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走心”术

2020-05-06 09:20朱静
家长·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走心家庭教育家长

朱静

摘要: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孩子的成长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围绕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对真实个案《单亲家庭中的一个自卑捣蛋鬼》的分析入手,从用“心”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用“心”真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心”鼓励,培养良好的自信精神;用“心”规划,培养良好的进取态度等多个方面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中的“走心”术。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走心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土壤。良好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走心”的家庭教育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注:“走心”在这里指“上心”“用心”)。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发展方向。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父母如果没有与时俱进,顽固地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去解释孩子,只会遭到强烈反抗。“走心”的家长会真心愿意去学习如何理解孩子,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正确、巩固自己的“权威”而固执己见。如果父母能够“走心”去同理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的孩子、接纳我们的孩子,就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如此一来,我们定能把孩子从各种迷茫、执拗、扯淡中带出来,让所有孩子都回归到正确轨道上健康成长,孩子的各种问题也就都不是问题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教育者,这是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大部分家长也都意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家庭教育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教育方式单一,父母角色出现“越位”;责任意识不强,父母角色出现“错位”;亲情变相缺失,孩子心理出现“扭曲”;盲目纵容溺爱,孩子定位走向“佛系”。面对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结合我2017-2018年指导的一个家庭教育个案《单亲家庭中的一个自卑捣蛋鬼》来谈谈家庭教育中的“走心”策略。

案例:小徐,14岁,父亲因病早亡,跟随母亲和姐姐背井离乡来到苏州。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母亲和姐姐对其寄予厚望的同时因为父亲的早亡两人心中有愧于小徐,因此,虽然希望小徐能出人头地,但却从未向其提出生活和学习上的要求。用小徐的一句话来说“妈妈让我读到哪是哪”,在学习上始终是班级倒数,拖拉作业、抄作业甚至找同学代写作业,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以前经常这样干,反正也考不上高中”;在生活中,他喜欢打篮球,时常会去一些公园的篮球场和社会青年一起打球,也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打出手,鼻青脸肿都是常事,他说:“这不叫打架,带了家伙才算打架,况且他们都打不到我的。”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很让人震惊,也很堪忧,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想法和行为,而且居然认为这些都是他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满是无所谓的态度,等他长大了,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后果不堪设想。在经过多方因素的分析后,建议家长从根源出发,运用“走心”策略,从源头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真正从思想、态度上纠正过来,使小徐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从行动上给予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树立自信心。

一、用“心”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交流的地方,良好的沟通是实施一切教育的关键。格拉西安说过:在交谈中,判断比雄辩更重要。父母角色出现“越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言堂”,不听孩子的想法,不问孩子的选择,更反对孩子的辩解。这样的交流无异于没有交流。只有真诚地用心聆听,真诚地接受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需要什么,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有些家长还总是打着“忙”的旗号,把一切孩子的问题都忽视了,当出现问题后又总是借口“孩子还小,等长大了自然就懂了”来回避种种问题,任其发展。小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正是因为缺乏和家人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才会误解母亲的意思,朝着自以为是的方向发展。只有用心沟通,孩子才能真正明白家人的良苦用心,家长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用“心”真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习惯源于规则意识。有些家长往往会由于某些原因对自己的孩子不讲原则,不论规矩地溺爱着。小徐母亲对小徐种种不良行为的漠视,其实就是一种无规则的溺爱。只有用“心”真爱,加强规则意识、底线意识的教育,才能改变母亲和姐姐对小徐家庭教育的态度,才能纠正孩子“打架是自保”“学习无所谓”的意识和行为,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处的,但真爱更讲规则、讲原则、讲底线。

三、用“心”鼓励。培养良好的自信精神

人的行为举止往往取决于对自我的定位,对着镜子不断地大声肯定自我,时间长了就能潜移默化。同样的道理,小徐之所以对自己生活和学习都是“打架是正常的事”“反正考不上高中”这样的定位,正是他缺乏自信的表现。我曾利用小徐打架力气大的特点,在运动会中极力推荐他参加拔河比赛和铅球比赛,在成功夺冠后,小徐在班级中的状态和原来明显不一样了,在班级的事情上积极了很多。小徐家人也可以在家多多肯定小徐的见解、能力以及价值等,通过周围人的鼓励,来提升小徐的自我肯定,并逐步培养良好的自信精神。

四、用“心”规划,培养良好的进取态度

进取是改变现状的前提,进取作为学习和生活上的一种态度,不仅有利于改变现状,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目标的规划和进取态度的培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改变小徐对学习“无所谓”“反正考不上高中”“读到哪是哪”,对生活“打架是正常事”的态度,就可以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引导他加强目标规划。比如他想毕业了去当兵,但他说“当军官是不可能了”,就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未来是有些许期待的,那么家长大可以抓住这一点,好好地引导他纠正之前的错误想法,和他一起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具体而明确的规划,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进取精神。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东西,可是,孩子能否顺利向前,和家庭教育是否“走心”有着很大关系。家长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家庭教育就如同树木的土壤一样重要,树木有了肥沃的土地滋养,才会成长得更加繁茂!家长只有在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下,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技巧、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进行教育,才是“走心”的家庭教育,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孩子也只有在“走心”的家庭教育下,才能真正健康地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走心家庭教育家长
家长错了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从“听”音乐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