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高校团员青年教育管理中的多维应用研究

2020-05-09 10:24施少东
科教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柔性管理思政教育

施少东

摘 要 柔性管理是我国当前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模式,文章以高校共青团改革为立足点,结合柔性管理特点以及目前思政教育中存在问题,提出基于团组织视野的柔性管理应用思考。

关键词 柔性管理 思政教育 高校共青团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30

Abstract Flexible management is the mainstream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Youth League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refor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manag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thinking of flexibl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eague organization.

Keywords flexible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柔性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要求管理工作应以人的心理、行为规律为出发点。这种理念结合大学生团员青年的发展需求与特点,加强其在高校团员青年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从高校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方式来看,对团员青年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刚柔并济。各校在实施团员青年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也非常注重二者的结合,刚性管理规定了团员青年的活动准则,并且为日常活动提供导向。柔性管理是一种基于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采用非强制性方式,激发人内心潜在说服力的管理。区别传统的管理模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强调非强制性,尊重被管理对象的创新性,激发被管理对象的潜能,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力和影响的持久性。

在高校共青团的教育管理中,柔性管理实际上是构建以团员青年为主体的模式,采用思想引领、心理疏导、情感投入以及团干部的人格影响等途径,加强有效沟通和正向引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团员青年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传统的高校共青团教育管理模式相比,柔性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内驱力。柔性管理注重从问题的根源,即团员青年的内心想法来改变团员青年的观念从而影响行为,调动团员青年渴望成才的动力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促使团员青年从内心深处发生转变,利用情感的内驱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性。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对其产生影响,从而激发自发、自愿的行为,转变行为方式。

(2)强调系统性。以人为本的模式决定了学校各个方面工作都要站在团员青年的角度去思考,把团员青年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着重解决与团员青年利益相关的问题,让团员青年感受到尊重与关心,用情感的投入去吸引团员青年注意力,从而使管理更有针对性。

(3)强调个性化。每个团员青年的心理素质、社会经历、成长环境等都各有特点,因此很难达到“标准化”的效果。柔性管理更加关注团员青年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研究真正适合的教育管理模式,调动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将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这也很好的继承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基于柔性管理上述特点,使得共青团组织在数量庞大的团员青年思政教育中实施柔性管理有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

2 高校团员青年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从中央对群团组织改革的要求来看,一段时期以来共青团存在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在高校具体表现为:对团员青年思想引领没有占领制高点,在团员青年学习生活工作中没有扎下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团员青年。随着共青团改革深入推进,各项制度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问题,如过度依赖以往刚性管理的规章制度,用训导、长者思维等解决问题,忽略与团员青年平等沟通、尊重其个性特点。

2.1 制度过于刚性,缺乏生本理念

高校共青团的教育管理工作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去推动工作,过多地强调了组织和教师的权威性、等级性,习惯于安排团员青年参加团的活动和工作,把奖惩、组织制度当做对团员青年的主要教育管理方式,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动员,忽视了情感交流、协调沟通、个性需求。

不可否认,没有刚性的规章制度,高校共青团的教育管理会很难实施,工作都将散乱无章。但是过度依赖规章制度约束团员情况的“可为与不可为”对现代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显然过于简单,往往效果不佳;而且不利于团员青年的情感认同,也可能会导致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触发极端行为。通过引导、激发、激励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更能被团员青年所接受。

2.2 方法过于严厉,缺乏情感交流

为确保高校共青团的教育管理更加可控,各级团组织都会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出台很多细则、规定等补充性质的规章制度,将共青团教育管理细化为各项考核指标,把刚性规章制度变得越来越严越来越细。

共青团干部在扮演着“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执规必严”的“执法者”角色,忽略了团员青年内心的需要,干青之间也因此缺少了亲密感,甚至使干青关系处于紧张,甚至使一些团员青年产生逆反心理。期待用堵和压的方法来加强团员青年的纪律性,如果应用不当就会引起反作用。

2.3 模式过于呆板,缺乏灵活变通

一方面,刚性模式依靠的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凸显管理的权威,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呆板、缺乏活力;而现代社会就是强调创新,这就需要较为宽松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长期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老师们都会有一些妙招来应对呆板,但是这些妙招往往来源于经验总结,具有一定滞后性,面对当代团员青年,不少都会失灵。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调整原先的管理模式,用因时制宜的工作方法开展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政教育具有其内在规律,需要借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关系和资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浸润到团员青年思想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团员青年价值体系中。

共青团的主责主业是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柔性管理特征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特征、组织管理特征、工作方式特征高度契合;此外,也因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贴近团员青年、团干部年龄与团员青年接近,使得共青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实施柔性管理上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3 柔性管理在共青团教育管理的实现策略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群团改革的背景下,俨然给高校共青团组织改革注入了一剂催化剂,为柔性管理在高校共青团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机遇。

3.1 突出人本理念,发挥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力功能

树立“以团员青年为主体”的工作理念是推进柔性管理在工作中应用的前提。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工作实践中,真正走进团员青年、理解团员青年、尊重团员青年。

首先,高校共青团要在教育管理中尊重不同团员青年群体的个性化差异。思想引领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同特征的团员青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刀切”的灌输式教育,往往容易引起反感,要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帮助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实做深各类主题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把个人成长成才的小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把理论转化为团员青年易于接受的表述,切实做好转化文章,提升影响力。

其次,要激发自我教育管理。要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鼓励团员青年自主探索基层团组织的管理模式,鼓励制定本组织的管理制度,加强自主管理。校级团委要加强引导和培训,提升团干部的综合能力,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本组织的管理,通过让团员青年感受自身价值,提高自我认同,把基层的团组织管理工作转变为对团员青年具有发展性的激励途径,达到激励目的。

3.2 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发挥柔性管理的系统性教育管理功能

环境激励往往最具有持久性,在育人工作中地位不可替代,但是其效果难以在短期内看到的,最容易被忽视。

首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团工作的融合。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独特的风格,也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的显现。在团属阵地中,发挥团组织应有作用,充分发挥校风、校训、校史、校歌的文化育人功能,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切实提升团组织的在团员青年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其次,要抢占互联网新阵地。目前,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逐步融合,两者的边界正在消失。网络不仅提供便利的服务,也逐步充满了政治斗争,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当前面向团员青年,我们要建设好校园网络服务平台,打造成集思想引领、功能服务、班团建设、社交互动等为一体的大型网络平台,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

3.3 注重个体情感,发挥柔性管理个性化功能

高校共青团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发挥情感沟通的纽带作用,激发团员青年的情感凝聚,采用关心、爱护的方式,达到以情动人。

首先,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骨干队伍。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动员包括广大团员青年在内的更多力量完成中心任务的重要法宝。因此,建立一支让党放心、让师生满意的骨干队伍尤为重要。通过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的个人威信、魅力和亲和力,这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感染力、说服力的基本前提。

其次,要尊重团员青年个性发展。共青团培养人的工作要紧扣党的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分对象、方法、目标,既要实现广泛培养,又要体现重点培养。要深刻认识到团员青年具有不同的志向和需要,在工作设计中充分体现对个性差异的尊重。

本文为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成果(项目编号:Y201738705)

参考文献

[1] 张国祚.深刻把握“四个服务”的科学内涵[N/OL].光明日报,2017-06-30(11).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6/30/nw.D110000gmrb_20170630_3-11.htm

[2] 曹淼、赵晶等.“三个结合”推进高校思政工作[N/OL].人民网,2017-09-0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4/c40531-29513492.html

[3] 庄可.谈学校管理中的柔性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3(59).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柔性管理思政教育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