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2020-03-24 11:09徐杰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培养措施核心素养

徐杰霞

【摘要】运算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帮助其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就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算能力;培养措施

提倡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明白其实际内容,即立德树人.数学教学也应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数学运算能力.接下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分享一下自己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在高中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学科内容,而且能够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当前数学现象和场景进行分析和解答,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时,总是脱离实际,学生经常分不清主次,无法理解教师提问的根本.

而教师也只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其牢记,未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说[1].如此,不仅学生感到茫然,失去动力,教师也会感到无力,使整个教学陷入死循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对其速度和准确性进行督促,使学生爱上运算,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运算能力只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磨炼和提高,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活学活用[2].其次,运算对学生思维能力是一种锻炼.良好的运算能力能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教材问题,又初步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运算的目的就是在生活中运用,因此运算学习分成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当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步骤就是将生活问题转为数学模型.并依据相应问题选择相应方法,这一过程会用到准确的判断力和合理的推理能力;最后,良好的运算能力还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人品质.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解决问题,一定要确保运算的准确性,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要想保证运算结果正确性具有较大难度,复杂的运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造成最终结果错误.运算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3].

二、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课堂提问,提升学生听课效率

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广泛,高中数学教学也适用此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要依照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并且结合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来创设一个和这些内容相关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创设情境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4].

例如,高中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数列”时,等比数列要比等差数列复杂,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将一张纸对折,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那么对折10次之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也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最后得出前n项和的公式.

(二)构建几何模型,降低解题难度

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逐步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高中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体现基本知识内涵,这其中还加入了很多科学性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获得相应情感体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在编写教材时,编者一定要明确把握其中重点内容,科学安排、合理规划.在学习“平面向量”时,教师应系统性呈现整个学习内容,首先是对向量概念和具体表示方法进行讲解,然后为学生讲明向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即线性运算法、坐标的表示等,然后再扩展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讲解和学习的过程完美体现出内容安排的科学性,而且这种编排方式可以使每一部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建立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促使各知识点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还可以方便学生归纳与整理知识点,方便吸收与理解各类知识[5].

例如,学习两角差余弦公式时,最常用的证明方式就是几何法,但这种方法过于烦琐,使用时要做出多条辅助线,且最终得出的结果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时运用向量法,就可以很轻易地获得最终结果.

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数学解题并不只是获得最终答案,而是可以从解题过程中逐步领会与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对自身数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忽视这一步骤.大部分学生认为解题正确即可,但实际解题后需要总结与反思解题思路,检查与回顾整个思路,深入理解这类题目.此外,很多数学题都存在“一题多解”的情况,但部分学生无法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容易出现的知识点混淆错误.这就需要学生继续整理与归纳,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高解题效率.

(四)重视数学习题练习,促进运算能力提升

解答这道数学题目时,首先应观察其中规律,与数列计算公式结合起来,通过大量数据计算得到最终的答案,对学生运算能力要求较高.这是引入构造方程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提高运算能力的目的.

(五)日常数学习题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日常习题练习,要熟练运用各类解题技巧.

(1)解题时求导法

高中解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求导法,这个方法最常用于函数问题的解决.

(2)构造法

该法是高中解题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构造方程、向量、坐标等,是解题的关键.学生需要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经验寻找解题突破口,根据题目要求构造出合适的函数,满足解题需要,完成构造,正确解答[6].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主要锻炼学生对公式、定律的选取和应用,对其属性实现灵活转换,再配以三角函数定律,实现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

结 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接力跑,贵在“養”与“滋润”,每节课都应该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贡献,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及素养的提升.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振传.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分析和运算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3):43-44.

[2]管灵仙.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6):143.

[3]陈静,卞瑞芬.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120.

[4]田宝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83.

[5]何冬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21.

[6]夏正勇.浅析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以平面向量为例[J].中学数学,2019(5):31-32.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培养措施核心素养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