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2020-04-20 11:19丁文珺伍玥
决策与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丁文珺 伍玥

[摘     要]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具备明显比较优势的城市,武汉市有基础、有优势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武汉模式”。当前武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已进入蓄势筑基期,新的增长周期正处于酝酿转化阶段。在发展关键节点上,要从产业、市场、要素、制度四个领域着手,明确武汉市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力的优势领域与薄弱环节,从宏观层面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从系统层面明晰全市在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平衡处理好的“四个关系”。这对全面开创新时代武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3-0071-10

加快推進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经济规律指引下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和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含义丰富,但其根本在于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来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现这些的根本动力均在于创新[1] 62-67。

作为综合创新实力在全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城市,武汉具备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模式”的基础和潜力,在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中武汉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第八位,同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武汉位居我国区域创新集群第七位。伴随着各类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及创新潜力的全面释放,以创新为驱动力,切实承担好国家赋予武汉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历史重任,是新时代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的必然要求[2] 40。

一、创新驱动下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开局态势

客观判断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局态势是明确当前阶段创新要素发力点的重要基础,总体来看,当前武汉市经济呈现出与以往波动截然不同的新趋势,增长动力结构步入调整阶段,新增长周期处于酝酿转化之中,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全新起点上,武汉市已蓄势待发。

(一)增长周期处于酝酿转化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蓄势筑基期

根据阿瑟·刘易斯 “波谷-波谷”周期划分法,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运行周期总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武汉市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连续两轮近20年全市经济增速超过13%,年度增长最高增速曾达到近20%,表明十四大之后,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改革红利的综合作用下,武汉市经济总体上处于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一直到2008年,支撑前期高速增长动力开始减弱,全市经济增速进入下行轨道,以平稳增长为主要特色的新的周期开始出现。

在新的发展周期,武汉市经济也呈现了与以往波动趋势截然不同的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由两位数高速增长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虽然受2020年疫情影响经济增速会出现阶段性调整,但总体预计已进入“L”型增长后半场的筑底阶段;二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开始发生阶段性变化,在资源环境约束力和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边际效益递减的双重叠加效应影响下,发展动力机制呈现出新的变革[3] 2;三是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空间逐步收窄,2008年武汉市经济增速峰值时曾高出全国5.4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GDP增速为6.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增速约7.8%(202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仅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但在由《经济日报》与华顿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武汉跃居全国第五位,说明武汉市经济领先已经由速度领先开始转为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领先。

(二)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转型阶段,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武汉市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一是产业结构呈现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趋势,2014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2018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6.6%(武汉市统计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发展动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第三产业已然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见图1)。二是新经济在引领经济转型上作用更加凸显,2019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了24.5%,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左右,创历史新高(202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三是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趋势明显,全市千亿产业增加到6个,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逐步增强,金融业逐步成为全市重要支柱行业。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提升的产业发展质量正在重塑武汉产业新体系,武汉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已积蓄强劲动能。

(三)传统增长动力步入调整阶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需结构面临新变化

当前武汉市传统“三驾马车”的增长动力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供需结构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探寻新的契合点。一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全市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增幅连续多年超过10%,消费增长潜力凸显(见图2)。同时消费升级趋势加快,2018年全市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中西药品、日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等五类商品增速均超过20%,特别是通讯器材增长达到33.9%(武汉市统计局《2018年武汉经济运行平稳 结构优化 质效提升》),社会已步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供给体系面临优化改革新压力。二是投资增速在高位回落后出现了结构性改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达到70.83%的峰值后开始逐步呈下降趋势,但投资结构总体呈优化趋势,第三产业投资、高端制造业和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民间投资均实现了稳步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0.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1.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4%,民间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达51.3%,且基本涵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武汉市统计局《前三季度武汉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稳中提质》),同时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收缩,不断优化的投资结构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以自贸区建设为依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逐步拓展,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25.19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提升到14.5%(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2018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服务外包执行额、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分别增长34%、15%(202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基本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要求。

(四)体制改革迈入深度推进阶段,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制度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推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作支撑。近年来武汉围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着力探索制度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三办”改革、“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等方面率先在全国、全省走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武汉路子。同时,围绕产业升级需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等相关领域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及规划保障措施,为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制度支持。

二、创新驱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分析

武汉发展迈入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挥创新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需要从产业、市场、要素、制度等方面着手,在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中探寻武汉的优势领域与薄弱环节,凸显优势、弥补短板,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武汉阶段特征和发展需求的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产业领域:以高端化发展为突破口,凸显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当前武汉市正处于追赶型经济模式向成熟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创新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加快构建符合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占据微笑曲线两端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提质的同步推进。

其中,工业发展领域的重点既在新经济发展的提质增速,又在传统优势领域的提档升级。伴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新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各区域争夺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聚焦,武汉在新经济的发展上有基础、有优势,但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2017年全市“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7.2%,分别低于深圳、杭州、北京、上海13.7个、6.7个、5.2个和2.8个百分点(武汉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武汉市“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增加了0.5个百分点(201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增幅速度仍然较慢,代表“三新”发展方向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武汉市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等产业领域武汉也仅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北京、广州、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为武汉的2倍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远高于武汉(见表2)。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均呈现下降趋势,新经济发展武汉任重道远。

在推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以创新为驱动力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实现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汽车、烟草、石化、钢铁四个传统产业仍是武汉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技术改造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手段,发掘传统优势产业新增长点,推进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前端研发和后端服务延伸仍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市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服务业方面,武汉市产业升级的方向既在质量提升也在发展提速。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近年来武汉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仍有差距,2018年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6个GDP过万亿元的城市中仅排第10位,2020年受疫情后续影响,武汉市服务业发展预期将遭受阶段性冲击,推进服务业发展规模提升仍将是新时期武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围绕服务业名城建设,加快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也是武汉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当前武汉市已经在商贸、物流和金融等三大领域形成了千亿板块,但与先进城市相比,服务业发展结构仍然有待提升,2018年全市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比就达到了27.63%,高于北京(17.58%)、杭州(18.88%)近10个百分点①,推进服务业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二)市场领域: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着眼点,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创新引领发展的技术支撑。武汉市创新综合能力在全国具备领先优势,但长期以来对于科教资源优势的惯性依赖使得武汉市形成了创新人才集中在科教文卫系统、创新资源集中在科研院所的发展模式,面临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创新实力不强的现实难题。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突破口,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实现创新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发展优势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武汉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2017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656家,仅为深圳(2000多家)的不到三分之一,且有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未向市场推出新产品,69.1%的规上工业企业未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工艺(武汉市统计局数据)。当前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局,并在成果转化“大学+”战略上进行了多渠道积极探索,但探索提升企业在武汉创新体系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上仍需重点着力。

(三)要素领域: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方向,完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供给体系

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和约束力度持续强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效率提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形成富有竞争力的要素供给体系[4] 21,而武汉的关键点就在于激发人才要素的优势潜能和强化金融要素的支撑力度。

劳动力要素方面,作为传统科教大市,武汉在校大学生数量丰富,2018年全市在校大学生96.9万人、在校研究生13.8万人,人才储备量在全国仅次于广州和西安(如图3),但人才资源优势尚未转换为发展优势。人才利用率不高与流失率偏大并存、人才结构性变动与结构性人才缺失并存一直是武汉劳动力要素方面亟待突破的两大重点,在各项人才战略集聚叠加的“人才大战”期间,如何有效吸引和集聚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急需性人才是武汉提升人力资本供给效率的重要内容。

资本要素方面,金融资本是引导创新、鼓励创新的关键保障,虽然近年来武汉市以科技金融为引领,实现了金融业的快速增长,基本确立了中部地区金融龙头地位,但总体来看辐射力和影响力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仍有差距,特别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总数和市值偏低、直接融资占比偏低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均影响了武汉市金融的集聚能力和资金与产业的结合效率(如图4),加快补齐短板,以武汉具有独特优势的科技金融为突破口,进一步发挥要素市场增长较快优势打造金融领域的新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是武汉现阶段推进创新驱动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5] 56。

(四)制度领域:以突破深层次体制障碍为方向,构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保障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6] 27。虽然近年来武汉市在制度领域推出了系列改革举措,且许多已作为发展经验在全国普及推广,但立足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仍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武汉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破除对于有形生产要素过度依赖的体制机制,避免经济发展驱动力仍停留在依靠优惠政策促动和有形资源投入上,避免经济增长仍然过度依靠大国有、大项目、大外资以及依靠政府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以吸收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二是要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制度性成本,在政策的延续性、落实性等方面需重点着力,完善优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三是要切实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城市,以构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推进国有企业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避免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方式的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公平。四是要完善创新发展的导向机制,着力破除对于“技术导向”的传统依赖,从市场需求出发切实完善“以用定研”的创新评价机制[7] 30-31,同时,由于新时代发展模式、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增强,宽容失败、鼓励尝试的激励机制也待进一步完善。

三、创新驱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和路径选择

当前武汉市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关键期,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武汉市发展实际,从宏观层面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从系统层面切实关注并着力处理好发展中的若干重要关系,奋力开创新时代武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战略层面

1. 承担先行重任,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多项国家创新政策集聚叠加的城市,国家赋予了武汉在创新改革领域先行先试、领先示范的重责,《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包括武汉在内的各试验区域要“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体制创新等若干领域和重点环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切实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武汉特色的改革之路。

2. 立足高端发展,在全国中高端供给中发挥标杆作用。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上主要体现为推动经济增长由中低端结构增长向中高端结构增长的转型升级。总体来看高端供给不足与低效供给并存仍是当前武汉市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武汉市应把高端引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符合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占据微笑曲线两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力争在全国中高端供给中发挥重要的标杆作用。

3. 实施引领战略,在前沿創新和若干重要领域打造武汉品牌。强化武汉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实施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的引领战略,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等武汉具备发展基础优势的领域通过原创性研究和重点突破,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重点聚焦未来产业,推进具备引领性的原始创新和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力争在前沿创新及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打造若干武汉品牌,着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体系中的贡献度。

(二)路径层面

1. 平衡好“宏观效率改善”和“微观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推进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劳动、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宏观效率改善实现发展提质增效[8] 46-52。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通过创新改革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效率的提升也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武汉在推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时,一方面要站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以要素结构、投资结构的同步升级来提升宏观经济效率。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制约武汉市微观经济效率的若干体制机制性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实现“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的相互促进与同步提升。

2. 平衡好“短期动力挖潜”和“长期动力培育”之间的关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立足远近结合的战略思路,一方面要以创新为驱动力,着力化解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快制定和形成一揽子重要政策和举措,挖潜经济发展动力,确保短期内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更需要从长远谋划,把推进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结构创新等作为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市改革发展工作的主要方向,从根本上加快推进全市经济发展动力转型,提升供给效率和竞争力,为武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 平衡好政府“有限权利”和“有效权利”之间的关系。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的变革进一步增强了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传统以政府为主导的追赶型体制模式已不能较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制度体系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能边界,进一步缓解和避免因制度因素形成的低效供给。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规划、引导及监督职能定位[9] 96-97,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切实发挥好政府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导向作用。

4. 平衡好“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武汉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具备发展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着眼新经济时代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通信、3D打印、无人机等未来产业。但同时应该认识到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仍是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许多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许多新兴技术是在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和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过程中逐步产生,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武汉应立足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前端研发和后端服务延伸,以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互动,切实增强全市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创新驱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凸显武汉创新领域综合优势,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要素供给、体制机制等若干领域着手,加快推行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是加快推进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武汉市应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瞄准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以产业供给高端化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为主要抓手[10] 76,努力将武汉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着力在光电子信息等若干优势领先领域打造全球知名的平台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或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施高端制造业供给战略,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发展,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培育中心,培育引进占据产业链中高端环节的重点企业和核心项目,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以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和中国服务名城为目标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若干特色鲜明、业态高端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武汉一流服务品牌。

(二)打造创新技术示范高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凸显武汉创新资源综合优势,力争在具备基础优势的发展领域取得技术研究原创性突破和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搭建知识创新平台,发挥武汉科教资源比较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前沿研究,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融合互动攻克一批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核心关键技术制高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切实发挥武汉在技术创新领域的辐射引领带动功能,聚焦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前沿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技术转移链接,强化高效共享的开放式创新能力,拓展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建设全球研发网络重要节点城市,以三大國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省级开发区及各工业园区为依托,发挥“华创会”“光博会”“机博会”等品牌展会的载体作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平台。

(三)加强创新要素供给,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武汉应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富有竞争力的要素供给体系。实施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工程,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银行专营机构,运用“创投+担保+贷款”“政府推荐+担保+贷款”或“投贷联动”等多种模式促进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公司有效衔接,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在汉集聚发展。探索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中长期股权、债券投资,建设武汉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完善要素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等要素交易市场,为武汉创新要素发展和自由流动提供有力支撑。推进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加快领军型管理人才、高端型科技人才、新兴领域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需要体制机制改革做支撑,超前谋划、系统部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实施创新主体成长专项行动,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财政补贴等奖励补助政策,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武汉市科研院所实力优势,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完善和落实企业与科研院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实施聚商育商工程,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企业用工成本、物流成本、涉企收费等领域的政策体系创新。

(五)切实完善创新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规划为引导、以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为依托的创新生态环境,实现“创新—经济—创新”在有效循环下演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实施创新公共环境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创新所需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外,着力完善为武汉创新活动主体服务的如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实施创新社会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建立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和制度保障,倡导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实施创新政策环境提升工程,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力度,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实施创新生活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风景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创业园生活区和国际社区,吸引高端人才留汉。

[参考文献]

[1]  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学术月刊,2018,(3).

[2]  许甫林.从武汉实践看高质量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8,(13).

[3]  夏锦文,吴先满,吕永刚,李慧.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拐点”:内涵、态势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8,(5).

[4]  陈昌兵. 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5).

[5]  丁文珺,伍玥.新一线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探讨[J].开放导报,2018,(6).

[6]  师博,张冰瑶.新时代、新动能、新经济——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8,(5).

[7]  杜秦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向[J].宏观经济管理,2018,(6).

[8]  丁文珺.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必须厘清的几个关键问题[J].学习论坛,2019,(9).

[9]  张文,张念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7,(12).

[10]  李佐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领导科学论坛,2017,(18).

[责任编辑:朱苗苗]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