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主动爱上识谱

2020-05-14 13:33李冬萍
教育界·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识谱创造体验

李冬萍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识谱训练和视唱教学,学生会觉得识谱学习枯燥无味,甚至失去兴趣。教师要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有趣地、愉悦地掌握音乐知识和识谱技能,获得愉悦的体验,增强学习识谱的兴趣和信心,积极主动地来学习,爱上识谱。

【关键词】低年级;识谱;趣味;效率;体验;创造

一、化枯燥为趣味,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以学生学习内容的兴趣为刺激,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热情,这个时期他们的音乐心理特点是以好玩、新鲜和有趣为出发点。在教学中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把相对理性和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 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充满趣味的、富有吸引力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体验中愉悦地学习。

1.在情境中感受体验,使教学内容趣味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是有限的,生活中形象再现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感知相对较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把识谱学习与情境化的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学习和创造音乐,把枯燥的识谱教学内容趣味化,让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生动、有趣,把学生引进学习的最佳境界。

比如在学习节奏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再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生活中的声音串联起来:“今天是周末,小明在家听着钟表发出的‘嘀嗒  嘀嗒|嘀嗒  嘀嗒|声,他觉得非常无聊,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来:‘咚咚  咚|咚咚  咚|。小明赶紧跑去开门,原来是邻居小昊来了。小昊手里拿着新买的火车玩具说:‘妈妈给我买的火车可有意思了,会发出声音,我们一起玩吧!小昊把火车放在地上,打开开关,火车响起了鸣笛声:‘呜——|呜——|。火车开动了:‘咔嚓  咔嚓|咔嚓  咔嚓|……火车越开越快:‘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太有意思了。”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加入打击乐器,模拟出各种声音和节奏,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节奏。

2.利用直观的教具辅助教学,使课堂愉悦化

低年级的孩子无論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为孩子们所喜爱。形象直观的教具,可以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音乐的学习体验更具主动性、愉悦性。如制作形象生动的头饰和卡片,开展帮助小动物寻找食物的游戏,结合音符与相对应的唱名进行教学。

3.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习热情化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学生通常是活泼好动的,在课堂上应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心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怀着愉悦、主动的情绪参与课堂的体验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里明确强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背景,老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1]现代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优化了音乐教育、教学过程,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形象、生动和具有吸引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1.利用希沃软件中的课堂活动进行游戏教学,巩固知识

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孩子都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学会投入参与,积极思考去解决问题,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并不断地巩固知识。在识谱教学中,利用希沃软件的课堂活动设计游戏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符和唱名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竞争游戏,让学生主动记住相应的音符和唱名,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2.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进行教学,增强趣味性

希沃软件学科工具中的键盘形象直观地再现了键盘的图像,触碰键盘上的音就像直接弹奏的效果一样,屏幕上还会显示音符名称、唱名、柯尔文手势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老师所弹奏的音,实现有效的音准训练。在课堂上还可以结合柯达伊手势进行练习,让学生边唱边做柯达伊手势,增强训练的趣味性。

3.利用现代流行元素进行模仿教学,活跃课堂

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我们的生活,比如抖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大江南北,孩子们对抖音也是非常熟悉和热衷的,搜集抖音app中有创意的、好玩的唱名教学资源,师生一起模仿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而且能巩固识谱知识。还可以利用当下流行的、学生喜爱的简单歌曲或歌曲片断进行识谱训练,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你笑起来真好看》《小苹果》等歌曲。

三、注重参与体验,树立自信心

金林萍老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路径》中指出:“体验是最高的目标,任何一堂课,它的教学目标都是音乐结构和课堂体验的某个特定方向,从任何一点来说,都是全面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2]音乐作为体验的艺术,学生只有通过自身参与活动,才能真正学习和领会音乐的内涵。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音乐活动是全身心共同参与,既动脑又动手,使全身心都体验、感受。在音乐识谱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地对节奏、单音、双音和简单歌曲识谱进行多维的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发展学生的识谱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与愉悦。

1.灵活运用体态律动,在参与中学习体验

体态律动是指人们通过不同类型的节奏、韵律和身体运动来表现音乐风格和表达内心共鸣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利用身体语言学习音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识谱教学的节奏训练中引导学生用体态律动来巩固和学习节奏,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内心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记忆。如用柯达伊手势或爬楼梯的方式唱音阶,通过手势带动对音高的感知能力,为演唱音准做好铺垫。

2.在体验中加入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指出,演奏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满足。在识谱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打击乐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节奏的变化,并通过亲身体验,更快速地掌握和巩固节奏。在识唱乐谱后,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曲子伴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深化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如在识唱《小星星》后,可以选择加入三角铁为曲子伴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识谱教学增加乐趣。

四、在活动中实践创造,培养表现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明确了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价值,在音乐教学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创造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创造的勇气,树立信心。

1.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创编

在课堂上,教师与學生交流面带微笑,与学生平等对话,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还可以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来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丰富联想,都能积极主动地来体验和参与创造活动。在创编节奏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或感兴趣的话题中用情境创编与节奏创编的形式相结合进行串联。学生在创编活动中不仅掌握了节奏,而且能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森林举办“最美声音”唱歌比赛了,小动物们都在竞相展示自己的歌喉呢,听小猫在唱歌呢:“喵-|喵-|(X-|X-|)。”小狗也来了:“汪  汪|汪汪  汪 |(X  X|XX  X|)。”小鸡闻讯赶来了:“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XX  XX|XX  XX|)……”让学生先学小动物叫,再念节奏,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节奏。

2.发挥想象,在创编活动中培养创造力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其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他们不断地发现和创新,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将学生平时交流的话语作为切入口,用唱歌的方式说话,进行双音或旋律创编,并要求学生能唱准这些双音或旋律,在创编活动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而且发挥了其自主探究和创造的能力。如:“你好!”可以创编成“5  3;5  1”;“你吃饭了吗?”可以创编成“5  4  3  2| 1  -  |;3  2  3  4| 5  -  |”。

五、结语

在小学低年级段的识谱教学中,趣味性非常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唤醒他们的学习情感,激发求知欲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以鼓励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我们关注的是要让他们树立信心,能自信、自然、大胆地表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在获得情感体验和审美探索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渗透,潜移默化地学,在愉悦中快乐地学,并能主动爱上识谱。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金林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路径[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识谱创造体验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微练习的开发与实践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问题探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轻松识谱,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