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成型术后实施系统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4-16 06:17张桂通孙策勇彭明学钱亮王超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肩袖关节镜患肢

张桂通,孙策勇,彭明学,钱亮,王超群

(北京怀柔医院骨科,北京 101400)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病, 也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影响上肢外展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和锻炼方法的不正确,肩袖损伤的人数不断增加。目前,肩袖损伤多采取肩关节镜手术修复治疗[1-2],该术式虽具有诸多优点,但术后并发症仍较多,需配合康复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该研究选择该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成型术患者,分析术后实施系统康复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50 例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成型术患者。系统康复组25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41~79 岁,平均(56.28±4.14)岁;病程3~10 个月,平均(6.78±1.88)月;体重42~84 kg,平均(62.12±2.71)kg;左肩16 例,右肩9 例。对照组25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41~78 岁,平均(56.01±4.57)岁;病程4~10 个月,平均(6.72±1.81)月;体重42~83 kg,平均(62.67±2.74)kg;左肩15 例,右肩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进行常规康复锻炼。 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调节适当的温湿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指导患者饮食,需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督促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用药。

系统康复组采用系统康复干预:(1)心理康复治疗。 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保持和谐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赢得患者的信任,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或专业的语言讲述疾病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消除紧张、恐惧等情绪。与患者家属沟通,要求他们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 并强调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治疗,通过播放音乐、 与患者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恐惧。 (2)康复治疗。①患侧肩处于功能位,术后将肩置于外展位并抬高,嘱患者及家属避免随意变换体位。 在患者的胸部和肘部之间放置一个柔软的枕头,以促进肩部外展和肘部的屈曲,使其保持前屈姿势。②紧握松拳训练:训练时间为10 s。 屈肘练习时,要用健康的手支撑患肢的上臂, 使患肢的肩部刹车,然后逐渐伸展肘部,弯曲肘部。 ③术后手掌摆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如果螺钉没有固定,通常在术后3 d开始锻炼,引导患者伸直患肢的5 个手指,并将手掌前后摆动至身体前方。④肩部旋转运动。 用健手支撑患肢上臂,达到制动患肢,然后旋转肘关节的目的;术后2~3 周,健手支撑患肢前臂,进行前推运动;术后4~8 周,患者站在墙边,手指向上爬升。

两组均接受8 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美国UCLA 肩关节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 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VAS 评分、 美国UCLA 肩关节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 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美国UCLA 肩关节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 指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系统康复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系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45±1.21)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24±2.12)d。 系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5,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系统康复组有1 例出现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是4%;对照组有8 例出现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是32%。 系统康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27<0.05)。

3 讨 论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肩痛、肌肉萎缩和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3-4]。 肩关节镜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功能恢复早、肩功能恢复明显、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恢复正常肩关节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患者仍存在多种并发症。 研究表明,肩袖损伤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后, 其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良好,主观疼痛减轻,疗效显著[5-6]。 系统康复干预能很好地促进肩关节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肩关节组织的快速愈合[7],同时能有效缓解水肿,减少肩关节组织间的粘连,预防肩部肌肉萎缩,避免术后并发症。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 可以避免肩关节组织的超负荷活动,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肩袖肌力,提高肩关节组织的稳定性,逐步恢复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使患者恢复健康的肩关节活动,降低肩袖损伤复发的可能性。 在康复治疗中, 康复医师和患者需要与外科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技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 在康复指导期,要充分考虑肩袖损伤患者的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活动程度、部位、大小和数量,为其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案。康复医师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获得患者信任,提高肩袖损伤患者的依从性。该研究显示,治疗后,系统康复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UCLA 肩关节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系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良好的系统康复干预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表1 治疗前后两组VAS 评分、美国UCLA 肩关节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 指数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VAS 评分、美国UCLA 肩关节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 指数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25)系统康复组(n=25)t 值P 值UCL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I 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16.01±2.13 16.25±2.28 0.385 0.702 26.02±3.12 33.19±5.35 5.789 0.000 5.68±1.68 5.57±1.45 0.160 0.874 3.21±0.24 1.56±0.13 30.226 0.000 61.01±5.13 61.25±5.28 0.163 0.871 84.02±5.12 92.19±5.35 5.516 0.000

综上所述,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成型术患者实施系统康复干预的效果确切, 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的时间,加速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肩袖关节镜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