你当父亲的时候,做过准备么?

应该是没什么准备,就算有准备也忘记了。平时他工作忙,没时间关心李玩,却挺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感情生活,还给李玩要了个弟弟。有了这个弟弟之后,他更没时间关心李玩,因为他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放在儿子身上。

之前没怎么关心也就算了,当爱因斯坦丢了之后,他却认为李玩长大了,要懂得照顾老人的感受。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获得的信心?

当然要说起来,最让人无语的,还是他跟李玩母亲的离异。当然不是说他们的离异不对,两个人过不下去了,就不必再勉强,像现在有些人等孩子18岁高考结束再离婚,真不知道是在蒙孩子,还是在蒙自己。

可是李玩父母离异之后,李玩的父亲并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当然,不是说他给李玩找了个后妈是不负责,而是说他对李玩的陪伴严重不足。而中国式家长的武断,以及不愿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却展露无遗。

陪伴不是说偶尔配孩子出去玩玩,而是孩子在每个重要的成长时期,都要有父亲的影子在。他没必要非得是遮风挡雨的大树,也没必要非得是照得人睁不开眼的太阳,但他一定是一个参与者。

前文所说父母要孩子的准备,其中一项心理准备,就是在孩子成熟之前,就要一直履行做父母的责任。当然,这个职责不是说督促孩子考个好成绩,催婚啊之类,而是令孩子完成一个作为“人”的成长。这是一个生物繁衍、发展的最基础要求,可是现在却掺了太多的杂质,使得这个要求被大家扭曲得不成样子。

而现代人普遍比较急躁,最缺的就是耐心。这让长时间的陪伴变得有点难,但为人父母,本来就不是什么平常事,做好充裕的准备,或许还能将这个难度化解一二。

4.少女的忧愁

前文中说了一些《狗十三》给人的反思,现在给少年们带来困扰的,除了家庭和父母,还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接下来要聊到的《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方面的话题。

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全是空谈,什么老师只看成绩不看品行,这都是些老话题了。平心而论,的确不能用成绩决定一个少年的命运,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成绩确实承载了很多东西。

成绩所承载的不是说一个人的智力高低这类的问题,这纯属是带有偏见和攻击性的看法。成绩所承载的是一个人的努力和奋进,甚至有时候是与命运的一番搏斗。

这又引出来了另一个问题,考试到底是康庄大道还是独木桥?

相信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答。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就算它本来是康庄大道,可是走的人太多,康庄大道也变成了独木桥。

不管它是康庄大道还是独木桥,它的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教育是保持社会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社会的变革,已经从外在转变为内在,社会已经趋于稳定,下一步是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当一个社会渐渐固化,会很明显地产生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而教育和考试,是这两个社会层面互相贯通的关键。

换句话说,底层社会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成绩优异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当他成绩优异,才能令更多的人瞩目,他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这虽然不是必然,却是一个关键的纽带。所以考试这座独木桥显得格外拥挤。

至于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的面子,跟朋友、同事攀比自己孩子的成绩,因而督促孩子好好学习,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而现在这条重要的纽带,却变得越来越扭曲,越来越不那么纯粹。

就如《少年的你》当中,陈念在学校里遇到的霸凌。现在这类的事件层出不穷,且即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没多少人重视。

因为老师不重视,社会也不重视,因此这条纽带扭曲了。就如《少年的你》当中的剧情,当一个女生因为同学的欺凌而跳楼自杀,如果去追究责任,她的同学们都还是“早上八九點钟的太阳”,况且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追究来追究去他们都没有多少责任。

那就找老师,毕竟老师是他们的“直系领导”。老师也有苦衷啊,平时只管他们的学业都管不过来,哪还有心力去管谁被别人欺负了?

那就找那些总是欺负其他同学的家长,可是他们有的在外地工作,一年都见不到孩子几面。有的就推卸责任说,谁知道那个跳楼的孩子心理素质这么差?再说这事发生在学校,老师才是最大的责任人。

遇到这种事警察都犯难,就如《少年的你》当中那个警察老杨所说:别看这些案件发生在学校里头,可不止在学校那么简单。

是的,这个社会让学校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纯粹,那些学生是怎么学会说谎、抵赖、对生命毫无尊重的?不正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么?!

他们又是怎么敢肆意妄为,不考虑后果?不正是老师们的不闻不问么?!

这个纽带最大的不纯粹之处在于,老师们太看中成绩,其它事都可以不管不问。这完全是对“考试”“成绩”这个独木桥的走火入魔。

偏偏一个人在初中生、高中生的年龄段,是一个关键阶段,因为这时候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生成期;同时又是个很单纯的阶段,因为这时候的人还未被社会“污染”。

因为他们单纯,所以他们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国际局势,强的欺负弱的,大的欺负小的,两个存在竞争的国家,一言不合就开打。直到大家打疼了,打醒了,才想方设法建立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机制。虽然现在的侵略不像之前那样在明面上,但比之前的武力侵略更残忍了,可是毕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多了,大部分人都不必受战争的困扰。

这个年龄段就跟那个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年代一样,你说它单纯吧,它偏偏还让人觉得很黑暗。你说它黑暗,想要把这段记忆忘掉吧,它偏偏还“赖”在人们的脑海里,让人时常能想起那段时间的遭遇。

为了不给自己留遗憾,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就不能那么偏激和冲动。最让人无奈之处也在于此,处在那个年龄段的少年们是不懂这些的。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体现他们的作用了,去开导学生,去为学生解惑,正是他们职责所在。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管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行,其它事都统统祭出“请家长”这件法宝。

要说全怪老师,他们也有些无辜,毕竟他们现在的工作成绩,就是他所在班级学生的成绩。家长们要区分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就看他能不能带出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

转了一圈又转到家长这里了,家长也无奈啊,送孩子到学校就是为了能考个好成绩。自然是哪个老师带出的班级成绩好,他就是好老师。至于其它,都是小事,毕竟成绩才是硬道理。

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其实是大家都有责任,首先家长眼里只有成绩这一点,就叫人无语。这好有一比,有个人养了一株很漂亮的花,谁看了都觉得好看。可是这株花可能是一朵寻常的花,硬是被改造成了一朵漂亮的花,受尽了基因改造的苦。也可能是一株毒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其他的花给毒得病怏怏。但这些大家都不去管,只会夸奖那株花漂亮,直到有一天,那株花把他们也给毒到了,他们才会站出来说:我早就看出来他是一株毒草。

“成绩”就像是那株漂亮的花一样,它遮挡了很多本该引起重视的东西,家长只去看成绩,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只不过自欺欺人的人多了,就会形成一种风气,这时候学校老师自然而然会根据这股风气,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于是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连环扣”,当有人要解开这个“连环扣”的时候,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事情到了这一步,再去讲“考试”和“成绩”,就没什么意思了。毕竟这只是考核一个少年的标准之一,大家把精力都放到了这个考核标准上,却把其他的部分忽略了。

说到底,一个人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而如果只看重成绩,就只是一个“学生”的成长。这便是现在成绩优异者不少,书呆子同样不少的原因。

学生们在得不到开导的情况下,会对周遭的环境产生许多误解,进而会做出许多只有这个年龄段才做出的事。正如《少年的你》当中老杨所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是你去欺负别人,就是被人欺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懂得同情。

其实不是他们不懂得同情,而是他们的世界太简单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一根筋,不懂得控制自己本性中的侵略性。欺负别人是顺理成章的一种心理,但是也正如影片中的郑警官所说,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做得太过分了点。

如果闹出了人命,就已经不是欺负人的问题了,而是一种犯罪。只是这样的犯罪受到的关注太少,很多人就只是觉得小孩子打打架而已,能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漠不关心和掉以轻心,才出现了校园霸凌这样的恶劣事件。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陈念,她被排挤和欺负后,并没有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到任何帮助,而是一个小混混小北,为她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可是最终,陈念还是被同学当众扒光了衣服,这样的羞辱别说是一个高中生,就算是能忍得了胯下之辱的韩信,恐怕也没有当做什么都未发生过的定力。

陈念向同学哀求过,哭诉过,都没什么作用。直到陈念失手杀害了一个欺负她的同学,造成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郑警官因为也有被欺负过的经历,所以很同情陈念,也很想帮助陈念。但是他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守着陈念,他还有他的工作,陈念在给他打电话求助的时候,他甚至没时间接电话。

陈念对警方彻底地失望。

其实这暴露了一个问题,预防校园霸凌,光靠警方是不现实的,靠家长也会存在偏失。霸凌事件毕竟是出现在学校里,学校和老师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学校可以求助于警方,也可以请家长合作,但是他们要作为引导学生和遏制霸凌事件的主导,而不再那么一门心思地只是关注成绩单。

5.少女的爱恋

《狗十三》和《少年的你》当中,都出现了恋爱的情节。《少年的你》当中陈念和小北的爱情线,还是一条故事主线,甚至小北愿意为陈念承担杀人的罪名。

这个年纪的恋爱总是令人向往和怀念,因为这个年纪的感情很少会掺加水分。而且这时候的相互吸引,是真正的两性之间的吸引,不像是成熟了之后,最容易让两个人互相吸引的,是物质之类的东西。可以说这时候的爱恋,是一段绝妙的经历。

只是家长们却不这么看,大家基本上都是谈“恋”色变。无他,因为恋爱可能会让孩子分神,影响到孩子的学业。至于两个人的恋爱也有互相促进学业的可能,或者可以舒缓青春期的压力等等,都要给家长心目中的学业让道。

有些家长还自欺欺人地说:等你上了大学就自由了,或者轻松了。

反正就是用大学给孩子们画饼充饥,可是十五六岁的爱恋,跟二十岁左右的爱恋完全是不一样的。上大学的时候,人们已经有了些现实的考虑,很难再去谈一场纯真的恋爱。

正如那句话所说:当三十岁的时候,才有能力买得起三岁时候的玩具,还有什么意义?而立之年的人,还会去玩三岁的玩具么?

青春就像是一列停不下来的单程列车,有些景色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再也不会遇到同样的美景。所以当这辆列车渐行渐远,周围的景色都变成了令人压抑的灰色或是黑色时,只能去怀念旅程一开始时的美景。

这时候才明白曾经错过了那么多美景,还有什么用?

在孩子恋爱这一点上,国内的家长显得手忙脚乱,除了因为怕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可能还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该怎么处理孩子早恋的问题。说得更具体一点,是家长们和少年们都羞于提及恋爱的话题,致使男孩子不懂得自己的责任,女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

总算是等到家长们放开手,让孩子们去恋爱,甚至是逼着他们去恋爱,大家才发现根本就没有那种传说中“心里像是有小鹿乱撞”的感觉了,有的只有现实。就这样,少年们在他们的“旅途”中,缺失了一段重要的风景。

所以在少年时期的真正赢家,是那些敢于偷偷摸摸恋爱的少年们,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不会有缺失。可是少年们在爱情方面,却偏偏最需要家長和老师的引导,只不过有些老师和家长都还搞不明白该怎么经营爱情,还怎么去教孩子?

好在现在有许多父母对于早恋问题的态度,越来越开明,毕竟80后和90后,就是在围追堵截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然知道疏通永远要比围堵更容易解决问题。

从现在大街上越来越多的少年情侣来看,他们越来越自信,不像之前那样偷偷摸摸像是做错了事。这是一个社会现象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在未来肯定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影响,这是正常现象,只有不断地出现不良影响,进而进行不断地调整,才能变得越发美好。

而那些还未开明的父母,只是不愿意去了解少年的恋爱有什么作用,就给出了“早恋”的盖棺定论。其实这个哪有什么早晚一说?有的人寿终正寝,有的人少年夭折,他们的一生都是一生,人生本来就这样变幻无常,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早和晚。

当人们需要恋爱的时候,就有了恋爱的想法,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为什么要去欺骗自己,欺骗他人,非说那是“早”恋?

就如《狗十三》中的李玩和高放,李玩从高放那里得到了一定的开解。而《少年的你》当中,陈念从小北那里找到了安全感。有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根本无法给予孩子,少年们只能从同龄人那里获得。

只是这个时候的恋爱确实很容易冲动,也很容易不受控制,这才是老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的地方。一味地围追堵截,少年们恋爱的想法就没有了么?这样的认知只不过又是人们的一种自欺欺人罢了。

6.少女与社会

在社会被构建出来的那一刻,社会也反向将每个人重新构建。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支撑的结构关系。即便是少男少女们,只要身处社会,就会被社会所影响。

就如《狗十三》当中,李玩要帮父亲应酬。这样的情景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李玩父亲说好要带她去博物馆,但同时还有个应酬,就对李玩说,吃完饭就去。结果,一帮中老年人在饭局上,高谈阔论,争先恐后地冒充文学小青年。听说李玩要去看天文展览,大家都觉得那是没用的东西。用李玩父亲的话说,人的事儿还没搞明白呢,还要去管天上的事儿。

李玩当时还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装,宇宙、物理这些正儿八经的知识他们不愿意了解,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知道不少。这些人既虚伪又无聊,还耽误她去博物馆看展览。最终李玩父亲还是食言了,光顾着应酬,也不管展览的事儿,丝毫都不记得下午时是怎么信誓旦旦地向李玩保证。

第二次应酬是李玩在物理大赛中得奖,大家都在庆祝她得奖,却没人顾及她的感受。不过这时候李玩已经“成熟”了,父亲让她喝酒她就喝酒,下午的时候刚知道新爱因斯坦的死讯,父亲的朋友给他夹了快狗肉,为了照顾父亲的面子,也就如同嚼蜡一样把狗肉吃了。

或许李玩已经明白,自己也需要一层保护色,有时候该装就得装。至于哪些是正儿八经的知识,哪些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估计她自己也分不清了。毕竟那些物理学知识虽然一直在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却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用,而且在很多人眼里,这才是虚头巴脑的东西。

细细想来,中国的孩子实在太早熟,早早就知道了为人处世的要领,殊不知这才是一种对学业的分神。他们会看到,有时候努力半天,还不如别人的一句话。真正的学识,还不如人际关系的用处大。这些东西,才是让他们最分神的东西吧!

早熟还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好奇心。就像李玩对天文感兴趣,可是她的兴趣不得不为父亲的应酬让道,而且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告诉她,那些东西没用。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本末倒置”,不管什么东西,有实用价值才叫有用,而无法给自己带来直接利益或者好处的,就都是无用。这种短视就像是一棵树,对它来说叶子里的叶绿素是最有用的,于是它就一门心思地长叶子,却不去花心思让树干跟着茁壮成长。

它费尽力气,也只能是一颗灌木。即便告诉它:你让树干长高一点,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就能从这些大树的树荫中挣脱出去,叶子也可以得到更多的阳光。它会很笃定地说:没用,树干里面又没多少叶绿素,就算树干长得再高,我也不能从树干上得到任何好处。

大人们说天文馆的展览是没用的东西,就像是在一门心思地规劝李玩“长叶子”,而且会对李玩的好奇心造成打击。特别是李玩的父亲,李玩去博物馆看展览的事他其实并未太放在心上,第一次去的时候把时间都搞错了,第二次又要为应酬让道,其实李玩父亲对去博物馆此举,多少有些不屑。

而在大家劝说李玩不要去天文馆展览,告诉她天文是没用的东西,应该学一些“有用”的东西的时候,大人们讨论的“不敢为天下先”这个话题,很好地说明了现代人的心理状况。

首先他们对古人的思想,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层面。《道德经》所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不敢为天下先”不是说不出风头,跟前面的“慈”和“俭”联系在一起,是说不实现自己的贪欲,不推动社会的发展。这跟出不出风头,是不是让别人去当出头鸟,没多大关系。

酒桌上那些虚伪的“文艺中老年”们虽然理解错了,不过他们所做所为,很合老子的意。没有好奇心,当然就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发展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

一直以来,社会上的一切事物,才是妨碍孩子学习的最大障碍,什么时候才能把孩子带入社会,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问题。就像之前一个老题目,要不要鼓励初中生去读《红楼梦》?或者说书中那些人情事故,真的适合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去了解?

太早“入世”容易让孩子变得早熟,没有童年和少年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而太晚“入世”则容易让孩子变成书呆子,不通待人接物的道理。這绝对是一个要结合各自家庭的情况,做深思熟虑才能勉强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说,更好地引导少年们前进,需要家长们耗费大量的心力去做观察和思考,还需要家长们不要以个人为中心,要紧跟思想浪潮的步伐等等,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但总是有人喜欢找捷径,认为那些所谓的青少年问题讲座,就是“灵丹妙药”。殊不知,那是别人在教他们怎么对付自己的孩子,光凭这一点,就已经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只是他们并未警醒自己已经偏离了正道,还乐呵呵听得那叫一个认真,要是在工作上听领导讲话听得这么认真,估计早就升职加薪了。

每个孩子的情况、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如何去引导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既定的“公式”,只能靠家长们自己去思考,决不能假手于他人。

如果哪个家长觉得麻烦,觉得没必要,那就要问他一问:你,准备好做父亲(母亲)了么?

猜你喜欢
爱因斯坦家长老师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家长错了
成功来自谦虚
“爱因斯坦”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