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家书屋在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2020-05-20 15:06刘明东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作用

刘明东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农家书屋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一般设立在基层农村地区,由各村文化管理人员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以满足周边群众文化的实际需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保障,文章主要对农家书屋在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家书屋;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作用

1 引言

在文化精准扶贫国家战略下,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内容,为实现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提供了支持。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中农家书屋的优势及作用,分析了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2 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中农家书屋的优势及作用

1)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农家书屋是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丰富的书籍是其中的关键资源,文化扶贫工作需要在利用书籍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展。农家书屋是国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关键,已在全国各个地区得到了大力建设,一般图书馆的藏书不能少于1500册,全国购置图书已达10多亿册。与农村地区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相比,农家数据具备一定的文化优势[1]。在国家文化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农家书屋需要将丰富的书籍、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明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农家书屋观念里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精准的文化帮扶,充分发挥出农家书屋的作用,使农民群众摆脱文化贫困。

2)为农民群众对外交流提供了支持。农家书屋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关键,属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内容,由城镇将各个农村进行了有效连接,为村庄提供了大量的文化支持。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出农家书屋的地理位置优势,建造农村文化阵地和教育窗口,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引导下,做好内部整合文化资源整合工作,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另外,农家书屋还在外部扮演者农村文化接口的角色,需要寻求社会各界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帮扶和资金支持,向农村地区输送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观念。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

与农村地区其他文化服务机构相比,农家书屋具备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成建制、经培训的管理人员,其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国家拨付了很多财政资金作为补贴。农家书屋属于全覆盖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文化服务。

3 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逐渐完善,出现了典型的农家书屋成功发展模式。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很多农家书屋成为“农家书库”,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各项图书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影响着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2]。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民群众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文化需求,但农家书屋建设和转型升级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重建设轻管理。农家书屋建设属于文化惠民工程,其具有公益性特点,现已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我国现已基本实现“农家书屋村村有”的目标。但是,随着农家书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农家书屋管理中遇到很多难题,很多地区会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任务,不注重后期管理和持续发展等问题,导致农家书屋成为一种形式,无法承担起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职责。

2)农家书屋缺少管理员。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家书屋普遍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管理人员普遍是村委会干部、离退休老教师,这些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未参加图书管理培训活动,服务意识比较薄弱,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只注重普通的借还,不注重农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繁忙、读者稀少的情况下会关闭书屋,无法确保书屋准时开放,这就会影响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很难发挥出农家书屋的作用。除此之外,农民群众长期忙于农务,在劳作结束后身心疲惫,且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法集中注意力阅讀书籍,导致农家书屋受冷落。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安排专业、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决贫困地区阅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3)书籍配置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的农家书屋书籍完全按照统一标准由政府部门进行采购,书籍类目呈现出规模化特点,未针对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效地调整书籍结构,无法满足地域差异性需求和农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很难实现农家书屋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分析发现,某地区农民群众对不同类型书籍需求所占比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医疗卫生、生活类约占29%,少儿类约占25%,文化类约占15%。但该地区农家书屋补充更新的图书中,医疗卫生、生活类约占8%,少儿类约占35%,文化类约占45%。由于该地区的读者群体呈现出老龄化特点,大家比较喜爱医疗卫生、生活类书籍,但政府部门补充的这类书籍只占一小部分,这就说明农家书屋的书籍供给无法实现和农民群众的有效衔接。

4 农家书屋在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中的发展策略

1)优化农家书屋建设。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精准识别和建设,以满足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各项需求。各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都可以在满足上级指导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等实际情况,明确农家书屋规模,优化各个网点的布局。同时,农家书屋需要识别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合理地调整图书结构、优化图书资源比例,还可以将农家书屋和村委会脱离,将其建设在人流量密集区域,精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3]。

2)提高管理员专业水平。农家书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各村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运营和管理遇到很大难题,这就需要开展专业的管理培训活动,使管理人员学习更多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农家书屋管理队伍。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解决管理员的福利待遇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奖励补贴制度,使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积极投入文化扶贫工作中。并且,农家书屋需要和公共图书馆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一家图书馆需要帮扶多家农家书屋,图书馆员对书屋工作人员进行教、帮、带,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合理地调整图书结构。现阶段,文化供给和农民群众真实需求错位问题日益严重,农家书屋需要合理地调整图书资源的构成比例,准确地对接农民群众的各项需求,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更新书屋中的书籍资源,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确保书屋文献资源的实用性、时效性,吸引农民群众的注意力,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树立以农民群众为主的理念,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提高信息服务效能和文化服务质量。同时,相关部门需要拓展农家书屋的功能,提供更多的图书服务,深入分析农家书屋在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优化方式,及时改善贫困地区的文化环境差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和建,涂新宇,张晗.我国农家书屋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对策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8(03):35-44.

[2]张宝文.农家书屋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10):37-38.

[3]王玉宝,袁小舒.文化扶贫背景下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晋图学刊,2018(05):39-43.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作用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