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2020-05-14 02:05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文馆藏论文

方 波 任 勇

(1.蚌埠学院图书馆 安徽蚌埠 233030)

(2.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合肥 230036)

1 引言

馆藏质量控制,就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和目标,按照一定的制度、方式和方法,对所有馆藏资源建设进行规范处理以符合自身要求的过程。高质量馆藏是图书馆开展一切优质服务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对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包括实体资源和电子资源,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不仅包含馆藏资源的内容价值、馆藏结构、印刷质量和读者利用程度,还包括文献分编质量及馆藏数据质量等,因此,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优劣程度及合理程度如何,需要立体化全方位地去综合考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但是,图书馆界过去对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控制及其研究工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背景下,图书馆事业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1]。为了了解国内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本文对近十年(2008—2017年)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其研究重点,指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和现实馆藏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 近十年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2.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以Web of Science、Emerald、EBSCO、Google学术搜索等外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工具,采用检索策略TS=lib*and(collection or resource)and(“quality control”or“quality management”),对近十年(2008—2017年)来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经过去重、筛选、整理后得到有效论文195篇。用Excel等软件对这195篇论文分别就年发文量分布、发文期刊分布和关键词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并绘出有关计量图表。

2.2 数据结果及分析

2.2.1 年度发文量分布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它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各年度发文量统计,可以看出某一研究领域当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等诸多的活动特点和发展规律。近十年(2008—2017年)来,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见,近十年来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发文总量不多,只检索到195篇。年度发文量较均衡,除了2008年发文28篇较多、2009发文8篇较少以外,其他每年发文量约20篇左右,说明国外在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这一研究领域有关注,但关注度不高。

2.2.2 论文期刊分布

因发文量不多,只能对近十年来国外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载文≥3篇的期刊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

图1 近十年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论文分布图

图2 近十年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载文≥3篇的期刊分布图

从图2可见,国外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论文主要分布在ELECTRONIC LIBRARY、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和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等刊物上。十年来发文最多的ELECTRONIC LIBRARY,也只发表了12篇相关论文,其他刊物年均载文不到1篇,说明国外在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方面,发文不多,发文刊物分散,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Library Management(图书馆管理),是国外图书馆管理领域的代表性专业期刊,其目标人群是图书馆和信息职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学术人员。有人对2006—2011年Library Management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2],指出图书馆质量管理是研究主题之一,但未发现有论及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内容;秦奋等对2012—2016年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各9种专业期刊进行研究热点探索,发现信息行为与服务、信息计量分析、信息素养及信息系统等是研究的热点主题[3],未发现论及馆藏质量控制;柯平等对国外2016—2017年Library Trend、Journal of Documentation和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rch三种期刊中的学术性文章进行了归纳梳理,结果是信息素养、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为当时国外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4]。以上相连的三个时间段的外文期刊文献调研结果,从另一侧面佐证近十年来国外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文献不多,关注度不够。

2.2.3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相关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了解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有利于其他研究者精准选取研究方向或者相关资源。对近十年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相关且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进行有关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近十年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国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主要范围在:①对馆藏书目元数据的质量控制研究,包括对外部Web资源的整合,馆藏资源也可以提供外部搜索引擎检索等;②对编目数据的质量控制研究,尤其对现在批量MARC数据导入后的质量控制研究;③对馆藏资源数字化过程中图像信号的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研究;④对自建机构知识库和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相关质量控制研究;⑤对数字存储技术、标准、格式、安全性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研究;⑥对语义网和叙词表揭示馆藏内容的质量控制研究;⑦对馆藏音视频资料编目和揭示的质量控制研究;⑧对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控制研究。其中,国外比较注重对馆藏书目元数据、编目数据和音频视频资料编目的质量控制研究,从这三者关键词占高频关键词频次总量的51.8%就可见一斑。

3 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3.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以CNKI和超星发现系统作为检索工具,采用检索主题=(图书馆and馆藏and质量控制),对近十年(2008—2017年)有关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方面的文献进行检索,数据检索与统计处理日期为2018年9月17日。笔者借助Excel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经过去重、筛选、整理,最后得到有效文献181条,其中图书2种,期刊论文157篇,学位论文13篇,会议论文9篇。对这四类常见文献的统计分析,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因图书样本少,本文的主要统计分析对象是论文。通过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法,来考察与评价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领域研究现状。

3.2 数据结果及分析

3.2.1 论文年度分布

将近十年来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统计,并绘制成趋势曲线图如图3所示。

图3 近十年国内有关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文献分布图

从图3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方面的论文总量179篇,与国外同期研究论文总量195篇相差不多。发文总量较少,年均发文18篇,年分布较均衡,说明近十年来国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也不是很高,但有学者一直在关注着。

3.2.2 论文期刊分布

利用超星发现系统,对2008—2017年间收录的主题为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的论文进行期刊载文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近十年国内期刊有关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载文统计图

图4表明,国内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论文,发布分散,刊物众多,专业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载文比例较均匀,如发文量占8%以上的刊物有两个核心期刊(《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工作》)和两个普通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河南图书馆学刊》);发文量占4%以上的刊物有10余种,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数量基本对半;没有出现布拉德福定律[5]描述的核心区(载文量≥10 篇),有4种期刊处于相关区(5篇≤载文量≤10篇),其他期刊都是外围区(载文量≤5篇);这说明国内图书情报专业刊物对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都有关注,但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核心期刊群。

3.2.3 核心作者及机构分析

通过对某个领域的核心研究作者的成果进行研读和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和动态,同时也有利于研究人员更快地寻找合作者。超星发现系统的统计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国内在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领域,独著或以第一作者发文量较多的是尚新丽、郭晓瑞、苏景乃等,他们算是对馆藏质量控制研究专注度比较高的,但他们每人在近十年的有关发文量都只有两篇,也可以说,国内该时间段内在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领域几乎没有核心作者。因合作者及单位机构的相关发文量都在6篇以下,故国内在该时间段这一研究领域也未形成核心研究机构。

3.2.4 高频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相关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也有利于其他研究者精准选取研究方向和相关资源。对与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相关且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高频关键词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与馆藏质量控制最直接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图书采购、图书采访、文献资源建设、编目工作、书目数据以及书目数据库等。这些高频关键词是近十年馆藏质量控制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文献编目、书目检索质量控制研究。从文献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书目数据库建设以及编目人员的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研究。近十年来部分图书馆的编目业务外包,可能影响了馆藏数据质量,如论文“图书馆编目外包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陈新洁,2011)、“文献馆藏数据的质量控制”(邵友亮,2009)和“馆藏书目数据库MARC数据质量控制分析”(付清香、荣海平,2010)等。

(2)文献资源采访、采购方式及采访制度研究。主要热点为:①采访、采购方式与馆藏质量控制,如“PDCA循环管理模型在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张静等,2010)、“数字资源建设的三种模式与质量控制”(秦巧春,2011)、“Web2.0环境下图书采访质量控制模式研究”(吴玉,刘苏宁,2014)、“刍议图书采购招标的质量控制”(苏景乃,2011)、“中文图书采访标准的制定与采访质量控制研究”(蒋鸿标,2015)等论文,对图书招标采购、PDA采购、采访标准、建设模式及其与馆藏质量控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②采访对策,如“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控制对策研究”(周佳丽,2009)、“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对策研究”(李锦秋,2015)和“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控制实践研究”(李绍锋,2016)等论文,探讨了图书馆采访质量的控制对策。

(3)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标准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如郭晓瑞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6];邵仰东提出高校图书馆采编部门要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采编工作质量[7];冯建福探讨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方法,提出在文献的采访、分类、著录、保护及数据库建设等业务方面,都应有相关的工作标准[8]。

(4)馆藏质量控制对象研究。控制对象有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纸质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特色数据库等,如尚新丽(2009)分别对复合图书馆馆藏质量和数字馆藏质量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杨莹(2011)对“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5)馆藏评价(评估)研究。主要在馆藏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研究文献综述几个方面,如,蒋鸿标对我国图书馆纸本藏书评价理论研究进行了述评[9];尹秀波探讨了基于馆藏资源适用性的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价方法[10];崔倩对2001—2010年以来国内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作了研究述评[11];王寒冰[12]、庞弘燊等[13],对图书馆馆藏资源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肖丹等[14]对2000—2014年以来的国内馆藏评价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但国内在馆藏评价(评估)研究方面,理论研究不深入,实证研究欠缺;馆藏评价方法缺乏可操作性;还未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馆藏评价方法体系[11]。

(6)分析馆藏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如论文“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影响因素分析”(郭颖,关绍伟,2011)、“高校图书馆馆藏质量三大源头影响因素分析”(方波,吴晖,2013)等。

(7)高校图书馆成为热门研究主题,是因为高校图书馆是庞大的研究对象,且具有庞大的研究队伍。

(8)对核心出版社的图书与馆藏质量控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核心出版社书目收藏、测评等方面来控制馆藏质量,如王铁梅(2011)的“基于核心书目的馆藏测评案例分析”研究。

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它们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关联,都会与馆藏质量产生某种关联性。

3.2.5 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文献对于研究人员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根据CNKI和超星发现系统的有关统计,将与馆藏质量控制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降序排列,并对前10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评价》一书被引频次最高,这是国内较早关注馆藏质量方面的专著之一;高被引论著的出版或发布的年份都比较早,分布在2008—2011年,2012年后相关研究论文的被引率较低;高被引论文除1篇来自专业普通期刊外,其他都来自专业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内容与表3中高频关键词显示的研究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对高被引论著的统计,说明国内在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细致深入,有待更多更新的科研成果问世。

表3 馆藏质量控制领域高被引论著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国内外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发文量不高,关注点不同

通过以上相关统计可以看到,近十年来,国内外对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发文量都不高;在研究主题方面,国内外都比较关注编目数据和书目数据库的质量控制研究,但国外非常重视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存储技术及其标准、安全等方面的个案研究,而国内更多的在馆藏质量控制模式、控制方法和控制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

4.1.2 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存在理论研究深入性不够、实证研究欠缺等问题

分析发现,①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总体发文量不多,论著少,课题少,缺少实质性突破研究成果。说明该领域受到的关注度、重视程度不够。②十年间只有少数几个人发文两篇,绝大多数作者只发文一篇。该研究领域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合作研究的也不多;没有形成核心研究机构或团队。③理论研究深入性不够,总体上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存在研究范围不宽、研究内容雷同,大多是一般理论层面探讨等问题。④实证研究欠缺,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界至今还未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全面系统且切实可行的馆藏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体系。

4.2 加强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的几点建议

面对图书馆新的信息资源建设环境,就如何加强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控制研究提出几点建议:①以十九大报告有关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为指导,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以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为导向,高度重视和加强图书馆馆藏质量控制研究。②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它同时涉及到许多方面的人和事,因此,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控制研究应具有持续性、深入性和全面性。③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种类繁多,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于一体的馆藏质量如何控制?其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制定出科学规范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馆藏质量控制工作流程、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体系等,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和开展馆藏质量实际控制工作。④加强研究团队建设。2008—2017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表明,国内在该研究领域少有多产作者和核心团队机构。国内应在图书情报领域有关专家学者的带领下,组建有关主题的研究团队,形成研究合力和示范效应,并吸引众多志同道合的图书情报人员参与,共同推动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控制研究向前发展。⑤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馆藏质量控制研究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使馆藏质量控制研究具有国际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等时代特征。

猜你喜欢
发文馆藏论文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