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小蚕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对比试验初报

2020-05-26 06:40钟利军姚金宝邓真华王军文杜贤明尹志亮李丽梅王冬生
中国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茧层小蚕家蚕

钟利军 姚金宝 邓真华 王军文 杜贤明 尹志亮 李丽梅 王冬生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202)

推广人工饲料养蚕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桑叶养蚕受季节影响的局限性,并极大地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是实现全年不间断、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蚕桑生产的必然之路。有研究表明,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因家蚕品种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1-3]。为探明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小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2019年春季,我们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实验室开展了两广二号正反交小蚕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的对比试验,现将对比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品种 2018年秋制春用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正、反交,均由江西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繁育提供。

1.1.2 供试人工饲料 小蚕专用颗粒饲料,桑叶粉

含量38%,由山东农业大学蚕桑系提供。

1.1.3 供试桑叶 栽植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桑树品种园内强桑1号的桑叶,桑树树龄10年,中低干树型养成,株行距为2.30 m×0.05 m。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置 试验设两广二号正交和两广二号反交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2个试验区,及两广二号正交和两广二号反交全龄桑叶育2个对照区。每个处理各设3个重复,共12个小区,每小区饲养500头蚕。

1.2.2 湿饲料的制作 将颗粒饲料倒入已消毒的塑料盆内,厚度为3层左右,然后加入1.7倍的凉开水搅匀,放置20 min待颗粒饲料全部均匀地吸收水分。配制过程中配制人员要戴好口罩和乳胶手套,避免配制的饲料受到污染。

1.2.3 收蚁 蚕种于2019年4月20日出库催青,4月28日按照试验设置每小区数500粒点青卵黑暗保护。4月30日6:00采用网收法分别用人工饲料和桑叶对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试验区)和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对照区)的各区家蚕进行收蚁,收蚁结束后数每小区未孵化卵粒数,根据未孵化卵粒数分别从预备区内数蚁蚕补足500头/区。

1.2.4 小蚕的饲养 (1)人工饲料育。采用塑料饲育盒上盖黑布暗饲育,1~3龄温度为29~30 ℃、相对湿度为85%~90%。1龄和2龄每龄给颗粒饲料1次,收蚁第2天饲育盒上下调换1次使其感温均匀[4]。1龄期有95%以上的眠蚕后,再上下调换1次饲育盒,并错开塑料盒(上下相邻的养蚕塑料盒错开一定空隙叠放)排湿,尽快使剩余的饲料和蚕座干燥,并要在蚕座上撒1层1.25%聚甲醛粉(蚕用),以防止早起的家蚕取食剩余的饲料。2龄起蚕后,加2层小蚕网,在网上给饵饷食,免除沙,继续半封闭饲育至2眠,此时在蚕座上撒1层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并错开塑料盒排湿(处理方法同1眠),使剩余的饲料和蚕座干燥,防止早起的家蚕取食剩余的饲料导致发育不齐。(2)桑叶育。采用塑料饲育盒上盖薄膜防干育,1龄温度为28~29 ℃、相对湿度为90%,2龄温度为28 ℃、相对湿度为80%,3龄温度为27 ℃、相对湿度为80%。实行一日二回育,即7:00、21:00各给桑1次,每龄眠、起各除沙1次,除沙时捡干净网下的家蚕,防止人为减蚕。用叶标准1龄为2~3叶位,2龄为3~4叶位,3龄为5~7叶位,人工切成方块叶,大小为蚕体长的1.5倍。

1.2.5 大蚕的饲养 家蚕4龄后以区为单位采用桑叶育,4龄温度为25~26 ℃、相对湿度为75%,5龄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70%。4眠除沙1次,5龄起蚕除沙1次,5龄后每2天除沙1次。4~5龄均采桑树上的新梢适熟叶饲养,熟蚕采用塑料折蔟上蔟结茧。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包括收蚁24 h后疏毛率、1~5龄各龄及全龄发育经过、3眠蚕体质量、幼虫生命率、200头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良蛹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

1.3.2 调查计算方法 收蚁24 h后疏毛率:收蚁24 h后清点每区未疏毛蚕数,计算24 h疏毛率,即24 h疏毛率(%)=(500-未疏毛蚕头数)÷500×100。龄期经过(d:h):每龄饷食时间到本龄止桑时间,其中1龄为收蚁到止桑时间,5龄为饷食到盛上蔟时间。全龄经过(d:h):从收蚁开始到盛上蔟时间。3眠蚕体质量(g/头):3眠止桑后4 h称20头蚕计算平均体质量。幼虫生命率(%)=上蔟前健蚕头数÷500×100。200头蚕产茧量(g):上蔟前数200头蚕单独上蔟,上蔟7 d后采茧调查蚕茧质量。全茧量:随机抽取雌雄茧各25粒称质量,取平均值,即全茧量(g)=(25粒雌茧质量+25粒雄茧质量)÷50。茧层量:调查完全茧量后将雌雄各25粒蚕茧削茧,倒出蛹体和蛹皮,称茧皮质量取平均值,即茧层量(g)=(25粒雌茧皮质量+25粒雄茧皮质量)÷50。茧层率(%)=茧层量÷全茧量×100。死笼率:每区随机取100粒茧,削开调查病死蚕数,即死笼率(%)=病死蚕数÷100×100。良蛹率(%)=(1-死笼率)×100。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1-死笼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龄期发育经过

从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龄期发育经过(表1)可以看出,两广二号正反交的1~4龄发育经过试验区和对照区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中1龄经过试验区比对照区延长了9.5 h,2龄经过试验区比对照区延长了8.0 h,3龄经过试验区比对照区延长了1 d 3.5 h,4龄经过试验区比对照区延长了23.5 h,5龄经过试验区与对照区一致,全龄经过试验区比对照区延长了2 d 20.5 h。试验区两广二号正反交之间的龄期发育经过没有差异,同样对照区两广二号正反交之间的龄期发育经过也没有差异。

表1 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龄期发育经过

饲育方式蚕品种1龄经过/(d:h)2龄经过/(d:h)3龄经过/(d:h)4龄经过/(d:h)5龄经过/(d:h)全龄经过/(d:h)试验区两广二号正交4:7.53:11.54:12.55:13.56:4.524:1.5两广二号反交4:7.53:11.54:12.55:13.56:4.524:1.5对照区两广二号正交3:22.03:3.53:9.04:14.06:4.521:5.0两广二号反交3:22.03:3.53:9.04:14.06:4.521:5.0

试验区为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对照区为全龄桑叶育;表中数据为3个重复区的平均值;表2-4相同。

2.2 发育整齐度与蚕体质量

24 h疏毛率是衡量家蚕发育整齐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疏毛率和蚕体质量(表2)可以看出,两广二号正反交的24 h疏毛率对照区分别为99.58%和100%,而试验区分别为98.84%和98.56%,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降低了0.74和1.44个百分点,说明人工饲料育小蚕发育整齐度差于桑叶育。两广二号正反交的3眠蚕体质量试验区比对照区均轻0.01 g/头,均轻了20.00%。两广二号正反交的熟蚕体质量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轻0.15 g/头和0.16 g/头,分别轻了4.64%和4.85%。

表2 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疏毛率和蚕体质量

饲育方式蚕品种24 h疏毛率/%3眠蚕体质量/(g/头)熟蚕体质量/(g/头)试验区两广二号正交98.84 aA0.04 aA3.08 aA两广二号反交98.56 aA0.04 aA3.14 aA对照区两广二号正交99.58 aA0.05 aA3.23 bA两广二号反交100 bB0.05 aA3.30 bB

数据后面的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数据后面的大写英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表3-4相同。

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和对照区的两广二号正交家蚕24 h疏毛率和3眠蚕体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熟蚕体质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未到达极显著水平。试验区和对照区的两广二号反交家蚕的3眠蚕体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24 h疏毛率和熟蚕体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两广二号正交的人工饲料育的熟蚕体质量显著低于桑叶育,两广二号反交的24 h疏毛率和熟蚕体质量极显著低于桑叶育。

2.3 生命率

从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幼虫生命率、良蛹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表3)可以看出,两广二号正交的幼虫生命率、良蛹率、虫蛹统一生命率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低7.52、0.87、7.34个百分点,两广二号反交的幼虫生命率、良蛹率、虫蛹统一生命率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低5.24、0.67、5.87个百分点。试验区两广二号反交的幼虫生命率、良蛹率、虫蛹统一生命率比两广二号正交分别高4.17、0.58、3.69个百分点,对照区两广二号反交的幼虫生命率、良蛹率、虫蛹统一生命率比两广二号正交分别高1.89、0.38、2.22个百分点,试验区两广二号反交与正交的各项指标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区的差值,说明两广二号反交小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更强。

表3 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幼虫生命率、良蛹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

饲育方式蚕品种幼虫生命率/%良蛹率/%虫蛹统一生命率/%试验区两广二号正交88.88 aA98.26 aA88.23 aA两广二号反交93.05 aA98.84 aA91.92 aA对照区两广二号正交96.40 bA99.13 aA95.57 bA两广二号反交98.29 bB99.51 aA97.79 bB

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和对照区的两广二号正交家蚕良蛹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未到达极显著水平。试验区和对照区的两广二号反交家蚕良蛹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两广二号正交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显著低于桑叶育,两广二号反交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极显著低于桑叶育。

2.4 蚕茧质量

从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表4)可以看出,两广二号正交的全茧量、茧层量和200头蚕产茧量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低6.63%、6.45%和11.29%,两广二号正交的茧层率试验区与对照区基本相同。两广二号反交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200头蚕产茧量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低6.71%、9.68%、0.50个百分点和6.57%。

表4 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

饲育方式蚕品种全茧量/g茧层量/g茧层率/%200头蚕产茧量/g试验区两广二号正交1.55 aA0.29 aA18.64 aA390.33 aA两广二号反交1.53 aA0.28 aA18.50 aA393.33 aA对照区两广二号正交1.66 bA0.31 bA18.62 aA440.00 bA两广二号反交1.64 bA0.31 bA19.00 aA421.00 aA

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和对照区的两广二号正交家蚕茧层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全茧量、茧层量和200头蚕产茧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区和对照区的两广二号反交家蚕茧层率和200头蚕产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茧量和茧层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两广二号正交的人工饲料育的全茧量、茧层量和200头蚕产茧量显著低于桑叶育,两广二号反交的人工饲料育的全茧量和茧层量也显著低于桑叶育。

3 小结

两广二号是抗逆性强、推广量大的家蚕品种,但未经人工饲料适应性改良的两广二号蚕品种小蚕期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较差,24 h疏毛率、龄期经过、生命率、蚕茧质量均比桑叶育差,不宜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于人工饲料育。开展两广二号人工饲料育意义重大,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通过几年改良已选育出适应广西饲养的两广二号人工饲料育蚕种[5-7],江西省在家蚕人工饲料品种选育和推广方面起步较晚,今后应加大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的力度,尽快实现人工饲料育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茧层小蚕家蚕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