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奶牛乳房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建议

2020-04-02 05:28
中国奶牛 2020年3期
关键词:氏菌克雷伯生化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成都 611130)

奶牛乳房炎是导致奶牛场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我国奶牛养殖业起步较晚,在这方面的损失更是巨大[1,2]。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因是纷繁复杂的,目前将造成该病的原因主要分为物理性因素、病原性因素和环境性因素三类,其中病原性因素占主要方面,也是造成该病长期存在和难以治愈的主要影响因素[3]。病原性因素又以细菌为主,根据其来源和传播方式的差异,这些病原体可分为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两大类[4]。肺炎克雷伯氏菌则为典型的环境性致病菌,可直接、间接地经口感染或者经乳头感染,引起奶牛呼吸道或乳房炎疾病(图1)[5]。本文将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供牧场能更好地防控由该菌引起的乳房炎。

图1 克雷伯氏菌在奶牛场的传播示意图[5]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从四川省资阳市、邛崃市、成都市青白江区的3个规模化牧场,分别采集临床型乳房炎奶样各10份,用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培养。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LB肉汤、MH琼脂培养基,购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购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L-2000 Marker,2×Taq PCR Master Mix,购于成都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化试验发酵管、药敏纸片,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1.2 仪器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H申医疗核子仪器厂),恒温培养箱(Thermo公司),恒温水浴锅(常州朗越仪器制造厂),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Eppendorf公司),PCR扩增仪(Bio-RAD),电泳仪(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凝胶成像仪(Bio-RAD),1~1000µL移液枪(Eppendorf公司)。

1.3 方法

1.3.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临床型乳房炎乳样,做好标记放入低温采样箱送至实验室,在超净工作台用无菌棉签接种至已配制好的TSA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挑取疑似菌落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并进一步纯化、扩大培养。

1.3.2 细菌生化鉴定

对疑似细菌做葡萄糖、麦芽糖、木糖、山梨醇的生化管发酵,并做苯丙氨酸脱氨酶、精氨酸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氧化酶试验,依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6]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7]进行生化结果判定。

1.3.3 细菌16S rDNA鉴定

挑取疑似为克雷伯氏菌的菌落至1 5 m L离心管中,振荡过夜培养,取1.5 m L在灭菌的离心管中,按照细菌D N A提取试剂盒提取步骤,提纯细菌D N A,并作1 6 S r D N A扩增。引物序列为F:A G A G T T T G A T C C T G G C T C A;R:GGTTACCTTGTTACGACTT。

反应体系(25µL):上、下游引物各0.5µL,细菌基因组1µL,2×Taq PCR Master Mix 12.5µL,ddH2O 补足体系。反应条件:95℃ 5min;95℃ 20s,55℃ 20s,72℃ 45s,34个循环;72℃ 7min。预期扩增片段1500bp,将阳性扩增样品送至华大基因有限公司测序,并在NCBI在线BLAST比对测序结果,下载同源性较高序列采用MEGA 6.0 软件建立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

1.3.4 细菌药敏试验

挑取已分离鉴定的克雷伯氏菌于15mL离心管中,在恒温振荡仪过夜培养,于次日取出调整至0.5麦氏浊度,并按照CLSI推荐的琼脂扩散法(K-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培养

在培养18~24h后,TSA平板上长出直径为5~6mm、圆而饱满、白色或乳白色菌落,用接种环挑取易拉成丝。革兰氏染色后在油镜下可观察到短粗的革兰氏阴性菌(图2)。本次共分离到三株疑似克雷伯氏菌,分别命名为KP1、KP2、KP3。

图2 分离菌的菌落形态(a)及革兰氏染色形态(b)

2.2 分离菌株的生化特点

生化试验发现,菌株KP1、KP2、KP3均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木糖、山梨醇,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精氨酸水解酶试验、M-R试验、VP试验均为阴性,该试验结果符合克雷伯氏菌特点。

2.3 16S rDNA鉴定及进化树分析

根据16S rDNA预期设计扩增出了1500bp大小目的片段(图3),在NCBI在线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三株分离菌均与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相似度为99.99%。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图4),分离菌株KP1、KP3与CP031810株、CP031562株、CP032185株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KP2则相对较远。

图3 16S rDNA结果

图4 16S rRNA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树

2.4 分离菌株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敏感,分离菌株KP1和KP3对青霉素表现中度敏感,菌株KP2则表现耐药,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分离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3 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防治

3.1 发病特点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在粪便、垫料和土壤中均存在,该菌的传播主要发生在挤奶间隔,当乳头接触到被污染的设备或物品时,极有可能会引发乳房炎[8,9]。该菌在夏季的感染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一般感染后患牛会突然出现体温升高、产乳量下降、食欲减低和脱水症状,重者则会出现起卧困难甚至无法站立,牛奶呈现水样或血奶[10,11]。

3.2 治疗

当前大多数牧场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时选用的药物为β-内酰胺类乳房灌注剂,如阿莫西林、头孢喹肟等,这类广谱抗生素虽然对治疗部分乳房炎有效果,但长期使用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根据本研究的药敏结果,针对该菌的治疗应该首选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等,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3.3 防控

针对该菌的防控,和大多数条件性致病菌一样,首先应该是保证牛舍饲养环境的干燥、洁净,良好的躺卧环境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再者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药浴液,坚持前药浴和后药浴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最后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饲喂营养,不仅要满足奶牛的日常营养需求,而且要使奶牛保持良好的抵抗力[12,13]。

4 小结

经对牧场30份乳样进行培养,成功分离了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从该菌的药敏结果来看,3株分离菌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敏感,分离菌株KP1和KP3对青霉素表现中度敏感,菌株KP2则表现耐药,故针对该菌的治疗应该首选氨基糖苷类药物。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多在夏季发生,南方地区奶牛在夏季多出现热应激,再加上气候潮湿,无疑为该菌的防控增加了难度,牧场应该在保证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卧床、圈舍的污染,保证挤奶前、后的药浴。

猜你喜欢
氏菌克雷伯生化
奴卡氏菌感染患者的诊治(附21例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