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2020-04-08 21:19周卫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初中语文

周卫红

摘  要:统编教材新增了“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内容,为教师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活动·探究”强调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本文聚焦语文课堂,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单元教学有效性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探究;统编教材

“活动·探究”单元是教材中的新内容,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有效教学方法,从而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但是部分教师会停留在舒适区,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愿做出改变,这便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进步。教师应加强对活动·单元内容的解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明确活动任务,创设活动情境

通过分析统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内容可以发现,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详细的任务单。三个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体现了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动态变化过程。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活动任务创设活动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活动·探究”围绕主题“演讲”设置了三个任务,分别为: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笔者在进行任务一时,运用多媒体对创设情境,播放《最有一次演讲》《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等演讲视频,通过优秀的演讲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其真实地感受到演讲的魅力。同时,笔者根据演讲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演讲的内容、情感。如在品读《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时,要求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做出第六个重要抉择?从作者的抉择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列举的多个例子,有什么作用?不同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演讲的中心思想,促使其不断深入地品读语言,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总结出演讲的主旨。在撰写演讲稿时,除了教材提供了演讲主题外,笔者还搜集了一些时事热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如结合身边环境问题,以“保护环境”为主题撰写演讲稿。再如结合经典文化传承,以“龙的传人”为主题撰写演讲稿。总之,对应不同的任务应设定不同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注重实践体验,组织实践活动

“活动·探究”的任务二一般为实践活动,注重个体的能力培养。如何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有效锻炼是教师应重点研究的问题。任务二的活动效果对任务三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组织实践活动,做到实践与知识的统一,这样才能既满足学习需求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主题是“新闻”,任务二为“新闻采访”。对此,笔者将采访主题定为“我们是社会中一员”,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采访活动。笔者将本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6个人,从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地点、采访器材的选定,到采访问题的设计等,都是小组成员自己分工完成的。采访过程中,由小组成员进行工作记录,并将采访记录表分享在班级群中,活动结束后在课堂中进行总结。此次活动中,学生采访了不同的人,有的小组采访了垃圾场的负责人,有的小组采访了警察,有的小组采访了环卫工人。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采访不仅知道了怎么设计采访问题,怎么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沟通,怎样写新闻稿,还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有了更加深刻了解,认识到什么是爱岗敬业,明白身为学生也要认清的自己的位置,从小树立远大目标,长大要为社会做贡献的奋斗目标。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活动趣味

对于“活动·探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甚至直接将实践活动环节省略,转变为枯燥、无趣的知识教学。这样的讲学方式不符合“活动·探究”内容设置的目的,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现有教学资源,组织不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趣味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语文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例如笔者借助学校艺术节活动组织新闻采访活动,要求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参与艺术节活动,不仅要用相机记录与新闻采访有关的画面,还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对表演人员、教师、艺术节策划人员进行采访,最后撰写一篇有关艺术节的新闻稿。再如,笔者根据“戏剧”单元活动的任务组织了“语文小剧场”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剧本进行排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于每一次活动,笔者都尽可能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参与的机会,一方面是为了学生可以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间知识转为了品格、能力,从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四、多元评价指导,丰富评价方式

单元教学不仅要注重整个单元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还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品质等进行全面的考察,针对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此外,还应将教师评价、自评、学生互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例如在演讲为主题的“活动·探究”中,教材提供了关于演讲的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挑选同学组成评委小组,依据评价标准对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进行打分。而在“新闻”这一单元中,只给出了写好一篇新闻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教师则可以根据注意事项制定新闻稿评价标准。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

综上所述,“活动·探究”作为语文教学中新内容,对广大教师而言既是革新教学模式的机遇也是教学改革路途中的挑战。一方面,教师要克服对“新生事物”认识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要将已有教学经验和新内容相结合,探索设计属于本班的“活动·探究”单元课堂。日后研究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探究,不断优化“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貫彻落实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袁源. 新闻·活动·探究——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解读[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8):51-54.

[2]陈家尧. “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思考[J]. 中学语文教学,2019(8).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