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背后的守与进

2020-04-09 04:48林郁鸿
珠海 2020年4期
关键词:珠海复产疫情

林郁鸿

2020年2月19日深夜,珠海市斗门区率先在全市宣布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制,成为珠海第一个发出全面复工复产号令的行政区。复工复产,号令枪响。

1月23日,斗门就在全市率先提前关闭了迎春花市,取消了元宵大巡游,并在36小时内率先建成了全省首个隔离区,并且相继率先公布24小时独立热线电话、率先用大数据追踪核对重点人群、率先实施居家隔离……这样的疫情防控率先之举,斗门在珠海创下了10个纪录。而率先宣布取消复工复产备案制,则是第11个。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一守一进之间,斗门屡屡刷新的这“10+1”个纪录,昭示的是一个人口流入大区的担当,映衬的是一座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的进取。

政企合力产业链重新按下启动键

2月13日,在疫情期间迎来创立十周年的小米手机,将发布会搬到了“线上”。戴上口罩的雷军和这场寒冬之下的发布会,被寄予了重新激活5G手机市场的厚望。受疫情影响,很多代工厂尚未全面开工,给未来新机的交付增加了许多未知因素。忧虑虽在,但产业链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行业需要一场旗舰发布会,打破行业信心阴霾,激活市场新动力。”发布会当天,小米手机电池供应商——珠海冠宇电池率先接过大旗,喊出这一重振行业士气、鼓舞企业员工的口号。小米10,被视为小米向高端市场迈出第一步的旗舰之作,鲜为人知的是,其内置的4500毫安并支持三重快充的电池供应商,正是珠海冠宇。早在发布会前3天,2月10日,广东复工复产首日,珠海冠宇电池位于斗门的生产车间就已经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苏醒,产业工人在完成测体温、喷酒精、领口罩的“三步走”后,走上熟悉的工作岗位。

产业链复苏的背后,是一张政企合力建构的战“疫”网。为了激励产业工人返流,珠海斗门出资金、发补助、免税费,与企业分工协作加入了“抢人”大战。2月23日22时,经过3天2夜的长途跋涉,2020年第四批255名来自云南怒江州福贡县的务工人員安全抵达斗门。截至目前,珠海斗门今年以来已经组织7批共1430名福贡籍务工人员入职区内的森洋包装、鹏辉能源、冠宇电池等企业。“受疫情影响,企业招工仍存在一定困难,这次接收一批福贡籍员工,将大大缓解‘用人荒。”冠宇电池行政人事中心总监仇茂坤表示,自2月10日复工复产以来,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目前产能基本恢复。珠海冠宇的复工之旅是一面多棱镜,每个侧面都能映射出珠海斗门乃至珠三角这一“世界工厂”,在疫情中合力按下重启键的勇气、智慧与担当。

暖企施策集中配餐背后的斗门温度

2月10日复工复产以来,斗门,一个个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这个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的引擎已经开始重新启动。

2月19日深夜,珠海斗门区宣布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制。20日,斗门区发布“暖企25条”,在落实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返还失业保险费、税费减免、金融纾困等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推出自选动作:聚焦企业困难,从保障用工、减轻负担、优化服务等方面聚政策合力,鼓励非疫情高发地员工尽快返岗,进一步减税降负,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元气。

为防止出现聚集性交叉感染,保障用餐安全,珠海斗门“暖企25条”提出将支持企业提供科学配餐服务,对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存续期内提供集中配餐服务且配餐月营业额达到100万元的企业,按实际销售额的10%给予补贴;对集中配餐企业新购设备且投产的,按设备购置金额的10%予以补助。

其实,早在2月初,集中配餐服务就已经在斗门企业中盛行起来。位于黄杨大道的智胜昊客公司开动了旗下的6座中央厨房,可满足3.5万人、一日10万份产量供餐服务。区内的另一家集中配餐服务企业——大福星总经理赵秋生说:“在保证生产和配送流程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公司可以满足一餐次1.5万人的服务规模。”疫情当前,企业信心贵比黄金。让企业有信心,政府必先有呼应。企业诉求响应平台的搭建,正是珠海斗门正在着力推进的举措之一。

2月15日,“斗门政企直通车平台”正式上线,将区卫健局、科工信局、人社局、政数局和金融服务中心等五个职能部门搬到“线上”,通过云视频与企业“面对面”,使政府服务让企业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成为企业和政府的“数字鹊桥”。一系列政策,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让广大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截至3月17日,斗门区(不含富山)各行业复工企业517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8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162家,复工率已达100%;复工总人数109297人。

两个战场线上大数据线下先锋队

抗击疫情,既是一场医疗战“疫”,也是一场数字化战“疫”。疫情期间,“数字化赋能”这五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斗门部署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的相关文件中,打通“线上+线下”“人防+技防”,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为方便群众出行和企业复工提供技术支撑。

疫情暴发之初,珠海斗门就结合大数据,连续作战对2242名湖北来斗门人群进行鼻咽拭子检测,尽早发现可疑的传染源,尽早地切断传染链。“在疫情拉响警报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对接微信应用平台,1月30日启用了‘人员情况跟踪统计、群众监督线索上报、居家管理平台三大小程序平台。”珠海市斗门区政数局局长向杨说。

上线不到一周,三大平台人员跟踪有效反馈超8000条,群众线索上报74条,居家管理对象反馈近1500条。2月22日,珠海斗门在全省率先上线三色健康码,结合用户自行申报、实名认证、数字化分析等,实行“绿码、黄码、红码”三色动态管理。

线上大数据精准防控,而在线下,近千名斗门党员先锋持续下沉村(社区),他们下沉一线变身“网格员”,参与镇街、村居、园区、企业等一线网格化管理。这是斗门战“疫”一线迎来的又一支增援力量。此次干部机动组成员均为各机关单位的精干力量,他们被组织赋予了防守重任,配合5镇1街各村居重点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找”,做好各类人员的排查、筛查等工作;二是“管”,按照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的要求做好健康监测等精准管理工作;三是“帮”,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隔离人员、困难群众、企业复工复产的合理需求开展帮扶。

井岸镇老城区的居民小区,都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区委组织部干部梁冬威被分到井岸镇桥北一路当起“守路人”,他的任务是“看人、管车、测温”,对进出该区域的人员进行问询、测温,对外来车辆进行登记。梁冬威说,桥北路一带道路四通八达,路口多,要对进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监测和管控。在担任一线“网格员”前,他在单位主要负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农村开展疫情防控。这次下沉到防疫一线工作,让他和此次同任“网格员”的党员一样,对基层防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

信任,就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

2月20日10时,珠海斗门区白蕉镇宁海小区大门前,何继军戴好手套,穿上联体防护服,摘下300度的近视眼镜,再套上护目镜。何继军,白蕉镇卫生院防保科的医生,承担着“对疫区来斗门人员排查检测”的任务,他每天接触的是 “疫区接触史人群”。

他们追踪新冠肺炎的“咽拭子”,是由棉签和长仅1寸的试管组成的套件。核对完身份,他向3米外不安等待的磊磊(化名)招手示意,后者缓缓靠近。然而,在检测时,药用压舌条带来的不适和刺激,让6岁的磊磊(化名)恶心反胃。仰着头的他“哇”一声,飞沫溅到何继军的护目镜上,他快速地在孩子的口腔深处,准确地刮取到扁桃体附近的碎屑。

这次采样导致飞沫溅身,何继军的眼球与6岁孩童的口水,中间只隔了一块薄薄的、透明的玻璃。“不要用手擦!”同事容艳春在2米外向他喊道。

坚持完成6例采样后,时间已过去1个小时。在容艳春的帮助下,何继军小心翼翼地褪下连体衣,此刻他浑身湿透,护目镜勒得他颧骨生疼,眼球也发红。

“这是我知道的最凶险的病毒,而且它很狡猾,潜伏期很长。”用消毒液洗完第七遍手,他终于开口说话。“说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神奇。我们去帮助患者,他最开始抵触、怀疑,到后面配合、治愈。我们共同经历由不信任到充分信任的心理转变。信任我们,就是对医生最高的褒奖。”何继军说。

1月23日以来,珠海市斗门区卫健局组织医务人员,对重点疫区来往人员开展新冠病毒的追踪排查行动。像何继军一样的医务人员,要对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员进行两次“咽拭子”的样本采集及核酸检测工作。截至3月18日,斗门区累计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发热门诊、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2376人次。

猜你喜欢
珠海复产疫情
珠海 革命风云
疫情中的我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政策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