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与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0-04-21 07:51卢益中季乃军徐建欧童丽军姚旭东朱春海
关键词:肾动脉室间隔射血

卢益中,季乃军,蓝 翔,徐建欧,童丽军,姚旭东,朱春海

(1.浙江省青田县中医医院心内科,浙江 丽水 3239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心血管综合症,其发生、发展和预后与主要靶器官损害及损害程度密切相关,EH病理生理中极其重要的机制是血流动力学改变,直接涉及心血管本身和相关靶器官的重构[1]。本研究的切入点,立足于对EH患者进行血压监测的同时,采用超声及多普勒来测定其收缩期和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DD、I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右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nal artery blood resistive index,RRI)(LRRI、RRRI),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为寻找EH相关靶器官的早期损害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EH组

145例,男80例,女65例,年龄41~91岁,平均61.57±12.70岁,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EH患者,为非连续病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标准进行诊断。其中1级高血压30例,2级100例,3级15例。入选程序:初诊和未曾服用过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进行筛选入选;诊断不确定或不规则服用药物治疗患者,停用药物2周以上,重新依据血压水平评估入选;诊断明确和规律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直接入选。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者(无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不列入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其他原因所致肾功能不全者。

1.1.2 对照组

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89岁,平均62.28±13.05岁,均为健康检查中确认为非EH患者,其它排除标准参照EH组。

1.2 方法

(1)IVDD、IVSD、LVDD和LVEF测定:采用常规心脏超声及多普勒进行测定。

(2)LRRI、RRRI测定:采用3.5 MHz/2.5 MHz探头超声检查仪进行测定,分别以左右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LRRI、RRRI)作为观察指标。

1.3 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版本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多组间资料比较采用方差F检验,相关性判断采用r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EH患者与对照组间相关参数比较见表1。

2.2 1、2、3级EH患者各相关参数比较见表2。

2.3 相关性检验

IVDD、IVSD、LVEF与LRRI、RRRI相关性分析:IVDD与LRRI和RRRI呈显著正相关(r=0.551,P<0.01;r=0.511,P<0.01),IVSD与LRRI和RRRI呈显著正相关(r=0.792,P<0.01;r=0.769,P<0.01),LVEF与LRRI和RRRI呈显著负相关(r=-0.724,P<0.01;r=-0.711,P<0.01)。

3 讨 论

EH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损害已被深刻认识,长期的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致使心脏后负荷过重,引起室间隔、左心室肥厚并扩大,最终导致表现为以舒张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心力衰竭,即多数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2],正如本组EH患者与对照组间超声检查IVDD、IVSD和LVDD显著增加,但EH患者平均LVEF值为(60.92±8.61)%与对照组(65.38±6.27)%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1~3级EH患者IVDD、IVSD和LVDD值方差检验依次显著递增,LVEF值方差检验依次显著递减。

表1 EH患者与对照组间相关参数比较(±s)

表1 EH患者与对照组间相关参数比较(±s)

EH组(n=145) 对照组(n=40) t P年龄 61.57±12.70 62.28±13.05 0.311 >0.05 SBP 165.4±10.18 127.0±6.61 22.526 <0.01 DBP 96.33±10.34 75.95±8.22 11.495 <0.01 HR 68.87±6.83 68.75±6.97 0.097 >0.05 IVDD 11.40±1.08 10.65±0.86 4.059 <0.01 IVSD 14.12±1.20 13.48±0.91 3.189 <0.01 LVDD 50.63±3.12 49.73±2.44 1.702 <0.05 LVEF 60.92±8.61 65.38±6.27 3.054 >0.05 LRRI 0.639±0.030 0.620±0.021 3.862 <0.01 RRRI 0.637±0.030 0.622±0.020 2.902 <0.01

表2 1、2、3级EH患者各相关参数比较(±s)

表2 1、2、3级EH患者各相关参数比较(±s)

1级组(n=30) 2级组(n=100) 3级组(n=15) F P年龄 56.87±9.90 61.94±12.16 68.47±17.64 4.523 >0.05 SBP 151.8±5.59 166.6±5.07 184.4±5.19 205.785 <0.01 DBP 95.80±8.19 95.86±9.59 100.5±17.01 1.389 >0.05 HR 67.37±590 67.86±5.89 78.60±6.94 22.045 <0.01 IVDD 10.67±1.16 11.43±0.86 12.67±1.05 22.612 <0.01 IVSD 13.43±1.28 14.17±1.02 15.20±1.32 13.021 <0.01 LVDD 48.87±3.09 50.64±2.84 54.13±1.96 17.456 <0.01 LVEF 63.10±7.097 61.33±8.494 53.80±9.112 6.688 <0.01 LRRI 0.622±0.022 0.639±0.028 0.674±0.025 19.300 <0.01 RRRI 0.619±0.018 0.637±0.030 0.672±0.029 18.890 <0.01

余文华[3]认为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动脉血流的参数较多,测定RRI能间接反映肾脏动脉阻力信息、血流灌注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因而具有评价肾功能的作用[4]。本研究选用两侧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RI)作为观察指标,是基于上述理论,且其容易测定,重复性好。

本研究结果发现EH组左右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LRRI、RRRI)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1~3级EH组间呈现依次递增,而且IVDD、IVSD与LRRI和RRRI呈显著正相关,LVEF与LRRI、RRRI呈显著负相关。EH患者心功能受损常为HFmrEF和HFpEF,1~3级组间仍呈显著下降,这种变化与RRI相关。这提示EH患者心肾结构、功能往往同时受到损害,而且两者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EH诊疗上应注重心肾等靶器官早期损害的检测和保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动脉室间隔射血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肾动脉供血形式与DeBakey Ⅲ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肾萎缩的关系探讨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误诊分析
血压“飙升”或因肾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血压“飙升”竟是肾出了问题
更 正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