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魅力

2020-05-03 16:10何雅嫣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线条

摘要:线条作为绘画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工笔画创作中一直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传统艺术逐渐复兴的今天,很多画家却开始出现了盲目追求色彩、肌理的创新,忽视线条作用的情况,而这也对中国工笔画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为此,本文就线条在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多角度出发,对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艺术性表现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线条在工笔人物中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化:工笔人物:线条

在中国画中,对于线条的运用通常也被称为用笔,其不仅是绘画者依据自然物象进行造型描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绘画者通过画作表达情感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传统工笔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面对工笔画中线条作用不受重视的现状,对于工笔人物中线条魅力的探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线条在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的作用

1.描绘造型

在传统工笔画中,由于人物造型的描绘在细节上要求十分严格,无论是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还是衣服纹路、所处环境,都需要通过对主观虚拟性线条的细致运用来进行表现,一旦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等方面出现了偏差,那么工笔人物的神态、动态、气质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对于注重神韵的工笔画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例如在对人物嘴角进行描绘时,线条的运用与人物嘴角曲线直接相关,而嘴角曲线的变化,则意味着人物神态的改变,如果不能够准确把握好嘴角线条方向,自然也就很容易出现人物神态描绘不准确的情况[1]。

2.传递情感

在数千年来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国画一直都具有着重意而不重形的特点,虽然与其他类型画相比,工笔画要显得更为细腻,但其本质仍然是写意的,而工笔画对于线条的运用,自然也都蕴藏着类似于书法的意趣,这类用笔技巧不仅关系着工笔人物画整体意韵的表达,同时也与绘画者自身情感状态直接相关,画作者创作时的任何情感变化,都可以通过对工笔人物画整体意境与线条变化的分析来得到体现。由此可见,工笔人物画需要通过对线条的勾勒来完成情感传递,如线条的转折、穿插、组合、平行,实际上都是绘画者心声的流露,如果将线条运用与画作意境塑造分割开来,那么工笔人物画的意境与情感内涵也会因此而出现缺失。

3.凸显美感

线条作为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造型手段,其本身不仅潜藏着绘画者自身的情感内涵,同时也具有比较独特的美感,而在绘画过程中对线条的勾勒,则正是绘画者向观赏者传递美感的一种方式。例如在一幅完整的工笔人物画中,人物四肢、头部、眉眼等各处的用笔都存在着细微的变化,无论是下笔的轻重缓急还是线条本身的刚柔、强弱,都有其自身规律所在,如果观赏者在观察画作时能够准确捕捉到这种规律,那么自然有讲究能够准确感受到线条的节奏感与韵律之美。

二、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艺术性表现

1.线条的质感魅力

在工笔画中,线条的运用往往与描绘的物象相關,在描绘不同物象时,所需要采取的用笔理念与技巧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描绘花瓣时,需要用铁线描来进行线条的勾勒,而这种同笔理念实际上就是对物象质感的准确把握。从目前来看,中国画中的彩墨画、水墨画等对于线条虽然都并不是重视,但要在利用工笔画来塑造出人物造型时,利用线条来体现物象质感仍然是工笔画的主流,例如现代工笔画中最为流行的“肌理制作”手法,就是画家为准确表现物象质感而逐渐摸索出的用笔方法,而在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通过对人物造型线条的调整,自然也就能够将人物身体、面庞、衣物、头发、装饰品的质感魅力凸显出来[2]。

2.线条的韵律魅力

在工笔人物画中,如果忽视画作中的色彩运用就可以发现,人物造型的线条虽然并不一定工整,但其在粗细、曲直、力度、虚实等方面的变化却往往具有着比较明显的规律,而通过对这种线条变化规律的总结与感悟,则能够清晰感受到线条所具备的独特韵律魅力。例如在唐代吴道子所作的《天王送子图》中,由于画作中的人物造型属于人们想象中的神仙,因此吴道子为了体现人物造型及画作整体的仙意,就在运用十分飘逸的线条对天王进行了勾勒,而这种飘逸、灵动的线条变化节奏,则正是工笔人物画中线条的韵律魅力所在。

3.线条的变化魅力

相比于西方画,中国的工笔人物画虽然在色彩变化上相对欠缺,但其线条的变化却显得十分灵活,而通过对不同线条变化的对比,则能够感受到工笔人物画的变化魅力。例如在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在进行人物画创作时,对于画作光感与立体感的呈现就十分重视,在画作中场景的受光面,人物及其他物象的线条都会比较细,有时甚至还会运用到虚线,而在描绘背光面的物象与人物造型时,则会采用浓粗的线条,这部件凸显了画作的空间感,同时也让人物线条呈现出了明显的阴阳变化,这种线条上的阴阳向背同样是对工笔人物画线条魅力的体现[3]。

三、结论

总而言之,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中十分具有特点的一类画作,其对于线条的运用是十分细腻、灵活且严谨的,虽然中国化重意的艺术创作理念使画作线条看上去往往比较随意,但如果能够从线条虚实对比、变化节奏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够准确感受到其在线条运用上所体现出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贾飞,崔龄月,浅析工笔人物画中多样性的线型语言[J].艺术教育,2019 (05):119-120.

[2]周思,刘坚,线条表现在中国画工笔人物表现中的神奇魅力[J].大众文艺,2018 (16):110.

[3]贺平,论中国画的“线”[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 (06): 92-93+102.

作者简介:何雅嫣(1991. 05-)女,汉族,湖北黄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笔人物画。

猜你喜欢
中国化线条
空中翱翔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精致线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线条历险记
线条国趣事
2015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