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黄埔军校成立初期的传播和影响

2020-05-14 13:38孟砥
理论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治部黄埔军校军校

孟砥

黄埔军校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联合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建立的一所新型革命军校,于1924年成立,建校之初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办学期间经历了三迁校址五改校名,对我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称为中国近代四大军校。其中数黄埔军校的名气是最大的,它是一所对我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军校,先后为国共两党培养出众多军事人才,被称为“近代军事将帅的摇篮”,这些革命先驱为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胜利和抗战胜利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成功的,在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对军校成立前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一、黄埔军校建校之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广州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学生拥有许多参与政治活动、工农运动、革命战争的机会,有许多能够充分展示自已的信仰、才智、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场合,这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前来求学,因此良好的进步思想氛围不仅是促进革命成功的助推器,也是在为战乱时期中的青年指明方向,为军校的招生提供便利,这就成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军校传播的前提。

黄埔军校建立的宏观影响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有密切联系,这集中体现出黄埔军校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早在近代革命初期,陈独秀就深刻意识到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他将自己的思想同社会形势相结合,萌芽出对于国共两党交流的想法,并把他的思想写在1922年6月15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这也为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黄埔军校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除此之外,陈独秀还在自己创办、主持的进步刊物——《新青年》中刊登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的消息,也是因为有这样进步刊物的引导,才使得很多进步青年投身黄埔,真正体现了“要革命,到黄埔去”的革命热情。其中,黄埔军校一期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就是看了《新青年》,毅然决然地报名了黄埔军校。

中共中央为配合黄埔军校招生,在党内专门发通告,号召各地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青年积极报考黄埔军校,以备将来革命之需。这就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军校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张秋人等在黄埔军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毛泽东、刘少奇、张太雷、邓中夏、彭湃、鲁迅等都曾到军校讲学。没有陈独秀的推动,这些是无法顺利实现的。这也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军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

二、黄埔军校建校之初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

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初,建立了我党在军队中的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后来命名为“中共黄埔特别支部”,这个党支部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军校的领导机构,隶属于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培养和吸收共产党员,团结革命师生,成立之初叫“中共黄埔支部”,对军校内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有重要的作用。1924年底,中共黄埔党组织为了宣传党和马克思主义内容,团结广大同学共同革命,由第二期学生中的共产党人李芳工、周逸群等人倡议,成立了“火星社”,有100人左右的社员,除了共产党员外还吸收了一些赞同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学生。

相较于以前,在军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并未有真正的军队建立,所以马恩关于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只是处于理论层面,而黄埔军校是将它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结合了马恩思想中关于军队的建设。马恩思想关于军队建设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强调军队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恩格斯名句“枪不会自己动”便可以看出,他的意思是枪需要有坚强意念的人使用它,抱有勇敢和必胜的信念作为战争的胜利保证。〔1〕同时,马恩还指出,士兵的“士气比体力重要”,培养士兵崇高的精神理想,坚定的爱国主义热情,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那么怎么激发出士兵的斗争意识,就离不开政治教育,恩格斯强调:如果得不到崇高精神的熏陶,任何一支平民军队都不会有战斗力。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群众工作应该被重视,这对以后我党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恩在军队政治建设中认为要加强对民众的政治教育,做到“与人民接触”,这也是军校政治部成立后的工作重心。恩格斯强调:只要人民能奋起抵抗,就算是被围追堵截,情况岌岌可危,也能在大敌当前时化险为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民众政治教育,全面团结群众力量而增强军队战斗力的有力举措。这些思想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初得以在学生中广泛传播。

黄埔军校区别于旧式军校的特点,主要在于党代表与政治部的设立,军校最高领导机构由校总理、校长和党代表组成,党代表直接管理政治部,政治部就是党代表进行政治教育的佐理机关,专管一切政治工作,可见黄埔军校成立时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为达到总纲要求,军校成立之初有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课程,课程总设置量为18门,到1926年增加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内容,政治课程总数达到26门之多。《政治教育各科内容提要》曾对于每门课程的设置作出解释,说到我们为什么要讲授《社会主义》时,解释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这是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第一讲的内容。〔2〕孙先生是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社会现实,去深入剖析社会主义的内涵。可见,孙中山的思想中也是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存在。《社会进化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社会学科概论》课程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比较现存各事物之间差别和联系。《社会问题》是分析社会发生的问题,知道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找出矛盾点。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特别强调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一方面积极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他参照苏联红军经验,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重新部署政治部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制度,注重用革命思想和革命紀律教育学生,清除党内恶习,以各种形式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黄埔军校训令中曾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均可阅读”。〔3〕1925年10月27日,军校发布了《校党代表训令》,由政治部购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书籍供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伐军中广为传播,甚至达到了人手一册,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突出代表。〔4〕

猜你喜欢
政治部黄埔军校军校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参考资料
冀军校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
发挥政治部平台优势 凝聚最大合力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刘英杰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赣鄱将星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