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乳晕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分析

2020-04-22 04:45郑敏相黄举鹏何锦辉谭玉婷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广东东莞523900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麦默通象限乳头

郑敏相,黄举鹏,何锦辉,谭玉婷,曾 芳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乳腺纤维瘤属于妇科高发肿瘤,25~35岁女性为高发群体,且以良性居多,主要诱发疾病的因素有饮食因素、雌激素分泌紊乱等,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为手术切除治疗,传统的手术切除术虽可将肿瘤取出,但术后美观性较差,双侧乳房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且较长的瘢痕也会使乳房美观度降低,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1-3]。本文旨在探究选用何种治疗方式可在保障患者美观的前提下将肿瘤有效剔除,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0~50岁,平均(37.01±2.88)岁。肿瘤类型:多发39例,单发61例。肿瘤直径1~3 cm,平均(2.30±0.33)cm。肿瘤与乳头距离:超过3 cm者为31例,未超过3 cm者为69例。肿瘤位置:乳头内上象限10例,乳头外下象限者19例,乳头内下象限者21例,乳头外上象限者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6.88±2.90)岁。肿瘤类型:多发40例,单发60例。肿瘤直径1~3 cm,平均(2.27±0.35)cm。肿瘤与乳头距离:超过3 cm者为32例,未超过3 cm者为68例。肿瘤位置:乳头内上象限11例,乳头外下象限者20例,乳头内下象限者22例,乳头外上象限者4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位置、肿瘤与乳头距离、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年龄以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研究;②年龄>18岁;③均为女性;④经B超、钼靶X线片等符合乳腺纤维瘤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5]:①重要脏器伴有严重功能障碍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③伴有其他恶性疾病或肿瘤为恶性者;④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⑤伴有认知功能或精神疾病障碍者。

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切除术治疗: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位体位,将患者患侧上肢向上举、向外伸至枕头后方,对患者行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口中心为患侧乳头,切口呈放射状。将皮下组织应用高频电刀切开,顺着乳管方向将皮肤、皮下组织进行分离至中留出。将病灶边缘呈放射状切开。将病灶周围组织以及病灶本身进行游离,游离后将病灶切除,切除完成后,通过电凝止血。将腺体、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依次缝合,再对切口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完成手术。

观察组:应用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做好手术区域的消毒措施,将手术铺巾铺开,结合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患者进行手术。对患者行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采用11G或8G的穿刺针,麻醉给药时调控好给药速度,应由浅至深的将药物注入至患者体内,至乳腺间隙后停止继续给药。再调整麦默通至Position 模式,应用 8G 旋切刀将患侧乳腺切开一个3 mm左右的切口。经超声引导,通过肿瘤深面将麦默通穿刺针插入,再调整麦默通模式为Sample 模式,于病灶部位对准,对病灶部位应用旋切刀多次切割。同时再配合真空泵抽吸操作。为了保障病灶能够被完整地切除,旋切病灶周围约1~2刀。最后应用无菌纱布对穿刺点进行包扎,并对局部进行压迫15 min。再应用弹力绷带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包扎应维持1 d,以防止术后淤血或血肿的发生。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长度等相关手术指标情况。对比术后并发症(乳房畸形、局部感染、皮肤瘙痒)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切口长度(mm)术中出血量(min)手术时间(min)切口愈合时间(d)瘢痕长度(mm)对照组10019.98±3.4410.66±2.8813.89±2.616.42±1.3619.59±4.44观察组1003.65±1.71①3.81±1.55①8.11±2.05①2.84±0.77①3.09±0.59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组别例数乳房畸形局部感染皮肤瘙痒总发生(%)对照组1003(3.00)6(6.00)8(8.00)17(17.00)观察组1000(0.00)0(0.00)2(2.00)2(2.0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在乳腺疾病中,乳腺纤维瘤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患病特点为单侧患病、直径不超过3 cm、单反、良性。患病后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患者自己查体或体检时发现,查体为乳房内有肿块出现,如患者伴有乳腺增生,则在月经前有乳房胀痛感出现[6-8]。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传统的直接切除术,虽可将肿瘤剔除,但不利于胸部美观,且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易出现皮肤瘙痒、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并易导致乳房畸形发生[9]。本文旨在探究治疗过程中的美观性、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表明,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该疾病效果显著。究其原因,该治疗方式相比于传统切除治疗方案的优势主要为以下几点:①传统手术只能发现直径较大的肿瘤,为了使病灶得以有效清除,需通过将切除范围扩大提高切除准确率,导致患者机体受损程度达,术中出血量增加。而观察组治疗方案可在放射线诊断的辅助下进行操作,通过穿刺针进行肿瘤定位,对微小肿瘤以及深部病灶的定位准确性显著提高,进而使病灶准确切除率得以提高,降低了损伤机体的程度;②观察组治疗方案手术切口较小,术后不需要缝合切口,术后瘢痕长度短,更符合患者对美观的需求;③手术进行穿刺时,采用空心穿刺针进行穿刺,使肿瘤脱落概率显著降低;④高精确度的手术,可大量、广泛地进行术中病灶标本采集,使病理学检测的假阴性率显著降低,为患者的预后做出保障;⑤手术操作简单、耗时短,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12]。

综上所述,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麦默通象限乳头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对乳房活检及肿瘤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分析
乳腺加压弹力绷带与自粘弹力绷带在乳腺病灶麦默通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