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学生绘画心理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2020-04-05 18:51姜以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解析核心素养

姜以文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调查,唯有掌握学生的普遍心理诉求,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小学生年龄较小,游戏心理、互动心理、竞争心理、实践心理比较突出,这无疑是重要的学情资源。教师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程序,针对学生心理展开教学发动,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绘画心理;核心素养;解析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41-02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学情调查主动意识,针对学生心理做出教学调整,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小学生年龄较小,直观学习思维比较发达,普遍具备游戏心理、合作互动心理、争强好胜心理、生活实践心理,教师从这些角度展开关注和研究,势必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启迪。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和思考,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度,还能够自然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核心素养教育。

一、解析学生游戏心理,布设绘画学习环境

小学生对游戏有特别情结,教师将游戏与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触动。实践证明,学生在游戏中有更多的激情和创造力,让学生展开美术游戏互动,能够生发更丰富的学习主动力。教师不妨结合美术教学内容特点,为学生设计更多趣味性更强的美术游戏活动,从而在游戏操作中形成绘画学习契机。

如教学《我们的社区》一课,教师发动学生展开生活观察活动,并给学生布设一个绘画游戏:我们的小区建设都非常漂亮,不仅建筑风格有很多变化,就连配套设施也有了更多创新设计。经过实际观察之后,请将小区的突出美景画出来,并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这些图画都属于小区的哪些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是怎样的,如果大家都能够猜出来,说明你的绘画是成功的。学生拿到这个游戏式学习任务后,都能够积极给予回应,通过广泛讨论之后,进行实践创作。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纷纷展开竞猜活动,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画一画、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绘画训练的热情。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小区最为熟悉,自然能够对其进行到位的描绘,而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竞猜,将学习推向了高潮。

二、把握学生合作心理,创新绘画互动设计

小学生大多喜欢互动,这无疑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合作学习形式选择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互动需求做出布设和调度。课堂辩论、师生对话、游戏竞赛、作品品鉴、课堂互评、访谈走访等,都属于合作学习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选择,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学习《卵石动物造型》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出示一些奇形怪状的卵石,并给出教学启动:今天,老师带来了卵石,这些卵石形状各异。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看看这些卵石都像什么动物呢?每一个小组分三块卵石,在小组内展开观察活动,并根据卵石外形特点,勾勒出动物形象,然后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听说要针对卵石进行观察想象,自行设计动物形象,顿时有了参与热情,纷纷给出个性观点。因为每一个小组有三块卵石,所以学生有了更多的观察机会。学生在基本达成共识之后,开始绘制动物造型图案,课堂学习渐入佳境。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对学生的个性表现给出专业指导。课堂展示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由小组集体研究,推选出典型作品,参与班级的集体展示活动。

教师利用一堆卵石切入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绘画创造的机会。因为是实物观察和写生,学生有最为直接的观察体验,从中获得的学习信息更为丰富。

三、了解学生竞争心理,构筑绘画作品展台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不妨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美术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展览形式进行教学调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品鉴机会,这也能够为学生深入学习绘画创造条件。美术作品展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点燃学生学习绘画的热情,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中国龙》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龙的图片信息,并给出具体观看引导: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仔细观察龙的造型,归结出基本特征。学生开始观察讨论,学习互动顺利推进。为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艺,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竞赛活动: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一条中国龙,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我们将组织评委进行现场评价。学生听说有评比活动,顿时有了参与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快速进入实际操作环节。教师对绘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提示,学生绘画操作进展顺利。课堂展示环节,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做评委,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现场赋分评价,教师再进行专业评价,现场公布成绩。学生对比赛成绩非常看重,自然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体验,课堂学习效果显著呈现出来。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学习机会。特别是组织竞赛活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丰富活力。学生都希望在展示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自然会全力以赴,从而赢得学习主动权。

四、认识学生实践心理,推出绘画美术活动

美术与学生生活有诸多联系,教师对此要有更深刻的认知,利用多种生活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契机。实地观察、实物描绘、生活调查、信息搜集等,都属于美术实践活动形式,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选择和引导,能够满足学生绘画学习的实际需要。学生美术基础、美术悟性、美术训练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距,表现在绘画学习上,自然有不同的诉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给出具体设计,其教学过程会更为顺畅而高效。

在学习《吉祥图案》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训练发动: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较崇尚吉祥图案。展开具体观察和回忆,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吉祥图案,你对哪一种吉祥图案最为喜欢。有学生说,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龙凤呈祥”的图案,因为有龙和风,代表了祥和、安康;有学生说,在我们家里可以看到一些年画,里面有丰富的吉祥图案,如“年年有余”“仙鹤图”“百福图”等,这些图案都有不同的内涵,文化意蕴特征非常鲜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況进行归结,然后给学生布设信息搜集整合任务:深入到家庭、街道、社区,展开生活调查,搜集比较独特的吉祥图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

教师为学生布设搜集吉祥图案的实践性学习任务,并且要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挑战。学生要深入生活之中,还要进行绘画操作,更为关键的是要体现创新意识,这对学生来说要求提高了。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绘画学习认知将更深刻,学习成效也会更为突出。

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法进行筛选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解析学生绘画心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学生有个性诉求,这是其心理特点决定的。教师从分析学生心理角度展开教学布设,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激励,也能够给教师的教法改进提供更多参数。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解析核心素养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