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0-05-23 11:58陈传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平板智慧信息化

陈传玲

摘 要: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基于此背景,对智慧环境下的初中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阐述智慧环境下的初中课堂教学实践的必要性、实践目标和意义、实践过程和具体做法、实践效果反馈,创造性地对直播课堂、互动课堂、平板课堂、微视频应用课堂实践进行研究、实践、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园;课堂教学

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中提到,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由此可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寻求更具创造性和利于初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拓展初中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学习渠道,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被确定为教学质量提升的着力点。笔者通过加强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智慧教学设备,对直播课堂、互动课堂、平板课堂、微视频应用课堂等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一、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课堂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1.初中教学的普遍现状

现阶段,随着信息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发展,初中教学比以往更易实现声音、图像和视频的展示。然而,初中教学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均衡,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有差异,信息化教学环境营造不佳等。初中教学模式的单一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学情差异、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不佳等问题,笔者认为该现状下需要进一步寻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和实验。

2.初中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观察

现在的初中生对日益发展的信息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接受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信息化课堂的指导和体验能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获得教育的公平,接受优秀教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并帮助学生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家庭,利于学生再思考、再学习。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二、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课堂教学实践目标和意义

为了推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创新和完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培育初中生核心素养,笔者致力于研究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信息化2.0环境下的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创建智慧教学环境,在分析初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创新实践直播课堂、互动课堂、平板课堂、微视频应用课堂等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较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也进一步证实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1.智慧校园环境下课堂教学实践的目标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为丰富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课堂学习模式。笔者结合初中各学科教学现状,积极开展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一方面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成果和观点,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初中课堂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在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过程中总结教学实践理论和成果,推动初中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以增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的教学应用为重要目标,完善和创新信息化2.0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获益。

2.智慧校园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意义

信息化2.0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开展基于智慧校园环境的初中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今后推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充分的信息化理论依据和指导。该实践还有助于完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信息化理论支持。同时,通过分析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改进,为其他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实践保障。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直播课堂、互动课堂的实际做法。这对兄弟学校的学科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直播、互动、平板、微视频应用课堂实践的背景、过程和做法

1.对直播、互动、平板、微视频应用课堂进行实践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信息化模式的引导文件早已出台,2015年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笔者所实践的直播课堂、互动课堂、平板课堂、微视频应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脱颖而出的新的教学模式。为了解决部分老龄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單一、理念陈旧、效果不佳等问题,笔者利用学校引进的最新的教学设备,进行互动、直播、平板、微视频应用等课堂实践和探索,让更多的学生享有优秀教师的教学共享。

2.直播、互动、平板、微视频应用课堂的实践过程

笔者对互动课堂进行实验,对两个班级同时授课,采用“一带二”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两个班级的学生同时进行互动和交流,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一名优秀教师的授课中同时进行。同时,笔者还创造性地实践“互动+平板”课堂,实现优秀教师对另外一间教室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实时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笔者对直播课堂也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研究,利用学校精品录播室的直播功能,让优秀教师的授课可面向多个教室进行直播,实现一个优秀教师带着多个班级就某个疑难课时或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对音标教学有优势的优秀教师对七年级所有班级的新生进行音标直播课教学,学生反馈非常好。

利用学校的微型录播间录制的微视频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可以将视频共享,其他教师也可以再次充分利用该微视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学校形成信息化“教学视频资源库”,利用直播、互动、录播、点播等功能,让更多学生、教师享受到优质的资源。

3.直播、互动、平板、微视频应用课堂的具体做法

由一个优秀教师就一个教学难点或不易讲授的教学内容,利用直播课堂带动多个班级进行学习,其他教师在相应的教室进行辅助;在英语、语文早读课的时间,由一名优秀教师在录播间引导全年级的学生进行晨读。这种方式利于教学进度的统一和增强早读课的有效性。由于设备的成熟,学生通过清晰的多媒体屏幕和音响设备可直观地看到授课教师本人及其课件、板书、视频,清晰地听到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指令,并根据指令做出回应。同时,辅助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平板教学即通过平板的练习、作业、自动批改功能进行成绩和数据的即时把握,实现对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环境的充分利用,利于师生及时发现教学效果并进行教学和学习调整。

笔者还就某一个知识点利用学校微型录播间进行微视频的讲解和录制。教学视频的音质和画质比较清晰,时间不超过8分钟,方便课堂上进行播放学习。同时,录制的微视频也方便学生课后重复观看,其他教师也可以再次利用该视频进行教学。

四、智慧校園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效果观察

通过直播课堂、互动课堂的教学实验和研究,对平板、微视频录制进行应用,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互动、直播、平板等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优化了信息化教学条件,增强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近年来,笔者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的教学信息化比赛和国家级优质课比赛,获得较多奖项,学校也入选省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培育校。在中考英语备课过程中,积极借助直播和互动进行授课。从中考等级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学校中考学科成绩提升明显,受到当地教育界的颇多关注。

综上,学校通过智慧校园环境的搭建,创造性地对直播、互动、平板、微视频应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充分认识到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探索的成效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2]刘晓琳,经倩霞.学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创新的机制和策略:基于案例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4).

[3]汪学均.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注: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JH201810069)的研究成果。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平板智慧信息化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智慧派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