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2020-05-13 08:14沈利民李海生王艳飞朱荣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力工程伦理案例

沈利民 李海生 王艳飞 朱荣涛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工程决策与实践中的伦理冲突不断涌现。这种冲突凸显了技术人员工程伦理素质及其社会责任感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要改变此种局面,必须对其进行工程伦理相关知识教育。从人的发展来看,专业人员除了要谨守道德底线,还应掌握处理复杂实践问题和关系的思维与方法,在不同思维碰撞过程中学会不但要从专业或技术维度,还要从伦理维度去思考、决策和处理问题,并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职业精神,恪守职业伦理规范。这也促使高等工程院校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

一、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将培养工程师的相关理性精神确定为其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使得理论分析与实践理性有机地整合在工程教育中,这一开创性的转变将工程界和伦理学界通过新的交叉学科-工程伦理学结合起来。Li 等人采用过程驱动方法-德菲尔法,开展采用策略传递的工程伦理教育课堂教学。该方法在教学中所设计的可以确定适当的传递策略和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涉及了不同学科工程伦理教学的特殊需求。其认为可以将工程教授、实践工程师、工程毕业生、伦理学学者和教学设计有机结合,每一类学者发挥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果并促进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发展成为常规工程课程的一部分。Colby A等人探讨了美国7 所大学和工程学院的机械和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工程教育如何支持学生的伦理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优点和缺点。文中首先提出了工程学专业道德规范应作为学生在伦理素质和专业素养学习的目标,并且讨论了如何利用案例教学法研究来实现这些目标,最后提出了如何加强工程伦理学和职业责任感教学的建议。Alpay E 等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教学案例研究来解决由于学生对工程学的主观的,模棱两可以及哲学层面的理解所可能导致的工程伦理教学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大一的学生来负责提出与同龄人和学科领域相关的伦理教育活动,通过工程伦理学的简短介绍,学生基于所讨论的伦理和专业知识的通用框架进行任务准备,最终通过汇报会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设计任务的支持程度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和任务工作的体验,以此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教师的价值,并最终证明学生对自身学习经验的价值。Bielefeldt A R 等人对来自代表114 所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以及158 名教师就工程伦理教育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97%的老师认为自己在课程中向学生讲授工程伦理知识,但只有30%的受访者认为本课程的本科学生在技术和道德问题的社会影响方面接受过充分的教育,只有20%的人对他们的研究生课程有这种感觉。

现阶段,中国高校对于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发展可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肖平教授在2000 年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工程伦理教材并设立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这奠定了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基础并被认为是中国工程伦理教育诞生的标志。在2007 年,清华大学曹南燕教授在我国首届工程伦理学会议上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期望,并着重阐述了工程伦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实践性。杨育红等人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在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理工科在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整体认知程度较低,对工程伦理知识有一定的主观需求,存在女生比男生、研究生比本科生伦理敏感性强的特点。

二、动力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必要性

依据以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在目标定位、课程教学、教材编纂等方面并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让学生接受完整的、系统的工程伦理教育,是所有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以及研究生发展成为合格工程师的基础,同时也是驱动我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根本力量。国家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2018 年所发布的14 号文件要求,所有具有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质的高校,从2018 年开始必须将工程伦理课程列为必须课程。

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研究工程领域中能量转换、传输与利用技术及设备,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培养从事能源转换技术,热工设备,流体机械,洁净能源与新能源,动力机械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制造,以及该领域的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工程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从事动力工程研究范围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常面临易燃易爆、大型复杂综合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如何在工程实践中避免设计工程伦理问题的出现,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就尤为重要。

三、工程伦理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框架建设

完整、细致、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框架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前提。而整个课程体系框架涵盖内容较多,如教学大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其中教学大纲尤为重要。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开展具有动力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建设,有机结合通用工程伦理课程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调查发现,目前并没有具备动力工程专业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可以借鉴通用《工程伦理》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凸显动力工程专业特色。

动力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的建立,其核心主要包含三个内容:课程体系框架搭建、案例教学实施和课程辅助教学网站建立。围绕这三个核心,课程的建设路线如图1 所示。

图1 动力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框架

从图1 可以看出,整个课程建设以课程体系框架建立为首要任务,确定了课程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其建设内容主要为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案例课件的制作。课程辅助教学网站将有效整理线下教学资源,便于同学课后的线上学习以及课程资源可持续建设。其中友情链接主要利用网络资源,一方面利用学堂在线网络课程《工程伦理》,另一方面借鉴其他高校所设立的与动力工程专业相似的,如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等设立的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资源。

在教学形式上,鉴于目前没有针对动力工程专业的《工程伦理》教材,拟将通用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结构完整性原理》和《先进工程材料》等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前期讲解了工程伦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在后续的课程中将大部分的学时用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工程伦理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上,并且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以及其他专业进行辅助性探讨。

教学方法上,因为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不同,研究生教学应更加注重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尽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教学方法上拟采用案例研讨的措施。

2、案例教学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应用

动力工程专业由于专业的设置特性,应以典型案例所折射出来的工程伦理作为工程伦理的课程教育支撑。在整个工程伦理教学的体系中,一方面通用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另一方面专业技术类亦或是非技术类课程所穿插设置的工程伦理教学,案例教学都可以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工程伦理案例应具备如下的特色:时效性、专业性和典型性,因为是否具备这些特色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开展工程伦理教学的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工程实践背景,具备从事工程实践的经历,这样才能在相关的工程伦理教学中系统、全面地阐述工程实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工程建设的目标与环境的友好性、工程相关群体利益和工程师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为顺利且有效地开展工程伦理案例教学,首先应针对性建立具备动力工程专业特色的案例库功能概念模型以及课程资源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案例资料的整理、建设与开发。其次,应充分发挥教学团队教师各自不同的工程实践背景,集体研讨同一工程案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所涉及的工程伦理,随后进行教学案例的编辑、整理。此外,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不仅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也要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

3、实施具备动力工程专业特色的案例教学线上资源建设

拟建设动力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辅助教学网站,一方面可以让同学提前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等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同学在课后时间可以学习某些具体案例,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此外,教学网站可以用于案例教学素材的有效支撑平台,学生可以参照课上所学内容,尝试独立进行某一工程案例的工程伦理分析。

工程伦理课程主要讲授的安全、社会责任、环境友好等非技术性素养知识,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学生在设计、分析具体工程问题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将工程伦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非技术性素养水平,强化研究生职业道德培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动力工程伦理案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油液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能源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融合的开放性实验平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