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绳采中飞扬

2020-04-05 18:51张明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童心学习

张明霞

[摘要]“为儿童设计学”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课堂处于更开放的状态,使学生与社会生活发生更多的关联。教师应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童心;学习;为儿童设计学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51-02

“为儿童设计学”就是一切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为儿童的发展所想,寻找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让儿童更加愉快地成长。因此,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好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一、“为儿童设计学”的出發点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采用“为儿童设计学”的教学方式,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去研究、去发现。由于学生发现、研究的问题是真问题,是原生态的问题,所以是真研究,因为所有问题都来自于学生自己。从研究方式看,这样的研究是在学生发展的“第一现场”,在问题和知识真正发生的情境中;这样的研究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更注重实践。“为儿童设计学”是学生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促使学生进入新阶段,臻于新境界。

片段1:发挥想象,一绳多用

这是一年级的第一次跳绳课,上课铃响了,在完成课堂常规之后,我问学生:“小朋友们,想不想玩游戏啊?”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我提出要求:“用手中的短绳做道具设计游戏,要求游戏有趣、安全、可行。”在巡视中,我发现学生有很多创意,如趣味性游戏“抓尾巴”、用短绳做绳操、创编各种各样的图案进行“跳房子”游戏……

片段2:自由跳绳,激活思维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朋友们会跳绳吗?”“会。”“我会。”“我也会。”……学生争先恐后地纷纷举手回答。于是,我让学生分散站立,用自己会的、喜欢的方法跳绳。在巡视中,我发现学生有用双脚连续跳的,有用双脚加垫跳的,还有单脚跳、单脚交换跳的,当然也有个别不会跳的。看到学生的种种表现,我灵机一动,决定进行跳绳联盟竞技赛。

(2)同技联盟,互相提高。

我把那些技术相同的学生归为一队并给他们起队名,如“双脚连续跳联盟”“双脚加垫跳联盟”等,每个联盟有一个负责的学生,然后进行练习、比赛,共同提高。

(3)联盟交流,学习新技。

学生如果对自己练习的技能感到厌烦,想学习新的技能,这时就可以到另外一个联盟去。联盟与联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这样学生可以学习更多新的技能,同时保持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使学生在与伙伴们的共同学习中,始终保持持久的、旺盛的学习兴趣。

(4)重点指导,督促进步。

对于那些不太会跳绳的学生,我把他们集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或者请跳得好的学生做“小老师”给予帮助,这样的一对一帮助与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5)联盟展示,竞争激趣。

练习一定的时间之后,我让每个联盟的学生上展示台进行表演,可以采取“定时比多”或“定数比快”的表演形式。当学生在展示台上尽情地释放自我、发挥自己能力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满足、幸福的笑容。这时,我以学生的进步来给予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片段3:创意摆拼,乐动无限

(1)创设生活情境,引发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创设以下情境:“小朋友要到河对岸观赏美丽的景色,但是小河上没有桥,该怎么办呢?”学生会想到很多种方法,有的可行,有的不可行。这时,我根据具体情况,用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踏石过河”的游戏。在用石块拼组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惊人,有的摆成圆形,有的摆成方形,有的摆成三角形……

(2)比赛激发兴趣,积极锻炼身体。

布置好场地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我提出比赛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生“过河”的场面很热闹,气氛非常活跃。

(3)肯定学生思考,养成研究习惯。

在小结中,我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练习的劲头给予表扬,得到表扬的学生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本节课教学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使五大领域的目标相互渗透,并且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创新和表现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为儿童设计学”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不同,跳绳的技能自然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快乐为主题”的设计主线,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1.理解儿童的需要是“为儿童设计学”的有效导航

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给学生讲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解了多少,这样教师的讲授就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自身技能的练习、提高和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我先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让学生在适合自己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愉快地运动,获得乐趣和幸福感,最后以学生创造的玩法为游戏规则,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实现“自我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创新学练”的教学目标。

2.为儿童提供舞台是“为儿童设计学”的基础保障

把课堂转化为舞台,可以让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体、舞台的主角。在本案例中,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联盟,由于联盟里的小伙伴们有着共同的兴趣,所以他们在一起会更加放松、自在,从而自由地练习。同时,这样可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3.等待儿童是“为儿童设计学”的有力保护

“教育就是百分之三十的启发和百分之七十的等待。”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教师预期的目标实现起来也要等待。在这一节课中,我并没有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统一的技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锻炼,在锻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更提倡“等待他们慢慢成长”的理念,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速度下成长。

(特约编辑 木清)

猜你喜欢
童心学习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自然与童心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