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评价模型

2020-05-21 12:36黄金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住宿一致性

黄金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 江苏 无锡 214153)

2019年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了路线图。随后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2019年高职将扩招100万人。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能否科学有效地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和业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是他们道德修养、文明素质最真实的表现。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个人良好习惯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生宿舍管理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保障,并用宿舍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来影响学生,将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利用宿舍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规范他们的行为,以此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格[1]。

学生宿舍具有人数多、流动性大、住宿集中等特点。调查发现,影响宿舍管理效率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存在定量指标(如配备的管理人员数量等)可以度量;有些因素不存在定量指标(如管理制度的执行、宿舍文化建设等),只能定性比较它们的强弱。如何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各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呢?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archy Process,简称AHP),它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对问题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再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对问题影响程度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2]。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分析问题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决策,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逐层比较影响学生宿舍管理效率的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求得模型结论,并检验比较结果的合理性,为最优管理模式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定量依据[3]。

一、模型的建立

(一)构建评价模型

S高校3个校区都有学生宿舍,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有的住宿条件好,有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得好,有的聘请的管理人员素质高。评价目标是比较这3种宿舍管理模式效率的高低。本文将评价过程分为目标、准则、方案三个层次,目标层是评价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优劣,准则层是影响学生宿舍管理效率的各种因素,方案层是不同的宿舍管理模式。根据大学生宿舍管理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1],把准则层定为以下6个因素:住宿条件、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宿舍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与体制;方案层即3个校区的3种管理模式。根据要求,建立本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模型首先要两两比较准则层各因素对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如比较住宿条件和宿舍文化建设这两个因素哪个对学生宿舍管理效率的影响更重要,以此构造准则层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因素对目标的相对权重。其次两两比较各方案对6个因素中某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比较管理模式1和管理模式2在住宿条件上哪个更优,构造判断矩阵,计算3种管理模式对住宿条件等的相对权重。依次两两比较管理模式1、模式2、模式3对准则层6个因素的相对权重,直至计算出各层因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从而给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2]。

图1 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评价指标

(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根据高校宿舍管理的问卷调查和学生宿舍设计方案,住宿条件由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方便、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标准来衡量[4-5];宿舍文化建设由宿舍的布置、宿舍的联谊等标准来衡量[6];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的人数比率来衡量;宿舍安全教育由安全教育宣讲、安全教育检查等标准来衡量[7];管理人员素质由管理人员配比、学历、培训等标准来衡量;宿舍管理制度由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等标准来衡量。

判断矩阵的构造首先确定准则层各因素Ci对评价目标O的重要性即权重。其方法是:对于准则层,因素Ci和Cj哪一个更重要,重要多少,按照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表1列出了1—9标度的含义,如表1所示。由准则层中n个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和表1给出的标度,可建立因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C=(cij)n×n,其中cij为Ci与Cj相比的重要性等级,如准则层因素Ci对目标层的影响比Cj明显重要,则cij=5。根据表1判断矩阵C为正互反矩阵。

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建立在专家判断的基础之上,因此聘请精通宿舍管理工作领域的多名专家,针对评价因素,由专家组成员商讨后填写判断矩阵。首先给出由专家构造的准则层的6个因素对目标层影响的O-C层判断矩阵C,分别如下:

表1 1至9标度的含义

OC1C2C3C4C5C6C1139723C21/318523C31/91/811/61/51/4C41/71/5611/41/3C51/21/25413C61/31/3431/31

与此类似,以下是3种方案对准则层中6个因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求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分别如下:

住宿条件 宿舍文化建设

学生参与宿舍管理 宿舍安全教育

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制度与体制

最大特征根λ1=3.0324,λ2=3.0291,λ3=3.0037,λ4=3,λ5=3.0246,λ6=3.0070

矩阵Pi的特征向量ri表示3种方案分别对准则Ci的权重向量,如3种管理模式对住宿条件的权重,管理模式1的住宿条件权重为0.6586,管理模式2的住宿条件权重为0.2628,管理模式3的住宿条件权重为0.0786,这表明管理模式1的住宿条件是最优的,以此类推。

(三)模型检验及求解

判断矩阵的数值根据专家意见得出,层次结构建立的好坏与专家对问题的认识是否全面和深刻有很大关系。在准则层的两两因素进行比较时,完全一致的判断矩阵往往难以得到,尤其是比较因素较多的情况更是如此。但是,应该要求判断具有大体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合理,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方法如下[2]:

第一,计算一致性指标CI:

(1)

式(1)中,n为判断矩阵C的阶数,λmax为判断矩阵C的最大特征值。

第二,查询Saaty给出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2给出了1至11阶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2]。

第三,计算一致性比值CR:

(2)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Saaty认为,在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接受判断矩阵;否则就应当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8]。

第四,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由式(1)、(2)以及RI=1.24,计算可得矩阵C的一致性比值CR=0.076<0.10,一致性较为满意,接受矩阵C。

由式(1)、(2)以及RI=0.58,计算可得矩阵Pi(i=1,…,6)的一致性比值分别为:CR1=0.0279,CR2=0.0251,CR3=0.0032,CR4=0,CR5=0.0212,CR6=0.006,一致性比值均小于0.10,一致性较为满意,接受矩阵Pi(i=1,…,6)。

二、评价结果

根据模型,已求出准则层的6个因素:住宿条件、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宿舍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与体制,他们对目标层管理模式的权重向量为W=(0.3809,0.2413,0.0266,0.0627,0.1837,0.1030)T,以及方案层对准则层的6个权重向量,表示为R=(r1,r2,r3,r4,r5,r6),经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通过,此时评价结果为矩阵乘法:

式(3)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对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影响学生宿舍管理模式评价最重要的因素是住宿条件,它对目标的影响权重为0.3809,其次是宿舍文化建设,权重为0.2413,再次是管理人员素质,权重为0.1837。

从最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方案1的得分最高,为0.402,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因,方案1的住宿条件、宿舍文化建设这两个因素的权重在3种方案中是最高的,而这两个因素恰恰是影响宿舍管理模式评价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方案1的宿舍管理效率最高。

三、模型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一)模型的优缺点

本文采用的模型,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强调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在评价学生宿舍管理效率时考虑住宿条件、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宿舍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与体制等6个因素,将判断过程数学化,将评价结果数字化,最后给出直观的结论,从而为高校宿舍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模型由于采纳了学生宿舍管理领域的专家给出的评估数据,使结论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但是本模型采样范围过窄,除了文中提及的影响评价宿舍管理效率的因素,可能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学生宿舍的设计等,而当影响因素较多时,两两比较重要程度的判断比较困难,而且判断矩阵的值依赖于专家的地位、立场、知识水平以及个人偏好。

(二)模型的改进方向

可以聘请多名宿舍管理领域的专家参与评价,应用群组决策问题中的加权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法[3],求出多个专家的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然后求它们的加权几何平均综合向量,这种方法可以评估这个群判断是否可被采用。如果不能被采用,可以找出通不过检验的判断矩阵,并反馈给有关专家,供修改时参考。

表3 层次总排序权值

四、结语

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宿舍管理效率最重要的3个因素依次是住宿条件、宿舍文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这意味着想要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效率,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宿舍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让宿舍的硬件设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其次是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让学生对宿舍有家的感觉,发挥宿舍育人功能;最后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校后勤部门要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录用严格把关,建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完善激励保障制度,进而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校要通过对宿舍管理体系中住宿条件、宿舍文化建设、管理人员素质这几个因素的逐步优化,提供优质的宿舍管理服务,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住宿一致性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宿舍管理系统化品牌研究
学生宿舍远程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P大的住宿学院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