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模式的微绘本美术教学评价

2020-05-13 14:14张志良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评价

张志良

摘要:评价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在美术教学中巧妙运用智慧课堂与微绘本融合等形式进行美术评价,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美术潜在的价值,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智慧课堂;微绘本;评价

一、传统美术作业评价

传统美术作品以画得像与不像或其他专业高技法的标准对美术作品进行单一评价,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教师评出“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分数,或者加上星星进行作业评价,只会让学生关注这些评价的“语言”,却发现不了自己作业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有的学生在拿到作业本时,发现自己的分数比其他同学低,就不好意思拿出来;拿到高分的同学就会把自己的分给同桌或前后位的同学看。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微绘本美术作业“语言”内涵

在美术作业评价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创作时,通过手中画笔,用大膽的线条、夸张的颜色,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创意灵感得到激发。信息技术与微绘本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技能、技巧等方面得以提高。

如《彩墨游戏》这一课,可利用微绘本增强课堂趣味性,通过游戏互动、作品展示环节,围绕中心故事中徽州四个主题的造型,借景渲染作品,让学生探索尝试,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真正地爱上课堂。教师可把故事中美的一些东西,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出来,突出作品在生活中的美感。在美术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语言评价激励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体会应用在微绘本学习环境中,这样他们才有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可通过所掌握的知识直观经验,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把握、文化核心素养、课程学习等方面进行判断,做出符合美术学科特征的教学评价。

三、运用智慧课堂与评价融合激发学生兴趣

1.同伴互评

在整节美术教学中,评价贯穿始终。如在欣赏大师作品时,通过智慧课堂移动终端让学生进行同伴互评。如刘家芬执教的《会变的线条》一课中,在解决了重难点问题后,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线条所带来的美感,还学会了通过线条粗细、长短、疏密的变化组织画面。课堂中可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寻找线条的画面表现方式,有效解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互相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线条,看一看它们都变成了什么样子、藏到了哪里,让学生在微绘本故事中领会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会变的线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赏识评价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课堂使个性化评价成为可能。教育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使传统的经验式评价向数据化、标准化的评价转变,使教师能够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美术四大领域内容的喜好程度;通过学生在线绘画,教师可把握动态的作画过程;通过趣味性的引导,教师能在赏识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赏识评价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及同龄人作品,并讨论分析,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象知识能进行概括、提炼,感受美好,体验乐趣。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进行作品评价时,应淡化过多的专业术语,与信息化融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目光,体现学生的个性,用赏识的评价方式进行交流。运用平板的投影技术,让更多的学生作品精彩呈现在大屏幕上,引起共鸣。

3.借助智慧课堂评价

在美术作业评价中,利用智慧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功能。学生提交作品后,立即生成大数据报告,将原因准确呈现。大数据分析还能将学生的作业、习惯等零散信息收集整理起来,形成成长记录数据库。教师结合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即时评价,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中去。比如:李先红老师在人美版一年级下册《谁画的鱼最大》这课教学中运用智慧课堂中SMART白板的魔术擦功能,将贯穿整节课的小黑鱼藏在白板后。在评价环节,由学生用手在大屏幕里擦出背后的小黑鱼,给学生一种神秘感,从而调动了学生评价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美版五年级下册《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这课教学中,她更是运用了智慧课堂中的趣味拼图功能,将马蒂斯的代表作《戴帽的女人》制作成拼图,由学生在平板里拼出完整的作品,让学生第一时间在评价中感受大师作品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对了解马蒂斯这位大师的兴趣。

4.言语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需要教师用客观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学生的艺术素养。评语是常见的一种言语评价形式,老师会在学生作业后进行50个字符左右的文字点评,或附加一个星星、一个笑脸作为对学生的奖励。这种评价过于机械化,前几次使用学生存在新鲜感,但次数多了学生会出现比较心理,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出现消极情绪,久而久之,不交作业。对于学生创作的静态作品,教师在批阅时,可以提炼主题,让学生在每幅作品后进行简单的故事叙述。教师结合课本知识,从构图、色彩、内容等方面进行点评,体现过程性的乐趣,不仅使学生大胆自信、敢于展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5.师生合作评价

在每一个环节,教师都会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如起稿,定位置,勾线,上色等,甚至到最后的完善,边修改边点评,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但在指导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消极心理:一是与老师合作心情比较紧张;二是老师要求有时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利用智慧课堂绘画工具,录制微课,并形成动态的回放过程,让学生能反复观看。教师在录制微课的时候边画边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创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于信息技术,处理好微绘本作品内容及使用效率等问题,让微绘本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同时,与学生知识水平相吻合,使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高效融合,让智慧课堂的应用真正为课堂服务的同时,让美术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丰富。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评价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