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拓展与创新研究

2020-05-03 13:48张颖
青年与社会 2020年9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党员

张颖

摘 要: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要从品牌化和项目化两方面,拓展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途径,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升个人党性修养的平台,提高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成效,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高校;党员;志愿服务

随着志愿服务在高校的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高校志愿者队伍,激发服务热情,推进工作机制的拓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志愿者的中坚力量——党员志愿者,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所谓党员志愿服务,是指身份必须是党员,志愿服务的组织和领导必须是党支部、党总支或党委所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的开展要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有方向,有途径,有效果的开展。

一、高校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1)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社会做出了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生活得到了丰富的体验,扩大了自己生活圈,学习了新的知识,增强个人自信心,并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2)对社会而言。志愿服务是爱心的传递,是文明的散播。志愿者在把关爱带给社会的同时,更建立了社交和相互帮助,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增加社会和谐度,这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3)对服务对象而言。不论是接受服务的个体还是组织,都获得了人力资源上的补充以及人性化的服务,使服务对象受益最大化。

(二)高校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存在的价值

开展高校党员志愿服务的意义不仅具备常规志愿服务所具有的意义,如:体现公民的责任意识,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等,而且还具备对党员自身的重要意义。

就志愿服务和党员作用的契合点而言,注重“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高校党员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在高校的精神引领和创先争优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先行、先导和先锋”优势,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以及志愿服务热情和奉献精神通过坚持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传递爱心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开展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是党员再受教育的良好途径。志愿服务的开展不仅需要较好的专业技能,对个人的表达、交往能力以及当地文化、礼仪知识也有相应的要求,促使党员志愿者自学或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素养。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使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得到充分展现,为社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高校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校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现状

发达国家的志愿者站国家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大多数能达到 30%,有些国家能够高达60%,美国可以达到56%,欧洲平均达到 35%。然而我国在2019年,志愿者所占总人口比重为16%,其中党员志愿者所在比例也不够突出。各地区志愿者人数差别较大,一二线城市远远高于中小城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拥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和人员的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1)教职工党员志愿服务现状

高校党员中除了一大部分是学生党员外,教职工中党员所在比例也高达50%以上,然而在涉及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时在教职工方面提及较少。

教工党员在思想上较为先进,但志愿服务的开展相对缺乏,尽管高校的志愿服务平台中每个党员甚至是每个教职工都名列在册,然而实际情况确实报名者多参与者少,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基本上为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主动参与的情况较少。其次,教工党员在专业能力方面较强,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专业优势发挥较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平台对接,紧靠党员所在支部开展联系,接触面过窄,难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第三,对志愿者的服务保障和经费支持不足,地方高校的其中一个职能为服务社会,这就包含志愿服务,高校党委欠缺对党员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支持,没有固定的部门对此负责,紧靠各二级学院或者部门自主进行,没有经费和权益的支持,缺乏服务项目资源开拓,导致教工党员参与度低。

(2)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状

较之国外高校,志愿服务的领域不仅在校内进行,还走向社会,深人社会各个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保护妇女等领域,而国内高校受制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容基本上还局限于“暑期三下乡”、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走进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等低层次上。

调查发现,有94.8%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35.7%认为志愿服务“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此外,在组织活动前期策划中,也缺乏一定的长远目标,为了活动而开展,遇到“重大节日”扎堆开展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形式化,而且重复化,这就要求学校亟需向外拓展志愿服务领域。

学生党员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方面的意愿强烈,但在开展志愿服务方面的能力、水平、范围上均受较大限制。学生党员大多数以支部为单位开展服务,支部的组织和引导受支部书记的能力影响,主观的限制了学生党员开展服务。与教工党员面临的现状一样,学生党员在保障和支持方面更加欠缺。

(二)高校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的问题分析

(1)高校缺乏科学的体制

当前大多数高校党志愿服务形式为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学校层面发布开展志愿服务的要求,各二级党委根据要求自行组织安排,活动开展结束后上报开展成效。

服务项目被动参与。志愿服务分散在各个基层单位,在对志愿服务开展范围和服务对象的接触方面,紧靠党员所在支部自主决定,范围小,内容空,效果差,没有一个科学的体制促进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信息公开程度低。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单方面进行信息的公开,即仅发布通知要求党员主动参与,而对接受服务的输出接口并未提及有哪些,高校普遍认为开展志愿服务是基层的事情,导致信息的双向通道不通畅,信息公开程度不够透明。

宣传和反馈较差。高校针对党员志愿服务宣传范围较小,学校一般会采取筛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较好的单位对其进行校内的宣传,其他的在进行过后并未得到相应的反馈。

(2)缺乏经费和激励机制

高校没有依法募集支持志愿服务资金的部门,导致志愿服务的开展停留在打扫卫生、敬老院与老人谈心等不产生费用的服务项目上,这类项目的开展不能激发人的服务意识,也无法获得参与志愿服务应带给志愿者本身的获得感与满足感。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不是说获得物质上的报酬,而是通过服务够转化的物质力量,从而间接的帮助更多人。

(3)志愿服务没有连续性

志愿服务应是长期开展的,当前模式下的高校党员志愿服务并未发挥积极参与的作用,而是到了特定的时间才开展,比如每年3月份的学雷锋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号召党员自主发动志愿服务项目,此时间段过去之后,服务项目不再进行,这违背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4)与社会需求缺乏有效对接

志愿服务应是直接面对群众的服务,必须切合实际需求开展才有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多表现为主观性志愿服务,根据自己现有能力进行服务的提供,并非根据群众的需要,导致志愿服务出现表演式、任务式的现象。高校在号召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项目时仅仅是号召,并未提供亟需高校这个群体能够发挥优势的服务对象,使得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不能得到有效链接。

(5)主观意识受客观因素制约

部分党员或领导把高校的特色服务工作与志愿服务相混淆,主观的认为进行过没有回报的工作即使开展了志愿服务。但实际上是对工作的包装、宣传。志愿服务是一个受价值观导向的活动,是主观意识指导下的長期行为,并不受客观因素制约。高校校园内的一些志愿活动,比如在人流高峰期组织教职工开展私家车送毕业生去车站活动也计入了教工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这其实属于毕业季的特色工作项目,并非志愿服务。

三、创新高校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开拓途径

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经历了由粗放到精细、由广泛化服务到项目化运作的过程,项目化运作逐渐成为许多志愿者组织选择的一种有效活动形式。而且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志愿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服务组组和个人不仅要有火一般的热情,还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要讲究高效能低成本完成肩负的事业。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明确提出志愿服务专业化的要求,以“志愿+专业”的模式,实现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化,追求志愿服务高端化、高效化。

(一)志愿服务品牌化

品牌化在志愿服务中体现了该服务所具有的较强的能力,本质是有差别,使该服务与众不同。打造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需要满足持续性、有效性、针对性这些基本要素。高校党员开拓志愿服务项目时有用人力这一优势资源,该群体有相对充足的自主时间,在思想上有较高的觉悟,在能力上有专业的优势,具备打造品牌的基础条件。

(二)志愿服务项目化

根据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教职工的专业优势和岗位特点,把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党性修养、主动联系群众、展示高校技术服务水平和传播志愿精神的途径。志愿服务项目化应主动对接地方社会群众需求,把志愿服务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努力达到融合个体的力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优化生活环境,帮助脱贫攻坚等各类工作。

(1)社区性服务项目

社区发展和社区组织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正在国内逐渐被得到认同,社区正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在解决环境保护、社会问题上慢慢凸显出特有的价值,社区居民的广泛动员和参与也在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接通社区性服务项目,给高校志愿服务打开一条通道。社区性服务项目多涉及帮扶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的项目,随着群众的需求多样化,还出现富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比如相亲、环保、健康等新潮的志愿服务类型。

(2)专项性服务项目

专项性志愿服务项目是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的开展。该类服务项目需要有完善的上层设计,有相应的工作指导和资金支持。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受特定时间、事件的影响,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例如在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国各地组建医疗卫生服务团队奔赴湖北进行支援。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员优势,主动联系地方政府成立专项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专业性服务项目

高校党员不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党员,应二者有效结合,共同开展专业性的服务项目。把专业性融入志愿服务项目是体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更贴近服务对象的内在需求。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围绕高校的各个专业在对应的医疗、法律、教育、环保、文体、制造等等方面,组建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专业特长。

(4)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

广义上志愿服务都是公益性的,因为志愿服务的精神本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在狭义上,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涉及在医疗、教育、文化等类型上所有人均可参与的没有条件限制的服务项目。高校党员的一大部分为学生党员,该类群体的特征是人数众多,可以大面积参与到基础行业开展志愿服务,例如交管部门、医疗行业等。这类服务对象的特点是人员流动大、人员分散、服务时间长、培训时间短。

四、结语

以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服务地方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党员这一先进群体为先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从而有效带动高校全体人员参与志愿服务。这是提升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另一途径,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平台。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党员,提升党员素质,检验党员达标的现实战场,能够真正落实党员践行“两学一做”。

参考文献

[1] 周飞燕.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J].企业党建,2016(08).

[2]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一一兼论“十三五”规划与志愿服务新常态[J]. 青年探索,2016(03).

[3] 于景花.我国志愿服务体制建设运行的探索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36).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高校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