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研究

2020-05-26 06:40陈乐阳陈文明卢国金宗侃侃
中国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果桑桑椹菌核病

陈乐阳 王 刚 陈文明 卢国金 宗侃侃

(1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金华 321000; 2浙江省农机研究院,浙江金华 321000;3磐安县特产站,浙江磐安 322300)

浙江省金华市自1993年引进果桑粤椹大10以来,桑椹(桑果)休闲采摘面积逐年增加,现己达到394 hm2。但是,金华市果桑种植中存在桑椹期雨水过多、大棚栽培果桑桑花不掉、桑椹甜度低以及近年来因气候变化金华部分地区(如磐安)常遭受冻害等问题[1]。为此,我们于2018年至2019年开展了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试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果桑品种 果桑品种为粤椹大10,由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育苗点提供,2012年种植于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竞雅家庭农场溪滩地。种植地土质为沙土,每667 m2栽植300~400株,行距1.8 m,株距0.8 m;树型采用低干养成,主干30 cm,离地55 cm夏伐留拳。

1.1.2 供试大棚 新型连栋大棚,顶膜可完全打开,大棚结构采用分段开窗结构。顶膜可分2种打开方式,一种是通过手拉葫芦转动摇膜杆直接将顶膜摇到距棚顶70~80 cm处,另一种是分2段设2个摇膜杆使顶膜打开到距棚顶70~80 cm处[2]。大棚通过侧边与顶部开窗,基本可以达到全开窗的效果。同时在连栋大棚的横档上铺设防鸟网,以防止桑椹成熟及顶膜打开时桑椹受鸟类进入啄食造成桑椹啄食后伤口感染病菌和鸟粪污染等。共7个新型连栋大棚,均建在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竞雅家庭农场果桑园中,1号棚栽植果桑13行、面积850 m2,2号棚栽植果桑9行、面积670 m2,3号棚栽植果桑21行、面积1 500 m2,4号棚栽植果桑8行、面积550 m2,5号棚栽植果桑8行、面积550 m2,6号棚栽植果桑6行、面积430 m2,7号棚栽植果桑6行、面积450 m2,7个新型连栋大棚栽植果桑总面积5 000 m2。本研究选取1~5号棚进行相关试验。

1.1.3 大棚井水微喷雾系统 该系统采用水泵抽取井水通过微喷带或喷灌装置进行喷雾,利用井水喷雾的水汽温度,维持棚内温度高于0 ℃。1号棚为2017年用1寸镀锌水管直接打入溪滩地的水井(称小井,深度4.0 m),通过水泵连通微喷装置直接供水[3],因水量不足每个小井供3个微喷带进行喷雾,共4口小井。2号棚在2018年采用沉井法挖1口水井(深度4.0 m),水泵抽水管为2寸管,能供8个微喷带进行喷雾。1号棚每3行铺设1条微喷带,2号棚每1行铺设1条微喷带。

1.1.4 供试肥料 史丹利复合肥(N∶P∶K=17∶17∶17),由史丹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稼美钾镁肥,由美国美盛钾肥公司生产;翰羽有机复合肥,由东阳市农达有机肥料有限公司生产;惠多利复合肥(N∶P∶K=15∶15∶15),由江西六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史丹利高钾复合肥(N∶P∶K=17∶17∶25),由史丹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1.5 供试农药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160350,由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70%甲基硫菌灵粉剂,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080138,由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1.1.6 主要仪器设备 L95-3型温湿度数据记录仪,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产品;LH-B55型陆恒生物水果数字式测糖仪(水果数显折光仪),杭州晨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大棚井水微喷雾系统保温防冻效果试验 根据天气预报,遇冷空气时,提前2 h打开喷雾水泵开关进行喷雾,直至冷空气解除(一般下午15:00—16:00打开,次日上午8:00—9:00关闭),在每个大棚内分别安装L95-3型温湿度数据记录仪,其中2个温度和湿度探头留在棚内,2个温度和湿度探头留在棚外(距棚膜30 cm以上),仪器设置为每间隔1 h自动记录1次相关数据。为更好地测试系统保温防冻效果,2018年遇较强冷空气时(1月30日—2月7日)开始在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竞雅家庭农场果桑园1号、2号棚盖棚喷雾测试(正常盖棚时间为2月中旬至下旬),桑椹收获结束后调取相关数据。

1.2.2 不同肥料对桑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 在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竞雅家庭农场果桑园3号棚中进行,试验区土肥条件、果桑长势基本相同,水微喷雾系统与1.1.3项的1号棚相同。试验分3个区,每区7行果桑树,以施用史丹利复合肥(N∶P∶K=17∶17∶17)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和施用惠多利复合肥(N∶P∶K=15∶15∶15)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为试验处理区,以施用史丹利高钾复合肥(N∶P∶K=17∶17∶25)30 kg(目前浙江省金华市果桑种植常用的肥料)为对照区,其中复合肥和有机复合肥于2018年2月初施用,稼美钾镁肥于青果期增施,每区每株桑树的留条数均控制在8根左右,试验区栽培种植管理按金华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4-5]实施,以休闲采摘园为主。于桑椹盛熟期2018年5月5日、10日、15日在每区中间3行每行各随机选取5株桑树,每株桑树摘取20粒桑椹,用水果数显折光仪检测桑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每区的平均值。

1.2.3 不同留条数对桑椹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 在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竞雅家庭农场果桑园4号棚进行剪伐留条处理,设置每株留条5根和每株留条8根2种处理,每个处理区共4行,4号棚土肥条件、果桑长势基本相同,施肥及其他处理与1.2.2项的施用史丹利复合肥(N∶P∶K=17∶17∶17)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区相同。于桑椹盛熟期2018年5月5日、10日、15日在每区各随机选取10株桑树,调查每条着芽数、每芽着果数,取每区的平均值,同时每株桑树分别采摘1 kg左右的桑椹称质量并清点桑椹粒数,然后计算单果质量,取每区的平均值;在每个采摘样中随机抽取20粒桑椹用水果数显折光仪检测桑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每区的平均值。并根据每株留条数、每条平均着芽数、每芽平均着果数、单果平均质量,计算单株产果量。

1.2.4 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2019年春针对2018年金华市大面积发生桑椹菌核病的情况,进行了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治效果试验。在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竞雅家庭农场果桑园新型大棚中分别选取土肥条件、果桑长势基本相同的4号棚和5号棚,4号棚喷施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稀释药液,5号棚喷施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分别以露天栽培果桑(30株)喷施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为对照区,施药均为燕口、初花、盛花、末花期各喷1次(共4次),每种处理分别于2019年5月5日、10日、15日随机选取10株果桑调查发生桑椹菌核病的桑椹数及桑椹总数,计算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棚井水微喷雾系统的保温防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2月4日6:18:52时,在1号棚(每3行铺设1条喷水管)的棚外温度为-6.6 ℃时,棚内温度降为-1.5 ℃;2018年2月5日8:18:52时,在棚外温度为-8.5 ℃时,棚内温度降为-2.1 ℃;2018年2月6日6:18:52时,在棚外温度为-10.0 ℃时,棚内温度降为-2.8 ℃。1号棚因喷水量少,当棚外温度接近-6.6 ℃左右时,棚内温度就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有产生冻害的可能。而2号棚(每1行铺设1条喷水管)因喷水量多,即使在棚外温度为-10 ℃(2018年2月6日6:18:52)时,棚内温度仍达0.2 ℃(表2),从而使果桑芽叶免遭冻害,保温防冻效果明显。

表1 1号棚棚内和棚外的温度变化情况

记录日期记录时间/(h:min:s)棚内温度/℃棚内相对湿度/%棚外温度/℃棚外相对湿度/%2018-01-3012:18:524.356.44.055.32018-01-3023:18:523.91001.284.12018-02-012:18:522.0100-5.61002018-02-014:18:521.2100-6.31002018-02-0113:18:525.857.74.759.32018-02-0121:18:523.21000.21002018-02-037:18:520.6100-2.688.92018-01-0317:18:525.01000.157.62018-02-046:18:52-1.5100-6.695.42018-02-0413:18:527.834.88.219.62018-02-0417:18:523.597.9-1.156.12018-02-058:18:52-2.1100-8.598.52018-02-0514:18:5212.518.514.68.62018-02-0517:18:526.21000.843.92018-02-066:18:52-2.8100-10.098.4

表2 2号棚棚内和棚外的温度变化情况

记录日期记录时间/(h:min:s)棚内温度/℃棚内相对湿度/%棚外温度/℃棚外相对湿度/%2018-02-0516:18:5212.850.89.816.02018-02-061:18:521.4100-7.41002018-02-063:18:520.8100-8.51002018-02-066:18:520.2100-10.098.82018-02-067:18:520.6100-8.998.62018-02-068:18:521.4100-7.395.8

2.2 施用不同肥料果桑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从表3可以看出,施用史丹利复合肥(N∶P∶K=17∶17∶17)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和施用惠多利复合肥(N∶P∶K=15∶15∶15)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的大棚果桑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3.8%和14.2%,分别比施用史丹利高钾复合肥(N∶P∶K=17∶17∶25)30 kg对照区的10.4%高3.4复合肥和有机复合肥于2018年2月初施用,钾镁肥于青果期增施。

表3 施用不同肥料果桑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施肥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史丹利复合肥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13.8惠多利复合肥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14.2史丹利高钾复合肥30 kg(对照)10.4

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表3的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钾镁肥能明显提高大棚果桑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尤以合施普通复合肥配以有机肥和钾镁肥的效果更佳。

2.3 不同留条数果桑桑椹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从表4可以看出,留条数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明显,每株留条5根的果桑单果质量可达4.7 g,而每株留条8根的果桑单果质量只有3.5 g。试验表明留条数减少桑椹单果质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区别不大。单株产果量还是以每株留条8根的稍高,说明在条长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产量还是留条数多的高。

表4 不同留条数果桑桑椹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每株留条数/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g单株产果量/kg513.64.71.83813.83.52.18

2.4 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治效果

从表5可以看出,喷施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稀释药液和喷施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的大棚果桑处理区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均较低,分别为0.1%和0.3%,而喷施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的露天栽培果桑处理区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高达35.3%,大棚果桑的桑椹菌核病发病率比露天栽培果桑低35.0个百分点以上。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下,无论是喷施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稀释药液还是喷施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处理区果桑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均远低于露天栽培的果桑。

表5 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治效果

药剂名称栽培模式发病率/%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稀释药液大棚0.1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大棚0.370%甲基硫菌灵粉剂1 000倍稀释药液(对照)露天35.3

3 小结与讨论

3.1 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可确保桑椹不受冻害并促进桑椹提早成熟

一般来说,果桑大棚栽培早春遇低于-2 ℃的低温就容易受冻,而通过建立新型大棚和井水微喷雾保温系统,可以确保果桑不受冻,并适当促进桑椹提早成熟。金华市磐安县1至4月2017年出现了3次低温[2],2018年也出现了3次低温,通过建立新型大棚和井水微喷雾保温系统,在棚外分别为-6~-5 ℃(每3行铺设1条喷水管)和-10~-9 ℃(每1行铺设1条喷水管)的低温时,棚内温度均在0 ℃以上,保温防冻效果明显。正常状态下,金华市粤椹大10脱苞期在2月底至3月上旬之间,在这之后出现接近或小于-10 ℃极限低温的天气较少,一般气温都在-6~-3 ℃之间,每3行铺设1条喷水管(1号棚)和每1行铺设1条喷水管(2号棚)桑椹都不易受冻,而且比露天桑椹提早成熟16 d。试验区所挖的水井深度仅约4.0 m,水温约10 ℃左右,这种情况下井水微喷雾系统保温防冻效果相对差些,如果水井再挖深一些保温效果应更好;另外,本次试验区的地块是溪滩地,井水微喷雾的水极易渗漏,不会造成积水,若换成粘土地可适当采取电热加温等保温措施。

3.2 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既可有效避雨又可改善桑椹品质

新型大棚顶膜在保温和雨天时可闭合,晴天需增加光照时可打开。开花结束至初熟时段,雨天可打开适当淋雨通风,促进花柱凋谢,从而可基本起到避免桑花不掉的现象发生,并提高桑椹品质,桑椹质量基本与露天栽培的桑椹相当;桑椹成熟时,雨天顶膜关闭可有效避免雨水污染桑椹、影响品质,达到避雨栽培的效果。

3.3 增施有机肥、钾镁肥能明显提高桑椹的口感和甜度

通过增施有机肥、钾镁肥能明显提高桑椹的口感、甜度和营养品质。本次试验表明,在施用惠多利复合肥30 kg的基础上增施稼美钾镁肥20 kg和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桑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2%,比施用史丹利高钾复合肥30 kg(对照)的10.4%高3.8个百分点。

3.4 休闲采摘园留条不宜过多

本次试验表明留条数减少桑椹质量有提高的趋势,但总产量还是留条数多的高。为了适应休闲采摘的需要,便于游客采摘桑椹,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的留条数不宜过多,但要在产量和桑椹大小、品质以及采摘方便方面作一个合适的权衡。本次仅进行了每株留条5根和每株留条8根2种处理的试验,其他每株留条数的桑椹质量和产量情况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3.5 果桑设施栽培有利于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控

2019年3月果桑花期连续下雨,露天栽培只能抢晴天进行药剂防治,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错过关键防治时期,导致防治效果下降,而果桑设施栽培花期只要将顶膜关闭就不受下雨的影响;果桑设施栽培因防冻保温,促使花期提前,此时桑椹菌核病病原菌尚未萌发,只有少量因控叶不彻底较迟开花的会受到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感染。

猜你喜欢
果桑桑椹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春天手作“桑椹膏”
桑椹(外一首)
桑椹
阆中果桑产业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上海地区气象因素影响扁豆菌核病发生的研究初探*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