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2020-03-25 04:07周华
课外语文·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应对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阅读向来是我们国家十分推崇和支持的一个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的有效学习方法,还有助于积累更多知识,得到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升华,以及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但是目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可能会对教学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59-02

【本文著录格式】周华.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07):59-60.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需要通过高效的朗读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对语言的运用方式和表达情感进行领悟。朗读教学现如今在小学部已经得到实行,但是由于教师采取教学方式不当,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朗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因此本篇文章将主要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当,朗读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

虽然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部分语文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安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这主要指的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是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语言识别能力,也就是说,对基础的汉字能够达到会写、会说、会组词。于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将主要的教学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却忽略了语言学科最基础的能力,也就是朗读。部分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每节语文课堂上会承担起来大部分的角色,从制定教学安排到维持和发展教学环节,以及到最后的教学总结工作等,全部由教师一人全权负责。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学生主体作用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容易对教师产生极高的依赖性,从而不能形成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的意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除此之外,对学生设置一定的朗读时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部分教师没有合理规划学生的朗读时间,对晨读这个环节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是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够朗读的机会也不多,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朗读难以产生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学生表达和反思总结的机会较少

除了上述对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够得当这个原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率也是影响朗读教学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设置领读的环节,能够向学生示范如何声情并茂地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中不太认识、不熟悉的词语进行读音的标注,还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来对句子进行停顿和强调等节点的标注,形成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但是部分教师在这个环节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内容不太清楚就会不知道哪里使用正确的音调,在课堂的最后也缺乏一个专门的总结环节来帮助学生对语文课堂中遇到的新汉字进行回顾,学生了解到的知识可能很快就遗忘了,而不能经过总结之后对新知识加深记忆。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学安排需要学生对一部分课文进行熟读或者背诵,学生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但是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对晨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学生缺乏积极的督促,可能会造成学生对这个宝贵阅读时间的浪费和懈怠,长此以往,学生在早晨到达班级之后可能会出现不知道做什么的情况,而不是积极、自主地拿起课本或者课外读物进行大声的朗读。

二、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成效的主要策略分析

(一)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领路人,针对上述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注重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需求,从学生入手,切实去掌握学生可能好奇和容易感兴趣的事物。以此调查结果为基础,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往常的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而容易导致最后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没有充分地掌握,這就不利于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高效的总结工作。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借助一些趣味性教学方式,比如在对叙事类课文进行教学时,可以由教师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次,对其中一些关键的部分可以采取充满趣味性的音调或者是肢体动作加以表达,之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朗读,然后设置一个分享和表现的小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采用不同的声调和停顿方式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朗读。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朗读的积极性,在教师领读的环节能够产生跃跃欲试的模仿心理,从而在教师提供的机会中得以实现。而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还能够逐渐在尝试中摸索到朗读的技巧,感悟朗读语言的魅力。

(二)教师需要重视晨读环节,合理安排学生的朗读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晨读时间是一天之内最好的学习时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对晨读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不是因为小学生自制力不够高而不能形成良好的晨读习惯,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其引导和督促不够,这就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晨读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学生晨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早晨朗读的时间对前一天所学过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回顾和复习,通过大声朗读,能够知道自己掌握不够充分的发音,在这个环节中能够及时向教师发问,从而帮助自己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对课文内容或者是课后生词可以自主尝试朗读,然后对不认识的词语及时解决,可以自主查字典或者是向老师求助,从而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加强课上沟通和交流,使教学环节得到顺利地开展。因此晨读时间得以合理安排,学生能够在此环节中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端正自己的态度,及时顺应课堂的节奏,还能够对自己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回顾和复习,对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好积极的预习和了解,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补充朗读教学的内容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对语文课堂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借助网络下载一些相关人物的视频或者历史简介,在制定教学课件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加入一些内容,这样的话,在语文课堂朗读环节就可以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朗读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并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摘抄或者积累,这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写作方面的素材,同时也是对学生朗读题材内容的补充。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接触到的朗读题材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但是对语言、对写作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对其作者的了解,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教学,但是目前朗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导致其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正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采取趣味性的朗读教学策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曙,朱方长.浅谈个性教育中教师的个性化教学[J].教书育人,2017(3).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应对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