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本课堂,培育数学素养

2020-05-21 05:54陆春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初中数学策略

陆春成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展示、交流的空间,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思考去建构知识。本文主要从依托生情、强化展示、把握时机等角度阐述初中生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在教学诸环节让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在讲授前向学生提供导学案,让他们依据认知水平、生活经验进行尝试学习,解决能通过自学完成的问题,促进他们良好自学习惯的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共学、群学解决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补充,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学生在展示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解决重点、疑点,从而能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展示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精讲,及时地点拨启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依托生情,合理编制

教师要借助于导学案,引领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导学案能培育学生的自学潜能,培育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的独学、群学,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层次,一种是现有水平,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可能水平,能让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下获得发展。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析学情,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优化提出的问题。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自学潜能的激发,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師要引导学生“跳一跳”去摘取成功的果实。这样通过有效的自学,能促进他们对问题的领悟,也能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导学案时,教者设计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七(1)班同学阅读,如果每人3本,则剩余18本,如果每人4本,则还缺少26本,问这个班的学生有多少人?为增进学生的理解,教者呈现分析过程: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这批书共有____本,这批书总数还可表示成____本,等量关系是什么?能列出怎样的方程?使方程右边不含x的项,方程两边要同时减____,得到什么?使方程左边不含常数项,方程两边同时减____,得到什么?观察方程:将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动另一边时,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在方程 3x+18=4x-26变形中,相当于将原方程左边的____变为____移动右边,把右边的____变为____移动左边。

二、强化展示,促进交流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将互动的理念融入到数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质疑、交流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从“听会”变为“学会”,再到“会学”,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学,让他们去阅读教材、解答疑问,将个人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展示环节中学生能进行有序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展示也确定了后续教学中探讨的重点,要将难点、疑点等呈现出来,这样能提升他们合作交流的兴趣。在组内共学时,教师要强化组内的分工,要让人人有任务,进行共学研讨,强化组内的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兵教兵”的方法,让他们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进行组内展示,让能学懂的学生教会不懂的学生,这样既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也是生生之间互学互教的过程,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介入度,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动脑动口,增进学生间的理解、沟通,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实践技能。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能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能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如果学生一味追求热闹的氛围,而缺乏针对性,就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达成。部分学生将展示视为核对答案的过程,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部分学生只愿独学,不愿群学,他们忙于自己做功课,没有与他人分享交流的兴趣。有些学生则借机闲聊,他们将展示交流视作“走过场”,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活动。在小组展示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失衡,有的学生成为展示的“顶梁柱”,有的学生则沦为听众,他们跟从于组内优秀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入思考。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有能力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但他们缺乏交流的兴趣。教师是活动的评价者,但部分教师的评价是模糊的,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展示的表现现象,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过程,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未能进行恰如其分的激励,难以引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展示,让他们能借助于展示增进友谊,提升综合素质,也能帮助学生解决靠自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组长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分析给组员进行展示,大家在展示中互学互助,遇到障碍时可以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教师要深入小组,了解展示亮点,进行针对性的激励。

三、把握时机,强化引导

教师要面向教学重点,循序提出问题,把握切入时机,适时点评,突出教学难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新旧知识联系处“点穴”,引导学生利用旧的知识结构去探索新知,要借助于预学抓住衔接之处,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从而能有所领会、有所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不断拓展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珍惜学生展示出现的认知错误,及时地予以点拨,帮助学生拨开云雾,促进学生情感、智力的发展。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练习展示中的差错,层层诱导,启迪学生发现错误之处,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盲区,加以诱导启发,及时介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教师要及时跟进学生存在的问题,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知识达成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学会知识、掌握方法。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托生本,因情而教,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增进对问题的理解,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静,段有强.扬小组合作之帆,启高效课堂之航[J].数学教学通讯,2016(9).

[2]凌建青.小组建设: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的基石[J].上海教育科研,2015(4).

[3]周昌宝.加强学生小展示,提升初中数学互助式课堂教学实效[J].数学教学通讯,2015(10).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初中数学策略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