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生活数学 建构魅力课堂

2020-05-09 10:20王菊萍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情境

王菊萍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无限的。因此,教师要把生活和数学相结合,让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生;生活

数学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但数学如果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会让这个学科更有生机,更有魅力,如果想让学生将数学学习得更好,不是强制性灌输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体验,促进知识的探索,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化的知识与游戏、体验、经历相结合,构建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捕捉生活现象,巧用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不能根据课本死板的讲解,要架起生活和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乐趣。因此,教师应注重利用生活素材,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轻松地获取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获取新知的内驱力,鼓励学生有新鲜的创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布置调查作业:让学生回家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这些百分数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项作业布置后,学生一回到家就开始找,衣服的标签上纤维10%,羊毛50%,啤酒浓度是11%,白酒浓度是38%……通过这些课下调查,学生们了解到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知识,拉近了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数学,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利用生活情境,理解数学

生活中很多情境都是学习数学的帮手,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努力搭建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利用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乐趣,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深化记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置身其中,更好地理解数学,并应用于生活。

如在学习了《量长度》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运用长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妈妈买了一根绳子用它来晒衣服,但不确定这根绳子是否够长,让学生先量一量这段绳子有多长?在测量时和测量后应该怎么做?我们是不是还应该量一下挂衣服地方的长度?才能确定这根绳子是否够用?这样学生就带着数学问题在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将长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通过在生活中应用,补充了书本上的概念及原理,掌握了基础知识。通过这个活动,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学到了知识,还理解了长度的概念。

上述案例,小学数学不仅能够活学,还得学会活用,让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通过二者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深入生活实际,应用数学

目前数学是一种生活工具,我们终究会将它还原于生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应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抓住生活中的重点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体味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生活数学融入课堂,让课堂知识服务于生活,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中,先让学生说一下坐公交车的体验,学生肯定会说,前门上,后门下,教师应引导学生: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开始说:“一共上了多少人?一共下了多少人?车里还有多少人?”这样,就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知,不仅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情感,告诉他们不能挤,要排队上公交,前门上,后门下,先下后上不拥挤,这样就把单调的数学知识,变成了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如果上车就按照加法计算,下车就按照减法计算,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列出算式。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上述案例,通过将生活中的事情和数学相结合,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认识到数学在书本中和生活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靈活地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总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贴近生活,选择学生好理解、经历过、体验过的事情,用来补充教材,将教材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袁淑娣.基于生活化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9(2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情境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