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2020-05-21 05:54许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高中互联网+

许华

【摘   要】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中国朝着更好的方向快速前进,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以科技的力量带动人们的思想意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快捷科学带入到生活当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时代逐渐到来,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个背景下,教育也不断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给学生进行丰富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及时接受时代的变化,教师需要以新教学意识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关键词】  高中;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扩展到各个方向专业领域,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社会更是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体系结构为为基准,实现经济转型和优化。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与接受的阶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教师不能将重点投入于高考涉及的科目,而是应该全面发展学生的意识,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方式理解现代发展理念,理解科学性和时代主题。新时代下的中国需要全面培养能力与知识全面拥有的青少年,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创新性实践性人才是现代社会注重与培养的目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小生活在智能化時代,对计算机信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较好的培养方案,注重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教学,提升计算机思维,注重趣味性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机思维模式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

一、建立“微”课堂,释放互联+魅力

新时代下教学理念有了更新,科技的发展帮助教育事业生产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设备,为教育事业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视化教学环境,充分带动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短时间的视频观看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目光,将一些核心的知识在视频中进行传递,之后教师以视频为基础展开知识教学简单易行。

比如,教师在对高中信息技术中《视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技术的短视频,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堂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简化课本中的抽象文字,通过视频成果展示来和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和思考性,学生能够通过现有的成果来思考背后的知识和思想,同时让学生看到视频加工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才会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实际的学习与思考,带动参与性,以科技成果引导科技原因,逐渐将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信息学的认知和理解。微课堂是近几年出现的教学思想,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知识发传递与学习,改变信息教学中带来的抽象与枯燥现象,让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和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与热情,积极配合教师尽行教学过程。

二、倡导主动探究,释放互联+魅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了很多教育弊端,教师们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对学习失去的兴趣与激情,丧失了自主能动性,在遇到具有难度的问题时会选择询问教师,而不是进行独立思考与解决。信息科技性人才需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同样如此。因此教师需要将知识教学与能力锻炼相结合,共同提升学生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信息集成》知识的教学时,由于其中涉及了设计规划、开发制作和评估测试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内容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改变教学策略,转换角色,让学生走向讲台进行讲课模式,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自学和思考,之后将自己不明白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知识的讲解。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面对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与解决,加强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更好地拓展学生自己的思想,倡导创新意识。

三、结合实际演练,释放互联+魅力

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言,课本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实践与运用。信息知识本身就是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便利的工具,实践运用才是根本,许多知识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在生活当中,实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计算机知识,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理解与掌握,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进行知识的运用才能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实际的能力。同时可以在进行信息技术相关学习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实践、善于思考,开阔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十分有帮助。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实践与教学结合进行实际的演练教学,将学生带入机房,跟随教师进行一步步的学习与训练,由于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需要用到办公软件,如:word和excel等,软件内具有很多功能,能够给学生和工作者提供便利,但是学生刚接触时会发现知识松散,不容易记忆,因此单纯的课堂教学并不能让学生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掌握,通过边授课边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记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升的机会。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必不可少,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课本知识的记忆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而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熟练度,遇到问题也可以进行调整与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勤于动脑与实践的能力。

总之,目前的社会对计算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需求较大,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需要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时锻炼思维和能力,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知识与意义,以此助力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获得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绍峰,朱洪浩.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3).

[2]胡斌,黄松,雷小宇,史涯晴,张赛男.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解放军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0).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高中互联网+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