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传承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2020-05-23 11:58马红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有效策略传统文化

马红霞

摘 要: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我国的古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我国的古诗文内涵丰富,记载着由古至今的中华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诗文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古诗文中的形式美感以及韵律美感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深深吸引着历代学者对古诗文的学习和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重要性;有效策略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先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日益推进以及“文化复兴”战略的实施[1],传统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如今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目标和教学职责。在教育改革政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之下,教育界明确强调教育工作者要秉承教育职责,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且逐渐强化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古诗文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古诗文教学中开展多种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一、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人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总结的精神财富,是值得后人用心学习的宝贵财富。古诗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阐述,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有义务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从古诗词的学习开始。另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部分古诗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也是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活动来纪念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对当代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对学生的良好心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是个人职责所在。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古诗文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能够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其思想意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以及学校升学率的压力,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着眼于具有针对性的考点以及知识点,注重对单个词语的解释和对文章段落的翻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试的重点段落,以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在教学风气和教师的影响之下,在古诗文学习中只注重自己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古诗文的内在含义和魅力。古诗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升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古诗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不同[2],古诗文的内涵更为深奥,文中的词语大多是学生没有接觸过的,因此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古诗文的学习都是极其枯燥和乏味的。很多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都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学习任务和应对考试,认为古诗文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提不起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对古诗文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源泉,学生只有对古诗文产生了兴趣,教师才能够顺利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文没有学习兴趣,只求考试成绩,古诗文教学就会失去其本身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三、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价值的认知,培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古诗文是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尽管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已经逐渐被现代文的语言形式所代替,但是很多古诗文中的经典诗句在现如今依然被应用于现代文的写作中,为现代文带来了更多亮点,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抒发情感的效果[3]。但是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古诗文对学生的重要教学意义和价值,而是将古诗文教学作为考试必考部分,过于注重词语以及文字的翻译讲解,并没有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以及学生对古诗文价值的认知。另外,古诗文学习对大部分初中生来说是单调且枯燥的,导致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将古诗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古诗文的学习中,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到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几句话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对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和解释,学生很难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但是如果将对句子的解释通过多媒体影像以及文字结合,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将生活情境与古诗文进行结合。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古诗文的意思,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深入学习和探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古诗文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情谊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重要体现[4]。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很多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民族情谊的描写。而对于学生来说,与他人交往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古往今来,有很多古代文人都为歌颂友谊而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南逢李龟年》等经典古诗文,主题都是讴歌友谊。在古代,人们都是通过车马信件传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因与朋友相隔很远,想要见上一面,必须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因此古人对友谊十分真挚。学生在学习有关情谊的古诗文时,教師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中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真挚的感情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5],从而对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友谊的珍贵以及朋友的重要性。

综上可知,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古诗文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最佳依据。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立足具体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古诗文教学的教学模式加以重新规划,有意识地借助古诗词教学平台开展多样化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多种文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从而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重要保障,也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淑雁.临夏州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20(70).

[2]邓环,扶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A].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9.

[3]崔孝梅.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76.

[4]童晓棠.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女报(时尚版),2020(2):1.

[5]谢扬城.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为例[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8):90.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有效策略传统文化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