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阴道分泌物对育龄期妇女的意义探究

2020-04-07 10:5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4期
关键词:假丝清洁度外阴

常 鑫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细菌室,辽宁 沈阳 110041)

阴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最常见的为下生殖道感染,阴道炎则是其症候群之一,改病如果不彻底治疗,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宫颈炎、附件炎、不孕不育等[1]。本研究对门诊200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目的是为了了解常见阴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及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00女性,按照年龄分为育龄组20~40岁,1000例,以及非育龄组41~50岁,1000例,入选标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异常出血,性交痛,小便烧灼感。

1.2 阴道分泌物:采集若有标本入组前1周内无使用药物记录,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后穹隆处的分泌物,立即送检。

1.3 实验室检查:实验组是人员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悬滴法和革兰染色法对阴道清洁度、滴虫、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对革兰阴性双球菌疑诊标本立即送微生物室进行淋球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育龄组女性外阴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淋菌性阴道炎(GV)、阴道清洁度明显高于非育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n(%)]

3 讨论

下生殖道感染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有异味、外阴瘙痒等,多数妇女会有类似症状。在机体健康的情况下,阴道内微生物保持平衡,无异味,pH值3.8~4.4,可以有效的抵抗阴道内的感染[2]。当机体阴道菌群平衡被打破,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进入,炎症发生。因此对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患者,临床医师必须采取病原学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为常规检查,操作简单,对阴道炎的诊断也非常高,并且重复性好,对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价值极大。乳酸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和杂菌是判断阴道清洁度的主要指标。当清洁度Ⅲ~Ⅳ度的患者中往往有一种和数种病原体感染。VVC为一种外阴阴道病,其发病率比较高。正常妇女生殖道内带菌率可达20%右[3],假丝酵母菌寄居性强,阴道黏膜的皮细胞是最常见的寄居部位,成为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的平衡受到破坏时,假丝酵母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大量繁殖,发生疾病。VVC的感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主要是由于年龄变化。体内雌激素也发生变化。年龄较轻者阴道上皮层细胞糖原含量比年龄高者含量高,pH值偏酸性,假丝酵母菌生长。一般而言,滴虫仅寄生于阴道,宫腔内很少。滴虫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与公共卫生差有关。

徐林萍和严玮[4]对育龄女性临床常见感染性阴道炎及病原体分析中发现,年龄段在40~50岁的患者其阴道炎发病率较低,并且阴道清洁度较高,江立千等[5]对育龄女性临床常见感染性阴道炎及病原体分析中发现外阴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在19~35岁年龄段发病率比较高,明显高于40~50岁的年龄段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同。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育龄组女性外阴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淋菌性阴道炎(GV)、阴道清洁度明显高于非育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阴道炎的发病与个人卫生密切相关,育龄期妇女多见,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及时控制疾病,临床医师尽可能的取得患者的配合,取宫颈分泌物进行全面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检查。

猜你喜欢
假丝清洁度外阴
发动机清洁度管控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五个外阴小常识
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药物敏感性
外阴发痒可不应忽视
某型号旁通阀内部清洁度的清洗次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