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2020-05-13 14:14黄俊秀刘隼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

黄俊秀 刘隼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途径就是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载体,结合新进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等,创设互动课堂教学,包括创设情境、互动活动、问答交流、小组合作和互动评价等教学环节。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互动形式为基础,抓住情感交流契机,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人际交往;互动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为师生课堂互动提供了有利、便捷的条件,并使课堂形成了开放、和谐、多元的学习氛围,能促进良好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人际交往包括表达、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互动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良好的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动行为,有效保障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学生主动发展、满足心理需求和走向社会化的关键。

笔者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际教学为例,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互动情境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语言交流、活动开展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能够创造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课堂。

笔者在教授《田园处处景色美》时,以季节变化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切入点,以谈话交流的方式创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是春天。

【师】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生】春暖花开,小树长出绿油油的叶子,小草变绿了,能听到鸟叫声……

【师】这是电脑绘画社团班一位同学用画笔描绘的他眼中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说一说这位同学眼中的春天。

【师】是啊,这位同学眼里的春天是一幅田园景色。你们能给这幅画中的物体添加颜色形容词,再说一说这幅画吗?

【生】红色的太阳,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树林,彩色的花朵,黄色的蘑菇房……

【师】同学们的描绘,让这幅画增添了色彩,变的生机勃勃。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创设互动情境,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二、抓住情感交流契机

在整个课堂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交流。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和焦虑情绪,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实现师生之间的互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着重关注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力很强,但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于表达。教师此时应抓住引导的契机,对该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表扬。当该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时,他将收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教师的热情拥抱。这丰厚的回报是对这个孩子进步的肯定,也是对其他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的鼓励。

三、丰富有趣互动活动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結合,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激励和调整,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关注和兴趣。

笔者在四年级scratch创意编程《小小蜗牛跑得快》的教学中,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比赛引入,通过修改参数而改变游戏结局,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想玩吗?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

【师】在这场比赛游戏中谁赢了?谁输了?

【生】小猫赢了,蜗牛输了。

【师】想不想帮助小蜗牛,让它体验一次成功?怎样做小蜗牛才能赢?

【生】让蜗牛跑快一点,或者让小猫跑慢一点。

【师】老师有个秘密武器,就是在小猫和小蜗牛的脚本里,单击小猫,在脚本区就可以看到小猫的脚本,单击小蜗牛,就能看到小蜗牛的脚本。

【师】请仔细对比一下,他们的脚本有没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移动步数不同。

【师】你们会修改他们的参数吗?

【师】在调整指令中的数值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增加数值,蜗牛移动速度会变快。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师生通过活动互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互动问答促交流

教师的提问会直接影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师的提问越频繁,师生之间的交流越多,就越能加强课堂上的人际交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堂上开展由师生互动引发的人际交流。例如,笔者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第4课《插入图片美版面》时,运用此策略来开展师生之间的问题互动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上节课的“预防溺水 珍惜生命”电子板报,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属性。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

【生】开始操作,分工合作,发表看法,讨论问题,积极思考,在小组中展开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师】请同学们完成上述任务,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插入图片的方法是什么?

2.图片的环绕方式怎样修改?

3.多余的怎样裁剪?

4.图片的大小、位置怎样调整?

5.怎样设置图片背景透明?

【生】派代表回答以上五个问题。

教师通过有效的互动问题的创设,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力,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小组合作碰思维

小组合作是信息技术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式。根据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根据邻里关系安排座位,每个小组3~4人,为学习交流、讨论和互动提供条件。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者问题,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在小组内讨论,培养人际交流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授第4课《插入图片美版面》时采用了此策略。

【师】我们已经将图片插入到电子版报中,这张图片并没有想象中达到美化效果,还存在一些设置问题,怎样修改设置图片才能使版面更美观呢?

【生】小组内明确分工,主动思考,成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互相交流,然后开始动手操作。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为大家演示并讲解自己小组的做法?

【生】小组代表在教室电脑上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师】这个小组的做法非常正确,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第3小组讲解自己不同的做法,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通过安排学生任务来开展合作学习,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六、互动评价营氛围

互动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对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的价值判断。通过师生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能够营造寬松、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怯懦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对沟通和表达有信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秀出班级新公约》中拓展练习制作“科技节宣传海报”时,运用了此策略。

【师】同学们已经设计好学校科技节宣传海报,请小组代表为大家讲解一下自己小组的作品,指出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生】海报标题比较突出醒目,但是正文颜色比较亮,文字内容看不清楚。

【师】其他小组对这个作品的看法,有没有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

【生】文字的大小设置合理,颜色种类少,我们的文字颜色种类太多,显得杂乱。

【师】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总的来说都不错。小组之间如果多交流,将优点整合在一起,就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行为观点进行多元的、实时的评价,能够激起学生的动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总之,人际交往能力是信息素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互动课堂教学。在日常的互动课堂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学生自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娜.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张凤.深圳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动的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3]范晓林.基于学生人际互动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4]辛婷.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