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中的开展策略

2020-04-17 09:52郭艳梅
考试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语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元阅读的组织和实施强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多元阅读的组织和实施将带领其在课堂的阅读体验、课后的阅读感受中充分在广阔的文学海洋中徜徉,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参与中切实实现进步和成长、实现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借助生本理念的执行有效了解班级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基础,并借助多元阅读活动的组织切实在课堂、课后开展适合学生参与的阅读活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多元阅读的重要教育意义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借此有效了解多元阅读教学的教育价值,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参与和践行中实现能力提升和素养完善。

一、 多元閱读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想要有效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实施多元阅读教育,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多元阅读教育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首先,多元阅读的实施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时,学生往往仅能够在课堂的课文阅读中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无法对于阅读建立强烈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多元阅读的开展实施阅读教育,则能带领学生在阅读参与中有效感受文学阅读的多元性和趣味性、建立高昂的阅读参与积极性。

其次,多元阅读的实施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多元阅读中具有群文阅读与课外阅读内容,其能够保证学生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阅读范围的拓展和阅读视野的开阔,并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再次,教师借助多元阅读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阅读展示能力的提升和文学素养的完善。教师在多元阅读中可以借助阅读活动的组织定期安排学生在班级中针对一段时间内的阅读收获进行讨论和分享,并引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切实实现互动能力、表达能力、阅读展示能力的提升和进步。可见,多元阅读的实施对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 多元阅读的有效开展

(一)片段阅读的开展

教师在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时,可以借助片段式阅读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进而将笔者讲述的阅读方法内化吸收,作为自己可以利用和掌握的语文阅读能力加以利用,最终有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步和文学阅读素养的健全。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减少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就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课堂应用将课文中的选段内容加以大屏幕展示,并借此给予学生耳目一新的阅读学习感受。在多媒体资源当中,学生首先看到的是文章的第一段,其中每一个景色描写无不显示出草原的美丽与舒适,并带领学生感受到了草原生活的美好和惬意。经过片段阅读的实施和组织,笔者发现学生的阅读参与兴趣被大大激发,并希望借助课文的阅读对于作者的草原之行一探究竟……于是,笔者针对学生的片段阅读内容对学生实施引导:在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作者都发生了哪些故事?接着,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凭借片段阅读建立的兴趣自主投入到后续的课文阅读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最终,笔者借助片段阅读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促使学生在片段阅读过程中建立了“带着问题去阅读”的阅读技巧、建立了重点问题重点阅读的阅读能力。

可见,教师在进行多元阅读教学时,需要安排高年级的小学生借助片段阅读的课堂实施来进行阅读训练,并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二)群文阅读的开展

群文阅读的实施适合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加以使用。在语文阅读课堂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课堂应用帮助学生在课本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拓展阅读,进而在一篇文章的阅读基础上实现阅读范围的拓展和阅读眼界的开阔。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笔者选用《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作为群文阅读的资源在多媒体设备上加以展示,并希望借此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对比中进行阅读、阅读中完成对比”的阅读学习效果,进而在群文阅读的实施和体验过程中逐步实现阅读范围的拓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最终,学生经过三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和欣赏,不仅理解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之中蕴含的浓浓爱国主义情怀,更深刻认识到了《开国大典》当中蕴含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情感。可见,群文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学生的阅读眼界,还能帮助学生在阅读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认知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元阅读教育中的群文阅读带领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课堂内外的类似文学作品,并借助这种教育实施手段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学范围、帮助学生领略更丰富、精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三)合作阅读的进行

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阅读问题——此时,如果学生可以依靠小组合作的力量共同分析、合作探究则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在小组中合作分析、共同思考,并在合作中有效针对阅读问题进行解决和突破,进而在小组中有效达成语文问题的解决和阅读难题的突破。

例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笔者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邀请学生在合作中突破课文阅读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阅读文章在多媒体资源上展示了“老汉与年轻人的关系?”“老汉身上拥有怎样的品质?”“如果你是年轻人,你会怎么做?”等问题,邀请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成后尝试自主分析问题,并在分析结束后尝试与自己的小组成员共同针对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突破。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课堂开展中积极参与、踊跃实践,并结合自己对于文章的认知和理解尝试与小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分析,以期为阅读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找出最为恰当的答案。最终,学生在合作中高效实现了课文阅读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和突破,并在合作中实现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合作意识的建立。

(四)课外阅读的实施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眼界,还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效建立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堂的体验和参与中有效实现阅读积极性的建立和阅读有效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课外阅读的实施能够促使学生观察更多的阅读内容、感受更多作者笔下美妙的文学作品,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例如,笔者为了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在课堂上借助高年级学生阅读书目的查找和展示幫助学生丰富阅读书目的范围。同时,笔者在选取书目进行推荐时,主张以丰富的阅读方向实施教育引导,并希望学生可以在多种多样的文学书目中实现成长和进步。比如,笔者推荐了科学类别的书籍、推荐了文学类别的书籍、推荐了历史类别的书籍和经典的西方文学——这些书籍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在课堂阅读的体验中感受不一样的文学体裁、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的奇妙世界。最终,学生在笔者推荐的书目中详细阅读、认真品味,并在多元化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实现了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

(五)阅读活动的开展

当学生完成了课堂内外的阅读体验之后,笔者就需要给予学生一个交流平台——引领学生在阅读活动的参与中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就、展示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在阅读活动的体验和互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阅读资源的认知和理解、实现个人文学素养的有效完善。同时,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可以以互动交流活动的形式加以构建,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以期促使学生借助自己的阅读成果有效参与阅读互动交流、实现阅读自信和文学品质的建立。

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作品《繁星》,并在一段时间之后在课堂上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邀请学生进行参与。在活动中,笔者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一说你觉得冰心先生这部诗歌集当中的哪些内容最好?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举手,并尝试借助诗歌集当中内容的朗诵、讲述和分析说出自己觉得最好的部分,且详细分析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部分诗歌的原因——笔者通过教育观察发现,学生对于这种互动化的阅读交流活动十分感兴趣,并能够借助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尝试与笔者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实现个人自信的建立和文学素养的强化。同时,学生在这种阅读活动的体验和参与中能够进一步收获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实现文学素养的强化。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眼界,可以借助课内阅读的多元组织、课外阅读的有效实施引领学生在多元阅读教育参与过程中实现文学知识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文学素养的逐步完善,并借助丰富的阅读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建立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进而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参与中主动实践、积极体验,以期切实在其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感和魅力。最终,学生将会在阅读体验和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多元激励灵活——试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J].学周刊,2019(31).

[2]王悦.创设多元环境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实效[J].小学教学研究,2019(23).

[3]董松媚.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方法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作者简介:

郭艳梅,陕西省榆林市,陕西省米脂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