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T法对合肥一中校园足球队员专项体能的影响

2020-05-13 14:14薛山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验研究

薛山

摘要:在合肥一中足球队的训练实践中发现,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我们设计并进行了分组科学实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精确测试,而后进行精确分析。分析发现,接受一段时间HIIT干预的实验组,全队足球队员专项体能状况显著优于进行持续耐力训练的对照组“龙”队。同时,结合有球技术开展训练,对于高中阶段校园足球的业余训练,尤其是体能训练,有着一定价值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HIIT;足球专项体能;实验研究

一、前言

2009年起,高中校园开始通过招收“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不同的途径,吸收接纳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足球运动员。高中阶段的足球比赛激烈程度和对抗性较之初中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在日常的足球训练中,不能只重视技术、战术训练,也要提升对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以适应足球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和对抗性。

鉴于此,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日常积累的训练经验,提出了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足球专项体能训练法。为了研究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对此进行了实验。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足球运动体能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于跨学科领域的交叉科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断推动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科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研究持续前行。尤其是近年来,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的训练监测有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测得更加精确翔实的数据。

高中阶段的足球运动员,其参与足球运动的能量供给类型更偏重于无氧代谢,为此,应当着重发展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足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奔跑不是线性的、持续的、匀速的,而是变向的、间歇的、变速的。因此,在评价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时,应当既要注意总跑动距离,还要注意其不同速度状态下的跑动距离。

三、相关概念界定

1.HIIT

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指在一定强度负荷条件下进行训练,持续一段时间以后,给予有监控指标条件下的休息,再重复进行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2.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试指标数据概念

跑动距离:球员在上场时间内在场上跑动距离之和。

有效跑动距离:球员在上场时间内速度大于4.00 m/s的跑动距离之和。

高速跑动距离:球员在上场时间内速度介于4.72 m/s与5.56 m/s之间的跑动距离之和。

冲刺跑动距离:球员在上场时间内速度大于等于5.56 m/s的跑动距离之和。

四、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研究目标

通過实验,测量并研究运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方法与运用“中等强度续性训练” 方法,在足球专项体能方面,给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带来的不同的综合影响。

2.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即对实验对象施加相应的锻炼措施和预设的训练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检测该方法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2)数据分析法

利用实验后测得的数据结果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得出数据分析结论。

3.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以合肥一中学生男子足球队3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龙”队,实验组“虎”队,每组各15人。

(2)实验持续时间

2019年4月中旬——2019年11月中旬。

(3)实验频率与具体时间安排

每周2次,在下午训练时间完成基本训练内容后进行,每次约30分钟。

(4)实验地点

合肥一中足球场。

(5)实验设计

①对照组“龙队”

训练方法:中等强度持续性训练法。训练目标:有氧耐力。负荷强度控制度:60%~80%。训练方法:无间歇持续性训练。训练形式:5000—10000米跑、越野跑等。

②实验组“虎队”

训练方法:HIIT体能练习。例如:队员从距离球门约40米的指定地点开始按照教练员事先划设的指定路线绕过标志桩,做全速带球冲刺并结合大力射门。完成射门后立即通过指定线路做15-20米加速跑,然后返回开始点,重新取球重复练习。持续时间4 min,两组轮换进行练习,控制每次练习间隔时间为4 min。

(6)实验数据测量与分析

①【实验前】测试分组

为了排除运动员的技术素养、战术素养等干扰因素,我们在分组时,摒弃了技术、战术的影响进行测试分组。具体测试方法:连续测试实验对象的30米冲刺跑的成绩,测试的间隔时间均为50秒。然后根据30次30米跑的平均成绩进行均质分组,所有名次为奇数的队员全部编为对照组,命名为“龙”队,所有名次为偶数的队员全部编为实验组,命名为“虎”队。

②【实验后】测得数据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精确测试,而后进行精确分析。我们采用高科技设备是“校园运动数据采集智能化设备” ,它以“球员智能穿戴设备”“装有内置芯片的足球”“球场周边精确数据采集点”进行测量,借助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IT技术手段,提供整场教学比赛的实时数据和赛后数据对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研究

1.两队队员比赛全队整体数据对比与分析

全队跑动距离、全队有效跑动距离、高速跑动距离作、全队冲刺跑动距离是一支球队整体体能状况最直接的重要指标。

从全队跑动距离层面来看,整场比赛,对照组“龙”队在替换了4名队员的前提下,全队跑动总距离为60112米;实验组“虎”队1名队员因伤退场,替补了1名队员,全队跑动距离为63791米,比对照组“龙”队多跑了3679米。仅计算10名场上队员,那么,实验组“虎”队的10名场上队员比对照组“龙”队的10名场上队员人均多跑动近368米,接近标准跑道的一圈。

从全队有效跑动距离层面来看,整场比赛,对照组“龙”队全队有效跑动总距离为5584米;实验组“虎”队全队有效跑动距离为6818米,比对照组“龙”队多跑了1234。实验组“虎”队的10名场上队员比对照组“龙”队的10名场上队员人均有效跑动距离多近123米,占人均多跑动距离368米的近三分之一。

上半场比赛,对照组“龙”队,全队高速跑动401米;实验组“虎”队,全队高速跑动469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下半场比赛,对照组“龙”队在替换了4名队员的前提下,全队高速跑动834米;实验组“虎”队替补了1名队员,全队高速跑动仅为766米。

2.两队队员比赛队员个人跑动数据对比分析

个人跑动距离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体能状况最直接的重要指标。通过整场比赛测试数据,我们观察到对照组“龙”队仅有1名队员的跑动距离达到了6000+(单位:米);而实验组“虎”队有7名队员的跑动距离达到了6000+(单位:米),这其中有4名队员的全场跑动距离达到了6600+(单位:米),更有2名队员的全场跑动距离达到了7000+(单位:米)。因此,就个人跑动距离这一体能指标而言,实验组的队员体能状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六、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接受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实验组,足球专项体能状况显著优于进行持续耐力训练的对照组。实践证明,这一训练方法既节约了训练时间,又提高了体能训练的效果。同时,我们可以“人球结合”地开展训练,这对于高中阶段校园足球的业余训练,尤其是体能训练,有着一定价值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水祎舟,黄竹杭,耿建华.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6778.

[2]邢颖,王静.体能训练对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分析[J].体育世界, 2009.8:8990.

[3]孟青.浅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J].青少年体育,2012(1):4546.

[4]吳秋林.体能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作用[J].九江师专学报,1997,15(6):4447.

[5]耿彪.足球运动专项体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2):3135.

[6]吴楠,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措施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5(29):5657.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猜你喜欢
实验研究
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振动力量训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校英语写作体验式教学法初探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高中英语习题分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