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四组五级”转运方案的实践效果分析

2020-06-01 02:24王艳徐盟吴福荣管永青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物资分级

王艳 徐盟 吴福荣 管永青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WHO 将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2020 年1月24 日24 时江苏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生命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首要环节,既要对日常急救出诊可能遇到的疑似患者,又要承担转运医疗机构确诊的病例[2]。急救中心指挥部根据此次疫情的特点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统筹协调、科学防护、优化资源、动态调整、确保安全高效运转”为指导思想,构建“四组五级”工作方案并实施。“四小组”是指调度组、转运组、物资组、信息组。“五级”是指五支转运对口队伍,分别为:一级为核酸检测阳性转院及确诊患者出院或复诊;二级为医疗机构发热病房与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的双向转诊;三级为各交通卡口、110 联动的疫区来源发热患者;四级为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或集中医学观察;五级为普通120 接警的发热患者,分别承担不同性质的转运对象。在2020 年1 月25 日至2 月24 日一个月内取得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20 年1 月24 日24 时江苏省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共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我急救中心快速成立疫情防控转运指挥部,接收公交志愿者团队,调整原急救中心医生、护士及司机,征用宾馆作为“急救方舱中心”,制定调度、转运、物资及信息的工作制度与流程,五支队伍人员快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运工作。

1.2 方法 (1)精准调度面对突发疫情接警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转运数量不断攀升,如何精准发送指令是确保转运的前提保障,疫情防控指挥部快速部署,加强调度科力量,急救中心主任亲自主抓调度,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级”相结合紧急调度流程,同时派驻的10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生进入调度科,实行医师问诊负责制,多项举措完善了全市“新冠”救护车调度体系。(2)规范转运:①分级转运分级标准(见表1);②转运流程转运流程是保证转运规范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同时要确保转运对象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指挥中心转运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3],结合昆山市实际情况,制定转运流程、穿脱隔离衣流程、防护安全须知、等排班模式;③安全管理面对突发疫情,为防止疫情扩散,抓实抓细的防控措施,确保每位转运工作人员的安全。(3)物资保障物资保障是保证顺利完成转运任务的关键,保障组制定物资精准领用流程。(4)信息流转在疫情防控时,有大量的沟通协调、通知下发、数据上报等信息需要互相传递[4]。

1.3 统计学分析 根据安克调度系统,导出数据后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级转运人员、物资配备详见表1,分级转运方案后效果比较详见表2,原转运配置与分级转运配置人员、防护用品用量比对详见表3。

2 结 果

截至2 月25 日急救中心疫情防控指挥部动用医生16人,护士15 人,司机76 人,其中急救中心司机33 人,公交志愿者司机43 人,动用救护车37 辆,其中负压救护车2辆。在圆满完成管理区域内转运任务的同时,做到调度指令派单完成率、防护用品佩戴符合率、人员与车辆终末处理完成率、信息数据上报率均为100%,新冠肺炎转运期间医务人员零感染和转运对象零交叉感染的双零目标[5]。

表1 分级转运人员、物资配备表

表2 分级转运方案后效果比较

表3 原转运配置与分级转运配置人员、防护用品用量比对表

3 讨 论

3.1 疫情防控转运考验了急救中心的综合实力 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快速吸收公交志愿者团队的社会力量,调整急救中心原有的医、护、司机,构建“四组五级”快速转运工作方案。分层分级的调度指令达到“精准”;转运和穿脱防护用品流程体现了“科学”;八个一律保障了工作人员及转运对象的“安全”;企业微信软件信息流传取代见面会议做到了“严格”。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的紧急状态下,急救中心成立指挥部制定转运方案,以“精准、科学、安全、严格”为原则,在保证完成日常急救工作的同时,整合资源,快速反应,从而获得良好的结局。

3.2 分级转运实现了急救资源的优化配置 面对转运数量急剧攀升,转运对象的复杂变化,而急救车辆、防护物资采购缺乏的现象,研判疫情、转运任务的性质,依据转运风险制定分级转运,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装备、防护物资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既保证了患者的转运安全,又进行了资源的优化配置[5]。在物资领用、发放、信息登记形成闭环管理,力求在防护物资使用科学、合理,且与来源数量匹配,将转运风险降至最低,解决一线转运医务人员的思想顾虑,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任务。

3.3 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和终末处理是新冠转运的难点 在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的管控举措上,防护服的穿脱和车辆人员的终末处理是管理上的难点。连续转运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无论是车辆还是人员均做到了终末处理,但是面对转运任务量非常大时需连续转运密切接触者是否需要每车更换防护服值得讨论,需要大量流行病学大调查依据支撑。脱去防护用品较穿戴防护用品难度更大,易接触到污染面,医用口罩出现单侧挂耳或下移,原因分析是与志愿者的医学基础知识欠缺及平时的佩戴习惯有极大的相关性,也与部分人员佩戴口罩时眼镜的镜片起雾,影响视力有关,这方面需管理者不断强化培训与督查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急救中心管理职能在疫情面前快速反应,建立“四组五级”的转运方案,迅速组织公交志愿者的社会力量上岗,在疫情期间防护用品紧缺情况下的情况下,圆满完成转运任务,同时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转运对象“零交叉感染”的“双零”目标。该方案是急性传染病暴发的紧急状态下人力、物力调配的成功经验。可作为今后传染病疫情扩散转运提供借鉴,但仍有不足之处需不断探索改进。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物资分级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抓好四项任务加强采油厂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救援物资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