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口罩的环球之旅

2020-04-09 04:48
珠海 2020年4期
关键词:珠海物资口罩

2020年3月13日上午,位于香洲区兴华路的珠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捐赠点,迎来了数量最多的一次捐赠,华发公益基金会捐赠180万只口罩,用于免费向珠海全市医疗机构、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复工复产一线派发。

这180万只口罩中,有100万只来自于华发集团旗下企业华冠科技的生产,而另80万只来自于1月底开始的海外采购。这批物资价值1050万元,是华发集团第六次对珠海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捐赠。截至3月15日,华发集团已累计捐赠医用手套65.37万只、各类口罩354.03万只、防护服2.48万套、护目镜2600个,以及测温仪、洗手液等其他防疫抗疫紧缺物资。

关于此次捐赠的新闻报道,被迅速转发、刷屏。“太有爱、太给力、振奋人心!”“向珠海责任企业致敬”……留言区里,网友纷纷对这一“硬核”捐赠点赞,短短几个小时,便获得了“10万+”阅读量。

“硬核”捐赠的背后,是一支“硬核”的团队。从农历腊月二十九开始,华发集团紧急成立的海外医用物资采购小组,已连轴转了一个多月。在团队努力下,一批批货物从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巴西、阿根廷、以色列、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近20个国家的国际机场起飞,源源不断飞往珠海抗疫一线。

抵达一批,捐送一批。没有隆重的捐赠仪式,只有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和疫情抗争。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这家珠海国企用专业、高效和爱心,铺就了一条海外物资救援的高效通道。

把物资送到一线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华发集团在集团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之下,紧急成立了海外医疗物资采购小组,发动体系内所有资源,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力量,面向全球范围寻找医疗物资。大家意识到,这是在为珠海储备战略物资。

“一开始遇到的问题是,在极短时间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的采购信息,都存在去伪存真的一个过程。”叶宁,华发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助理,是采购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此前,他管理的是数以百亿计的投资项目,从未接触过医疗物资采购。对于各类产品的采购标准,团队成员也是“一头雾水”。

很快,他们看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发出的物资需求信息,并第一时间联系上中大五院装备采购科、院办的专家。医院的专业力量,给予了团队在产品质量方面的可靠把关。“在确定来源基本可靠的前提下,每一单物资都会给医院装备采购部门发证书、图片,确认是否达到医用标准”。

华发集团投资的深圳可思美科技董事长黄万富得知消息时,正好在日本度假,他当即放弃与家人朋友的团聚,利用其在日本留学、工作积攒的人脉,全力投入到帮华发寻找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中。

一开始,他联系的几批货物都被人先买走了。货源越来越少,怎么办?他急中生智,联系到认识的日本银行负责人,从银行大数据里挖掘医疗客户,并迅速锁定了来自日本大阪的66万只医用手套的订单。刚开始,对方报出的价格让他有些犹豫不决,对方一气之下还将他“拉黑”。非常时期,他只能又通过朋友请求对方,最终才挽回这个宝贵的订单。

当地时间1月30日,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此后,60多个国家相继取消了直飞中国的航班。尤其是需要中转的航班,有可能还在飞往中转地的途中,下一趟航班已经取消了。物流,成了最大的难题。

日本采购的医疗手套订单确定后,已经是当地时间1月31日(周五)。采购团队意识到,必须赶在下午5点前运到机场,才能通关。否则至少延误两天时间。此时,日本物流公司还一度“罢工”。团队最后几乎是哭着求日本运输公司,终于才赶上了2月1日晚直飞深圳的货运包机。

2月2日,66万只医用手套经深圳抵达珠海,成为华发集团首批抵达珠海的海外采购物资。2月4日,该批物资送达至珠海市政府相关机构。据悉,这是珠海国企捐赠的首批大额医疗物资,将有效缓解全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医疗手套需求。

“号外号外!通过努力,巴西和阿根廷的口罩、护目镜已上飞机!”“买到了,也即将全部运回来!”……好消息不断传来,让这个特别的团队雀跃不已。这一刻,团队成员忍不住喜极而泣。

责任与担当

回首这一个多月的采购经历,叶宁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每一位参与者在最紧张的时期都是不眠不休,每一个画面他都历历在目。

2月8日晚上10点多,采购小组组长郭瑾在群里传达了来自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一条消息: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库存的防护服只剩32套了,连一天的用量都不能保证。接到这一紧急采购需求后,叶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华发集团旗下英飞尼迪资本的合作伙伴——香港上市公司国药科技。

获悉消息,国药科技二话没说,把仅有的300套防护服样品从仓库翻了出来,无偿提供给采购小组,并表示只要能解决医疗一线的问题,他们将继续全力配合。2月9日凌晨1点,采购小组开始联系跨境运输车辆,上午11点,物资进口手续办理并顺利完成通关,防护服在第一时间送达至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解决了该医院的燃眉之急。

因为时差的原因,团队最忙碌的时段往往在后半夜。在珠海大后方,华发集团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在密切关注海外采购的近况,针对各个采购团队遇到的问题,及时寻求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几十个微信群里信息此起彼伏,24小时从不间断。

对于采购小组成员来说,通宵工作是常态,但想到这些都是用来挽救生命的物资,大家干劲十足。“比起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公安干警等人群,我们所在的环境还是安全的,只是休息的时间少一些。所以大家觉得做这些事情都微不足道,是应该的。”

让叶宁感动的还不止这些。好几次,听说华发采购是用来捐赠,供应商把正常的商业采购机会让给了他们。在珠海政府、医院、海关、公益机构等多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团队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同事,大家都只有一个心愿:快些,再快些!

除了承担采购物资的对接和协调工作之外,当一批批采购物资运抵珠海,哪怕已是凌晨4点,叶宁也会从床上爬起来去库房验货、搬运。他说,这些医疗物资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一定要亲手把它们接回来,“孩子回来了,长啥样,总要去瞅瞅才安心。”

在路上

面对数量高达几十万以上的大批量物资到货的情况,华发集团主要采购平台商贸团队组织了几十人的团队,加班加点对每一箱、甚至每一盒口罩进行清点、抽检、分类和入库。采购小组成员华发商贸总经理助理陈星,经常和同事在仓库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觉得辛苦,希望争取早日将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在外出执行任务时,大家都自发穿着华发志愿者的服装,很多人还把党徽挂在胸前,因为觉得这是非常光荣、自豪的事情。

“大难面前,考验人性,人性在这个时候暴露得淋漓尽致。华发集团勤奋、踏实、奋不顾身、兢兢业业地做实事,亲眼所见,感动不已。”可思美董事长黄万富,这个年轻却老练的跨国电商人,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各路物资仅在华发商都的仓库短暂“集结”,就马不停蹄奔赴至珠海市疫情防控第一线。华发持续捐赠的行为获得包括《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生碰到這样的特殊时期是一种非常难忘的经历,每段经历都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将来才不后悔。”对于这些天的付出和努力,华发采购小组组长郭瑾的一句话,道出了小组成员的心声。

华发的捐赠还在源源不断地进行。“全力保障珠海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所需,疫情一日不解除,我们的采购不会停止。”这是华发集团海外医疗物资采购小组的心声。

猜你喜欢
珠海物资口罩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珠海 革命风云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编读往来
雾霾口罩
珠海之旅
救援物资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