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05 21:42彭莉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彭莉

【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科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共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患者护理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06-01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和补液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治疗、抢救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也是一项侵入性操作。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自我防范意识也随之提高,导致患者对静脉输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为把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针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高风险护理行为进行了此次研究。本文在我科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共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科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共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数字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女性48例,男性52例,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48.6±3.6)岁;实验组女性51例,男性49例,年龄在22-79岁,平均年龄(45.8±3.4)岁。p>0.0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纳入标准:①我科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②告知患者研究意义,经过患者同意;③心理精神方面正常。排除标准:①接受调查时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意识和沟通障碍;②药物、酒精依赖者;③视听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正常的程序给予常规的输液护理,做好“三查七对”,穿刺后调节好输液速度。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入院时护士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说明自己是其责任护士,介绍病室的环境,将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患者能接受的范围。②完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对药物使用情况、一次性用物、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心肺功能、血管情况、药物的性质评估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分级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交接班及查对制度,护士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熟知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在配药、用药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同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按要求调节输液速度,加强巡。③健康宣教:为了减轻患者在输液期间的焦虑和压抑,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输液的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多沟通,缓解患者因为疾病而压抑的心情,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④提高穿刺技巧: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静脉穿刺技巧,尽量做到无痛穿刺,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用药错误、输液滴速过快、药物外渗和渗出等)、医患纠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满分100分,<60为不满意,60-90为基本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人数+基本满意度人数)/该组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静脉输液患者的相关数据,将0.05作为检验临界值,若是检验值低于临界值表示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比较

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由表2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我们深知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要求、高责任的服务行业,鉴于静脉输液容易产生风险和问题,对静脉输液患者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就很有必要。临床往往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静脉治疗,但是取得的效果欠佳。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制度管理措施,从护理人员、患者两方面入手加强风险管理,大大降低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有研究指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护理体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徐柯,吴婷的相似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结果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的结果一致[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患者(80%)。p﹤0.05有統计学意义,这与李莉,毕蕾的相似研究中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度(93.33%)更高的结果一致[3]。

综上,以风险管理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紫.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5):555-556.

[2] 徐柯,吴婷.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 (27):167.

[3] 李莉,毕蕾.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415.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