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核心素养内涵

2020-05-11 05:36周砚钢胡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操专业知识素养

周砚钢 胡霄

摘  要 工业4.0的到来正在改变产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才需求也提出新的标准。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和特点,尝试从超前意识、立德树人、了解需求、专业知识、实操技能、教学能力、创建环境、评价体系、服务社会等九个方面,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核心素养内涵进行阐述,以满足时代发展、社会、行业和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 工业4.0;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8-0025-03

Connota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eachers in Era of Industry 4.0//ZHOU Yangang, HU Xiao

Abstract The arrival of Industry 4.0 not only changed the industrial form and peoples lifestyles, but also proposed new standards for

the demand for talents.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attempts to design from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eachers should have advanced awareness, the people of virtue,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teaching ability, create the environment, evaluation system, the service society in nine aspects such as teacher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key competencies, to meet the era development, society, industry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Key words industry 4.0;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eacher; key competencies

1 前言

以大數据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4.0正在深入影响各国和各领域未来的发展,欧美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各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业进行快速谋划和布属,特别对本国培养经济、科技高层次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高端前瞻布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正在不断提升,随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内涵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师资队伍核心素养的提升日得以重视。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等,已不能满足伴随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成长的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作为一门紧随信息科技发展,伴随新材料、新观念、新服务而成长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等亟待调整和更新,作为启发、引领、指导和培养新时代高校新生力量的主体,专业教师更应将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交叉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坚韧性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意识等核心素养及其内涵不断进行扩容,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行业、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2 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核心素养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紧随科技发展、信息进步、新能源与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将随时触及人们视觉所及的各种信息进行重组、合理化,并借用平面、数字等新媒介将其清晰、准确、快捷有效地形成视觉符号后,高效地传递给受众、服务于受众的专业,将及时性、综合性、跨界性、多学科、服务型等特性融于一身。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时代感、前瞻性,还要具备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操能力,以及跨行业协作、沟通等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作为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和实践中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感,充分了解学生和社会所需,能够运用自身整合跨界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夯实的实操能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快捷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将专业知识和经验传达给学生,并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评价的同时,给学生提出较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胜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实践。对此,本文认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超前意识  超前意识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根据当前信息、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变化规律,结合自身教学、专业理论及社会实践等,对该专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调研后作出的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它是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这就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熟识工业4.0时代发展的步伐和需要,把握国家政策及发展形势,提前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将其融入教学和实践领域,丰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全面认识专业发展动向和规律,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新目标,及时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确保专业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只有高瞻远瞩、知行合一、心中有序,视觉传达设计培养的学生才能主动占领世界发展先机和主导地位。

立德树人  良好的师德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是每个教师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时都要必备的根本素养。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身正示范。良好的师德不仅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重师德、不忘初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只有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拥有良好的授课、交流、讨论的氛围;只有倾心投入、耐心启发、专心引导,才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和孕育;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深受学生爱戴和尊重,教导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只有融传统文化、道德观、价值观于专业知识,才能把学生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面,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生命力。

了解需求  当今,成长于“互联网+”和信息媒介高速更迭環境下的大学生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体。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或接受海量专业与非专业的知识、经验、信息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可能已成为专家或行家。对此,高校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或进行课前调研、测试后,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应用、启发、引导为主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来讲,在授课前要较全面掌握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动向等,进而迅速调整授课内容,设计适合该年度、该班级学生的容易接受的授课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对此,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实训方法等不仅要及时更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态度和理念也要时时变化和改变。

专业知识  信息智能化环境下成长的视觉传达设计学生虽然了解并掌握了一些零散式、碎片化的专业知识,但是对系统性的设计创意、设计过程、服务对象、市场化推广等知识和经验不能全面掌握并运用。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教师不仅需要洞悉时代发展给专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也要知晓该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点形成于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点集合,更要注重相邻学科之间理论知识间的渗透、联系和融合,知古通今且逐渐形成系统化的专业理论和大教学观,进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将系统化的专业理论融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跟踪专业学术发展动态,时刻了解学科前沿最新信息和最新观念,把控专业教学发展动向。

实操技能  视觉传达设计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实操技能,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知识和指导。专业实操技能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多年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操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是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应用、实践完美结合的体现。专业实操技能的获得往往都是教师对行业准则的理解和把握,是每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任职前,在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实习过程中通过观察、自学、研究、实操等,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创意、实操转化成设计作品或经市场验证后,积攒锻炼出来的经验教训和亲身经历的体会和总结。这一专业历练过程不仅是日后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时培养出合格学生的制胜法宝之一,也是高校“双师”型教师所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学能力  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将立德树人素养、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情感及专业实践知识融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在教育教学和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授课方法、教学手段,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充分理解、实施、设计等方面的把控和操作。这也是每位教师转入自己的角色后,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融于课程,并能准确将其重点、难点、注意事项等以有条不紊、思路清晰、易于接受的语言等形式,有效输出并传达给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工业4.0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师的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只有不断被自身超前意识催化,被学生和时代需求激活,才能拥有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的驱动力。

创建环境  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不仅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实践的前提,也是促进知识技能有效传播的重要媒介,是保障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的重要空间。工业4.0时代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现代教学设备和设施,并能够灵活运用于教学前、中、后不同阶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和气氛。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将所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等融会贯通,运用相关软件、线上教学平台等数字资源,设计并制作易于学生接受、交流的课件、视频、虚拟场景等,供学生课前预习、查阅;授课时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实践氛围,借助现代技术分解言语难以解答的知识或复杂的实操过程;授课后需要进行线上辅导、作业答疑等,力求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评价体系  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较为客观而科学的评价尤显重要。评价方式和标准不仅要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实践、设计、研究、推广等方面主动倾注精力,也要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还要促进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设计、实操过程中出现的创新点、优势、机会和劣势等,从而对教学实施方案、授课内容、课程设置、课后辅导、实践与实操等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所以,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对设计知识与实操的理解和掌握,又要了解学生对设计的态度和学习的喜爱度;既要注重学生学习、实践的结果,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变化与进步;既要注意评价方式、方法、语言表述和多样化形式,又要重视科学启发引导,进而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要尽力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立足点。

服务意识  智能化时代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要为核心,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增强自身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和设计、实施等技能。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来讲,不仅要在课前为学生更好地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调研等无形服务,也要在课堂上就设计创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有时教师也会将自己的设计思维、理念、创意等融于学生的设计作品或方案之中。未来高校视觉传达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和竞争不是设计技能的高低,也不是设计资源的多少,而是教师自身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意识的强弱,以及教师核心素养的高低。

3 结论

综上,在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高度发展的工业4.0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应紧随时代脉搏,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及超前的专业意识,具有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和爱岗敬业的态度,了解学生、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促进相关学科相互交叉与融合的把控与协调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丰富的市场推广经验,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和夯实的教学调节能力,能够为教学、研究和实践创建良好氛围和环境,具有紧密联系实际,自我规划、设计、管理、协调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教师要能够以快捷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将专业知识和经验传达给学生,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设计作品、展演表现、市场推广等,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给予作品有的放矢的评价,给学生提出较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适应并促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需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改革,在“双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提供重点突出、焦点集中的教育实践目标,保障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全民族素养。

参考文献

[1]韩驰.高校教师核心素养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9(11):88-90.

[2]郑金洲,吕洪波.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J].人民教育,2016(11):58-61.

[3]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4]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本质追问与实践探析[J].教育研究,2017(07):14-20.

[5]周砚钢.工业4.0背景下基于服务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学刊,2019(11):164-166.

[6]张光陆.教师核心素养内涵与框架的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8(5):101-106.

[7]赵垣可.以育人为旨归的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17(5):92-96.

猜你喜欢
实操专业知识素养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