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画内心最美的波澜

2020-04-24 00:22牟维和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戏保尔内心

牟维和

名家引路

人最寶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心得

这是主人公保尔的一段内心独白。这段独白将保尔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被广为传诵,更被无数人当作座右铭,激励着他们去拼搏,去奋斗。因为有了这段独白,保尔正直、坚强的形象更加璀璨夺目。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鲁迅《社戏》

阅读心得

“跳下船”“拔前篙”“拔后篙”“坐在舱中”“聚在船尾”,这是写开船前的准备;接下来写开船,“点”“磕”“退”“上前”“出了桥”,一个个动作、一个个细节尽收眼底。开船前和开船时的动作,表现出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驾船技术的娴熟和干脆利落;反映出他们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与前文心情的失望、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折射出“我”此时舒适、畅快的心情。

此后我是那么的惧怕黑夜,我眼前出现了自己站在村口路上的情景,降临的夜色犹如洪水滚滚而来,将我的眼睛吞没了,也就吞没了一切。很长一段时间,我躺在黑暗的床上不敢入睡,四周的寂静使我的恐惧无限扩张。我一次次和睡眠搏斗,它强有力的手使劲要把我拉进去,我拼命抵抗。我害怕像陌生男人那样,一旦睡着了就永远不再醒来。可是最后我总是疲惫不堪,无可奈何地掉入了睡眠的宁静之中。当我翌日清晨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活着,看着阳光从门缝里照射进来,我的喜悦使我激动无比,我获得了拯救。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阅读心得

作者写犹如洪水的夜色,写令人恐惧的寂静,衬托的正是内心的“害怕”与“紧张”。又用“从门缝里照射进来”的阳光,形象地折射出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写作借鉴

人的心理空间是无限大的,心理活动最为复杂。我们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这幅图景时,应该把它丰富的内容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描写时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多波折,让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沿着一条自然轨迹来延伸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心湖上的层层涟漪描绘得形象生动。

1.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认为、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语句来表达。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人物的内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内心独白。这种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来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3.用幻觉巧妙地折射人物的心灵。幻觉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而又新颖的表现方式,它通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的生活现象的形象表现。

4.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一个人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他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中表现出来,语言、行动是人物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5.用环境描写自然地折射人物内心的感受。恰当的环境描写既能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作文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猜你喜欢
社戏保尔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奈保尔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金鱼接过了糖果的爱
两个关键人物对奈保尔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