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20-03-30 03:18秦芬
文理导航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互联网

秦芬

【摘  要】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互联网+”的强大作用辅助下,乘风直上,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MOOC(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式教学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小学信息课堂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一种开放、创新的教学生态应运而生。本小结重点对互联网+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与概括,形成理论,供一线教师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依托“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向多维化方向发展。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移动学习,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根植于课堂、延伸于课外,使得学习变得唾手可得,也让我们的学科变得更加融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其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互联网+时代,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将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因此,信息素养是学生生活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对于目前“互联网+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结合教学实践,做如下总结。

一、“互联网+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更加自主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渠道并非唯一来源于教师,网络优质资源譬如一师一优课、微课、MOOC(慕课)、各种网络学校的海量资源都可以成为学生在课堂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教师也无需在一堂课中为只能辅导少数学生而苦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网络的各种信息渠道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想要的技能,只要自己想学,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实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次次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譬如在学习四年级《收发电子邮件》一课时,学生完全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技能习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可以自行阅读教材,可以借助教学光盘浏览步骤,也可以联网根据网站注册提示进行操作,更可以登录微课平台搜索相关教学微视频……这一系列的文字使用帮助、详细的申请流程文本或者视频动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不仅掌握知识点,而且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在一种类似于有教师辅导的情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学会邮箱的申请,从中了解邮箱申请过程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正确、成功地实现邮箱的申请。继而进一步深入,通过新申请的邮箱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邮件往来,尝试着如何正确地输入对方的邮箱地址、邮箱主题、正文内容,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实现邮件的正确收发。在整个邮箱申请的过程中,学生大多可以脱离教师的辅导,自主达成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并应用到学习、生活当中。

这样开放、自主、发散思考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在按需学习的状态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目标、学习需求有自身的理解,也有个体化学习需求,他们知道要学习什么,才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并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道路上的难题、障碍,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使得自主学习更加自主、更加高效。

二、“互联网+时代”小学信息技术合作探究更加高效

互联网+环境下,新技术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灵活教学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以及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通过形式各异的教学方式,源源不断地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保证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热情。传统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此喧闹场景的背后,一线教师深深明白,这些美其名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实是一种“茶话会”似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一起闲聊,并未真正实现内容的合作与新知的学习,很多学生会抓住这次“合作”的机会,兴高采烈地相互“交流”,看上去谈的热火朝天,实际上却知之甚少。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极域上课系统、平板等可移动教学终端,可以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并让学生借助移动终端,实现在线讨论与实时评价,还可以计划小组分工、查看合作进度、发现以及解决小组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分享与总结各个合作阶段的经验……实现智慧教学、智慧评价和智慧管理。学生创作的作品可以放到个人博客中分享,也可在朋友圈中发布,班内同学可以在线留言,展开互动式评价,这样的学习是开放的,是交流互动的,是动态生成的,它让不同的思维火花交相碰撞,让思维可视化,让创新有迹可循,让合作探究真实、高效。

四年级《创作演示文稿》一课,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性的教学,以校园文化为主题,分组合作,进行作品创作。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校智慧教育,让学生畅想未来,表达自己对学校的祝愿与期盼,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实现双赢。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实施在课外,但是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务必将每组的数据信息不定时地在线更新与同步,让每一个小组、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能了解自己的小组、班级进度。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提升,这种你追我赶的浓浓氛围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想学习、会学习、爱学习的激情,才能在一种渴望学习的浓烈氛围下高效地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泛在化学习更加实用

泛在化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建立在网络泛在化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变革,提高学生泛在化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课堂的泛在化学习要延伸至课外,无时无刻、想学就学。教师要提供学生可以开展泛在化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加入泛在化学习,借助网络的优势,在信息的海洋中凝练精华,梳理知识脉络,归纳需要的新知,在一次次实践中高效地构建知识结构,为未来问题的解决、技能的灵活应用打下夯实的基础。学生的泛在化学习需要引导,更需要教师的设计,在巧妙的指引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好地实现泛在化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培养。

在学习四年级《美化文档》这一课时,考察的是学生对文档的整体美化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WPS文字,更好地灵活运用美化文档的技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这堂课教师可以一改传统课堂室内传授技能的方式,改变教學方式,让学生去社区或者街道,帮助一些需要文字处理的人们进行文档的编辑,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学习办公软件的现实需要与迫切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办公软件,更加离不开对文档的使用,结合生活对编辑文档的需求,让“一无所知”的学生去服务于身边的人,用人们对编辑文档的实际需求,来促进学生现学现用的能力,开展泛在化学习,切实掌握美化文档的技巧,有能力解决人们对文档编辑的个性化需求。网络让我们的学生“现学现卖”、“活学活用”,养成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习惯,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四、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优化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要能巧妙地利用我们的互联网资源,让学习方式多元化,打破传统学习的时间、地域限制,提升我们的学习品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新知的建构,培养他们借助“工具”,妙用“手段”的方式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愉悦、更加高效。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重点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西方绘画大师绘制世界名画一样,他们使用“暗箱”将影像投影在纸上描摹,从而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绘画水平。“暗箱”是提高绘画技艺的工具,互联网也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它是我们学生信息素养腾飞的“暗箱”,要引导学生为实现理想,利用好“暗箱”功能,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参考文献】

[1]孔维磊.“互联网+”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三步走”教学模式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01):67

(南京市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江苏 南京 211100)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互联网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