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04-17 09:52徐婉琪
考试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考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需要的是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核心技术人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本文就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内涵、现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纪念刘和珍君》;策略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的不断变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所以,教育在财政支出上的比重不断扩大,许多教育学者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教育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与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本文就由面到点探讨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再由点到面以《记念刘和珍君》探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 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语文学科必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思维拓展与提升的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这四项核心素养。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适应不同语境转换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而思维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梳理出清晰的发展路径,从而用语言清楚的表述出来。审美与鉴赏能力则是在前两项能力的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这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感受到文字的结构魅力,体悟到文章的音乐美与画面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领悟世间万物的美。文化传承能力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创造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在对于社会的贡献中才能够有所体现。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知识时,一定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其中的内涵,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力。总之,这四个核心素养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逐层深入的关系,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 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这在我国也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也被运用在多种学科教学之中,这种方式给教师与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教学体验。在古代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学中也会常常根据一篇文章而引经据典,从其他不同的文本中找出其中的关联,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但是,古时的人们并没有对这种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如今,“群文阅读”的叫法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学者们也在不断地让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依据某种联系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于整组文章的理解引出自身对于事物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思维创新能力。另外,群文阅读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篇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引入其他相关的文章,达到群文阅读的效果,以求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三、 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免不了遇到问题与矛盾。当前,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教师还停留在旧有的思想观念之中,尊崇着“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诱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关注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和体会文章内涵,而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与输出,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其二,由于考试的压力与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并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课外的阅读,学生对于阅读缺少必要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就间接导致了学生的思想过于狭隘,看待事物的想法不够细致、不够深入,缺少大局观念。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将群文阅读运用在实际教学之中,才能够改变当前教育的现状,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群文阅读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四、 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群文文本

文本的选择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某篇课文的教学中,选取其他的文本进行辅助教学,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文本,才能够达到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涵的教学目的。教师一定要选取与本篇文章的作者或者文章的结构、故事内容、文本思想等有所关联的文章,达到扩充文本的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从而能够有所领悟。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本文是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不能够忍受无数爱国志士的鲜血就这样被人们所遗忘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疾呼。刘和珍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领袖,她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正义的使命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浏览《辛丑条约》,向学生讲述国家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提出的种种无理要求,一步一步逼近中国人的底线,而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并且一步步退让。在大沽口事件之后,各国又寻找借口提出多种要求。在这之后,无数爱国人士举行游行反对政府向外人卑躬屈膝,没曾想竟遭到了政府的屠杀。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人们并没有因为暴力的镇压而有丝毫退缩,英雄的精神将照耀着后来的人们更加勇猛前行。另外,教師还可以让学生阅读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之二》,朱自清的《执政府屠杀记》,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等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根据当时的事件如实的进行创作,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政府腐败罪恶的愤恨,对逝去的青年的无比的哀悼和怀念。这样的时代是需要国人一直铭记的,这样的时代似乎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是在这些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依然感同身受。学生只有在这些作品的阅读中,才能够深入体会鲁迅文章的语言内涵,感受文章的精神力量。

(二)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下降。另外,由于学习思维的局限性,学生无法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内容,从文章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一定要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设计好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学目标的引领而进行阅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能力与思维习惯。例如,鲁迅,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被称为“民族的脊梁”。然而,鲁迅的作品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让人难以理解,这一点也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学生在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时,心中自然有着无比的崇敬,但是也有着许多的惧怕。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读不懂一篇文章,不知道究竟在说什么,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想要再次阅读的想法。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之前,让学生收集与鲁迅先生有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而在上课时在黑板上清晰的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背景2.梳理文章脉络3.感悟文章内涵”。在体会文章内涵的部分,教师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句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理解鲁迅内心的愤慨与悲凉。另外,教师可以让阅读萧红写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其中写到“鲁迅先生的笑是明朗的,……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这里向我们展示了鲁迅的另一个侧面。学生只有在看到鲁迅的不同侧面之后,才能够了解到一个完整的鲁迅形象,才更加明白鲁迅背后的无可奈何。

(三)把握文章的不同之处

许多人往往认为,群文阅读往往在“群”,目的是让学生在多个文本之中感受其中的相同点。然而,“群”并不意味“同”,恰恰相反,只有把握每篇文章之间的“异”处才能够在群文阅读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课文文本,找出想要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并且把这些知识点清晰地罗列出来,然后再寻找其他的文章中与之相对应的亮点,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阅读。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教师在仔细地阅读文章并且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可以将其分为鲁迅、事件背景、时代背景、刘和珍人物、革命精神这五个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五个点寻找其他相關文章,进行群文教学。在对于鲁迅本人的介绍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许寿堂先生写的《鲁迅传》的部分篇目,让学生从中了解鲁迅从家庭变故、留学日本、弃医从文等一系列心理路程。在事件背景的讲解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北京出版社编辑的《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事件的真实经过。在时代背景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药》《祝福》《狂人日记》等文章,让学生感受人们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哀,让学生体会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等等。教师所选取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地感知某一方面的内容。只有认识到不同篇目的“异”,并且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才是一个完整的课堂。

综上所述,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生一定要不断地在阅读中积累文化知识,培养阅读与鉴赏能力,提升文化修养。高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文本,帮助学生增加阅读的数量,在多样的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形成对于事物的独特认知。教师一定要以课本为主,让课外阅读起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拓展思维、开拓智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修养和全局观念。

参考文献:

[1]卢伟.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18(3):116.

[2]陈迪.在质朴与简洁的语文教学中养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群文阅读教学《可爱的想法》为例[J].科学咨询,2017(47):92-93.

[3]佚名.高中语文阅读课核心素养渗透式教学研究——以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为例[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8(10):26-27.

作者简介:

徐婉琪,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