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招生宣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0-05-23 13:44潘熠龙郭建怀孙蓓蓓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招生宣传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措施

潘熠龙 郭建怀 孙蓓蓓

【摘 要】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迅速席卷全球,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严重,其中,也为高等院校的招生宣传产生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线下招生工作基本停滞,线上招生工作实际效果与预期不达,不能满足学生真实需求等。本文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招生宣传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招生;招生宣传;影响;应对措施

引言: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攀升,高考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必经的重要人生节点。高考让学生资源得到较为公平的重新分配,经历这次学业成果检测,学生可以进入到适合自己水平的高等院校继续学习,而高校通过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自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全国各行各业受到冲击,曾经传统的线下咨询会,招生研讨会,高中交流座谈会等招生方式难以开展,线下招生宣传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指令,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开展网络招生咨询及志愿填报指导活动,为考生提供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及时回应社会、考生的关切。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招生宣传的影响

往年招考季,各大高校纷纷派出学生在其母校进行宣讲,吸引优质人才。而学生和家长也一向信赖此类方式,认为在线下详细咨询可以获得更多有效信息。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以往的现场招生方式难以顺利开展,考生获取招生信息的渠道明显改变,网络招生成为主要途径。但其中的问题也曝露得十分明显,尽管线上有高校招生简章,公众号推介,新媒体宣传,线上咨询平台等宣传渠道,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仍有许多学生感受到处于数据过剩,信息危机的矛盾中,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于志愿填报和院校专业等存在困惑,难以筛选出有效信息等。

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高校招生宣传的应对策略

1.线上替代线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为了争取到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兼顾疫情防控工作,高校的招生工作势必要将重心转移到线上。高校的招生宣传可以结合新型的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打破地域限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透明度高的优势达到宣传目的。例如,将招生信息完整地公布在院校的招生网站中,或是上线高校的软件客户端,在软件中设计专门的智能客服对考生的常见疑问进行解答,并在软件中展示学校公开课视频,让学生通过授课视频真实地感受到该校的学术氛围;展示学校校园照片,让学生感受到该校的校园文化,从而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目前的大多数学校的软件只供校内学生使用,例如北京大学app等,而并不具备招生功能。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学生关心的问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解答,组织线上答疑会,让信息透明化。

2.宣传内容精准化,注重信息有效性

招生宣传的内容才是整个招生工作的重点所在,一些学生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学生难以有效甄别,针对这种情况,校方应该在官网及时对学校的招生信息进行公示。例如,在2020年的招生计划中,相较于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招生人数由之前的4650人提升到5250人,这些扩招信息应该放在招生计划较为显眼的自然段,让学生一目了然。再例如,清华大学参与了“强基计划”的推行,意味着有11个王牌专业的招生人数都会比之前多。这些相较于往年的信息变动,学校都应进行强调。另外,针对农村贫困学子,学校也应在招生网站中设置专门的板块对相关信息进行推送,侧重对高考政策和填报志愿的通俗化解释,对校园生活和奖学金等内容的介绍,满足这部分学子的实际需求。

3.推广形式多样化

推广形式的多样化也是顺应当今网络渗透人们生活。学校可以借助这一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在学校论坛公示招生计划;在微博建立官方账号,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留心学生的疑问,及时地进行解答,对互联网上出现的有关学校的负面新闻进行及时辟谣与清理,避免进一步扩大不利影响;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文章推送,可以是校内优秀学子的科研成果,可以是学校风貌的展示,将学子风采,校内文化对外营销。其中很出名的,例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就是校内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典例;另外,一些学校采用了一些“略显新奇,充满新意”的广告方式,例如,重庆大学的学生自制的招生海报,利用时下年轻人之间流行的“霸道总裁梗”,因为足够有趣,又贴近年轻人的网络生活,迅速传播开来,并且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引得其他高校纷纷效仿,就比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學都效仿椰树牌椰汁的广告模式设计了招生海报,兼具喜剧效果又增加了曝光度,收获知名度;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学校在年轻人热衷的社交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建立官方账号,发布具有奇思妙想的创意视频吸引生源,引起了很高的讨论度。

4.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服务工作

招生宣传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注意宣传的长期性和连续性。要考虑到招生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就是要求招生工作持续进行中,不断更新,保持频率,要在无形中在考生心中留下印象。同时要注重服务工作的多层次,全方位,不仅是手段的多样化,利用新媒体技术等。而且是对主体的全方位服务,针对考生本身的服务是重点,还要考虑考生家长心理,社会需求等潜在因素影响。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把招生咨询和生涯指导相结合,为学生精准答疑。例如,针对考研学生,学校可以对导师进行重点介绍,介绍相关导师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同门学子的发展情况及就业状况等这些学生更关心的问题。并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善用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相关理论,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结束语

高校招生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因此,高校招生工作应尽力做到多渠道,精准化,搭建立体平台,让学生明晰。同时,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认真策划,开拓创新,做到有效服务,为学生答疑解难,助力学生顺利接受更高一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晓红,宋嵩,李楠,王湘云,朱优县.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加快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拓展新举措——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3):11-12.

[2]胡文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武汉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3):276-277.

[3]任重.新媒体环境下职业院校招生的网络创新宣传策略研究[J].数码世界,2021(01):245-246.

[4]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推进全国技工院校招生宣传平台建设[J].职业,2020(15):13.

作者简介:

潘熠龙,汉族,1990年3月1日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郭建怀,1965年4月出生,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孙蓓蓓,汉族,1986年6月出生,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新冠疫情形势下我校招生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KY202135)

(作者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招生宣传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谈谈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