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山水画的意象源头

2020-06-03 03:58黄雪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竹林七贤风骨山水画

黄雪芳

摘 要:老庄哲学是山水画的思想源头,但“竹林七贤”才是山水画的意象源头。他们既是山水画的实践者,又是后世山水画的题材。他们的人格特征构成了山水画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竹林七贤”;山水画;意象;风骨

关于山水画跟老庄思想的文章,真是汗牛充栋,但这些文章大都没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老庄思想是怎样转化为中国特有的,富有中国哲学内涵意义的,表达中国人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山水画的;第二,为什么山水画会从画皇帝像、画贵族像的宫廷画,从皇帝贵族所喜爱的仕女画,在魏晋时期突然转化为山水画;第三,是什么人、什么事启发了山水画的最初意象范本;第四,是谁给了后世之人不断弘扬山水画老庄思想的山水画文化艺术实践。

我们只能说,老庄思想是山水画的思想源头,而不是山水画的意象源头。笔者认为,中国山水画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思想源头,一个是意象源头。思想文化源头,毋庸置疑是老庄思想;真正的山水画的意象源头应该是“竹林七贤”。

他们把老庄思想意象化了。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文化实践,形象化地诠释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竹林七贤”为山水画从人物画中脱颖而出提供了两个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母体。第一,他们本身“琴棋书画各具擅长”[1],虽然没有流传至今的山水画作品作为佐证,但中国自从有了汉字书法,有了毛笔的使用,便有了“书画同源”的文化历程。

第二,自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写了《思旧赋》,自从有了第一本魏晋名士逸闻荟萃(全书有1000多则故事,“竹林七贤”就有100多则)《世说新语》之后,“竹林七贤”的故事便成了魏晋之后山水画的题材。

其中较出名的有:仇英《竹林七贤图》、陈洪绶《竹林七贤图》、张大千《竹林七贤图》、任伯年《竹林七贤图》等。

由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竹林七贤”自己亲近山水、画山水,如果没有后世之人以他们的故事画山水,中国山水画传承至今的基本模式、格调就不可能由此在魏晋时从人物画中脱颖而出。

一、中国山水画的“魏晋风骨”

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不轻易赞美古人的,但他很欣赏“竹林七贤”,很欣赏魏晋风骨。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如此欣赏魏晋风骨?美学家宗白华说得很清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的觉醒,魏晋人开创了中国的‘《世说新语》时代。”[2]

中国的山水画,从某种意义上讲,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它是“士人画”“文人画”。

而一个人能够被称为“士人”“文人”,要有很高的人格与情操的要求。这也是现在大家都一致认可的,山水画的思想源头是老庄哲学的原因。

他们作为山水画家,首先是老庄哲学的践行者。他们“清静无为”,“越名教而任自然”。因此,他们身上所形成的内在品质,被人们称为“魏晋风骨”或者“魏晋风度”。

笔者推测,汉语的“风度”一词,大概正是来源于“竹林七贤”。而他们的山水画,只不过是他们一种精神的物化、风骨的对象化而已。这也是中国山水画如今依然魅力四射的根本原因。

设想,如果没有当年“竹林七贤”为我们树立的风骨典范,或者说,我们从山水画中能够看到风骨的话,那山水画还有什么价值?

“竹林七贤”的风骨,或者说他们的风度翩翩,正如山涛(“竹林七贤”之一)对嵇康的评价:“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像岩石上的青松,像一座玉之山,“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3]。风骨或者风度,是整个魏晋时代,特别是在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人”出现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独立人格第一次出现,他们践行老庄哲学,把人性与自然性完美融合。有人把这样的风骨、风度用一句很简单明了的话进行总结:“率性由真。”

这就是中国士人、文人山水画的风骨、风度之所在。在“竹林七贤”眼里,人性跟自然性是相通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犹是。”不是故作姿态,故作风雅,而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们的人格是完全独立的。

只有这样,他们所作的画,还有后世以“竹林七賢”为题材所作的山水画,以魏晋风骨为画心所作的山水画,才能如唐代王维所说的:“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彻……故落笔无尘俗之气。”

从“竹林七贤”开始,中国山水画人品即画品的画风得以奠定。魏晋时代形成的独立人格——“魏晋风骨”,从此成了评判中国山水画优劣高下的不二标杆。

二、“竹林七贤”奠定的中国山水画元素

“竹林七贤”不但以他们的风度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文化调性,同时也使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模板、基础元素开始形成。

(一)松竹风

他们一行七人,走进竹涛龙吟、松风虎啸的“山阳”,在这里释放人性,用松风竹涛荡涤心灵的尘埃,从此,松竹便成了中国山水画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山石泉涧韵

他们走进“山阳”的竹林深处,醒时大家野炊饮酒,清谈玄学,弹琴复长啸,下棋写书法作画。喝醉了便醉卧青石,坦胸露肚,享受日光浴与天然大氧吧,飘飘欲仙,放浪形骸。渴了便从泉涧舀起一勺清泉,煮茗品茶。他们的人性在这个世外桃源获得了最大的解放。

当然,中国山水画从此有了老庄阴阳哲学最根本的代表:峰峦叠嶂、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连绵起伏的山石,清冽甘甜、声似琴声、四季潺响、深涧悬流、幽泉呜咽的山间溪流,必定是后世中国山水画的阴阳两极。

(三)琴韵与天籁之音

今人一讲到古琴,除了联想到伯牙子期之外,肯定会想到嵇康,想到他的绝唱《广陵散》。“竹林七贤”中的二号人物阮籍能歌善啸,一声长啸,可以让竹林里的虎豹鸟兽与其一起合唱高歌。根据中央十套播放的专题片《竹林七贤》里的描述,“啸”就是今天我们理解的“吹口哨”;有的人则理解为类似于蒙古人的“呼麦”。而笔者认为,应该是中国式的美声唱法,绝对不是“吹口哨”那么简单。[4]只可惜他的长啸法与嵇康的琴谱《广陵散》都失传了,而他的侄儿阮咸则善弹琵琶。

这些人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写书法、绘画,他们所居住的山水自然天地,绝对有音乐感和韵律感。后世之人画山水,也必然从他们的山水经历中领悟到这一点。

中国山水画之妙,妙就妙在看似静止不动,“致虚极,守静笃”的山水自然景物能够在他们的“观复”中,有了庄子《逍遥游》一般的灵动与韵律。

风动否?水流否?风动树不动吗?树叶不沙沙作响吗?水流溪石不潺潺有声吗?云雾缭绕不动吗?阳光与月光没有变幻吗?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画面不动,自然山水在动;画面不动,你我的心在动,妙哉!

一幅好的山水画,绝对可以使人从中通感到嵇康的《广陵散》、阮籍的长啸,感受到“竹林七贤”这个古代中国最厉害的音乐组合的美妙和声。

(四)茶酒气

中华文化,要是不讲到“气”,谁也没办法讲清楚。可以这么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成为四大古文明唯一遗存的文明,正是因为有“气”。水墨丹青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国画”,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是因为它有“气”。

山水画有什么样的“气”?天地阴阳之气。而不仅是一般科学意义上的“氧气”而已。

但作为山水画家,不可能像今天的化学家那样,把天地阴阳之气“装”进画框里,也不可能像气功大师那样通过呼吸吐纳将气“装”进自己的身体里。必须依靠一个媒介,才能使自己“当其得意、忽忘形骸”[5],在大自然中与天地融为一体,才能感知到天地之“气”,在“畅神”[6]中将自己感知的天地阴阳之气画进山水里。

这个媒介就是茶酒。笔者一直以为,茶酒是天地与人之间的媒介。其清者上,浊者下,升清降浊。

中国的文化史,如果不讲茶酒是讲不清楚的。正所谓:“千秋功业三杯酒,万丈红尘一壶茶。”中国古代的“士人”“文人”,琴棋书画是标配,品茗喝酒同样也是衡量他们是否风雅之物。

“竹林七贤”的金字招牌就是“茶酒”。

茶酒的作用:一是南朝美学创始者——画家宗炳所说的“畅神”,让画家自己如“竹林七贤”那样进入“忘我”境界;二是茶酒能使人与天地之间“通神”,将茶酒气与天地阴阳之气相连通。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天地阴阳之气才能氤氲在山水画间。以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山岚云霭,将“气”蔚为山水画大观。

好的山水画绝对是“生气盎然”“生气灌注”的。毫无生气的山水画不可能立于天地间,存于后世。

有的人看了这篇文章,也许会因为“竹林七贤”本身没有留下画作而认为立论不成立或者根据不足。

王夫之曾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7]我们研究“竹林七贤”,学习“竹林七贤”,其要义并不在考古学、考据学上,而是由他们奠定了山水画的风骨和山水画的基本要素。后世的山水画,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以善精义入神之用”,足矣。

参考文献:

[1]王兆贵.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和他的朋友圈[N].光明日报,2018-09-28.

[2]南部文化.不读嵇康,不知风度为何物[EB/OL].(2017-12-21)[2019-12-22].http://www.sohu.com/a/212386730_162735.

[3]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EB/OL].(2019-04-15)[2019-12-22].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75293660.

[4] 西游.中国在唐朝时就是派对鼻祖,西安W酒店带你梦回唐朝极乐之宴[EB/OL].(2018-11-22)[2019-12-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829245156429654.

[5]房玄龄.晋书:阮籍传[EB/OL].[2019-12-22].https://wyw.5156edu.com/html/z9130m8105j3073.html.

[6]宗炳.画山水序[EB/OL].(2016-02-12)[2019-12-22].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581567391&ver=1&signature=gNlzHc4nGQDkB3pK1NkeXE9yHSxDv3O2odBXhTdqD5xGL8tirzItkZEzY4Z3JVM FTztnT TuK4TL1 9Y5FpOJnZVadi7hy9V6YuODnteYebvksJ5eNaMMAux9hOx Hq Av8KVFMdRld0LEsQjhl2wJA==.

[7]王夫之.論梁元帝读书原文[EB/OL].(2018-09-07)[2019-12-22].https://www.ruiwen.com/guji/1925296.html.

作者单位:

厦门市美术馆

猜你喜欢
竹林七贤风骨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风骨
风骨
历代竹林七贤主题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简析
“绝版的竹林”之七
荷花
“竹林七贤”
程灿山水画作品
竹林七贤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