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良好计算习惯养成探讨

2020-06-05 12:59解辰生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计算习惯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解辰生

【摘  要】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方式差异,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改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习惯;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计算准确率和计算时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寻找原因发现,这主要与学生日常养成的计算习惯有关。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养成科学、高效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反之,不好的计算习惯不仅降低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会造成学生缺乏學习信心和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就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行探讨。

一、注重学生专注力培养和锻炼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不善于掌控和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于学习。当进行数学计算时,如果题量较多或者计算时间较长时,学生容易出现疲劳和分神的情况,学生保持专注的能力就失去稳定性,从而导致计算过程中出现计算失误,比如视觉和思维不同步,看到的运算符号和实际计算不一致、遗漏计算题目、“进位”和“借位”错误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和锻炼,逐步提升学生的专注能力和计算能力。可以通过自我监督或者互相监督等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意识和自我调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定向训练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专注力,例如让学生自己建立一张时间表,通过特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记录每个学生的计算时间,让学生记录下中途中断专注的原因,通过时间对比和对干扰因素的分析,逐步排除干扰因素,提高自我专注力保持时长,从而提高计算的效率和效果。

二、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数学计算是书写和算术运算相结合的过程,规范的书写格式不仅能够把学生的计算思路和计算过程完整规范地记录下来,还有利于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提高计算准确率和计算速度。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首先要具备规范书写的意识,了解规范书写的规则。依照书写规范进行书写,能够减少漏写、错写、乱写,保持计算步骤清晰、有条理,便于计算后进行计算过程检查,确保计算准确性。其次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一套熟练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写习惯,既提高书写速度还能保证计算准确性。教师在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时,要严格依照书写规范执行,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要书写清楚,数字之间的间距要适当,达到整洁、整齐的效果,对书写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这样既能使书写内容美观,也能使学生在做题时记录清楚计算步骤,避免错误的发生。例如教师可以把班级中书写规范的示例进行统一的展示,把书写时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让班级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取其所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书写方式,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加强阅读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清计算题目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只有认真阅读题目和分析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逻辑计算,进而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看错运算符号、混淆数学概念,例如把圆的直径当成半径进行计算、题目有多个问题时没有全部回答的、题目只看了大概意思就直接去计算等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和分析问题,没有弄清题目给出的有效信息和题目的真正要求。如果没有明确题目的真正要求就进行计算,肯定会出现计算失误,最终导致解题错误。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阅读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训练,首先是提高阅读题目能力,弄懂题目表述的内容,可以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找出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弄清楚题目的真正要求是什么。对于计算类题目,就需要通过审题弄清运算符号以及计算顺序。其次就是分析题目中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信息分析其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找出题目中可以推导或者隐含的条件,通过演算、画图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最终获得有效信息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提高这两方面能力,才能为有效的计算提供前提条件,从而真正提高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要想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离不开对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的重复验证。学生养成计算检验的习惯能够有效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计算准确率,也是计算思路整理的过程。有的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计算完题目后就认为完成了目标,最后会发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在实际计算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有效地进行检验,就会造成计算错误的情况发生,计算的准确率就无法得到保证。检验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解题思路的重新验证和计算步骤重新检验的过程,也是强化个人解题思路和计算能力的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修正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解题思路以及计算方式上都会提升效率,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检验计算的方式,避免因为检验而造成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估算法、逆推法、代值法等。例如计算525÷5这个算式时,有的同学计算时会得到15这个结果,如果用逆运算法15×5=75,就可以知道这道题计算错误,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500÷5=100,至少可以说明525÷5得到的值应该要比100大,这样中间的0就不会遗漏,最后得出正确结果为105。所以通过不断的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校验的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效率。

五、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

总结和反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总结是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的过程,反思是对学习方法或者思考方法的重新思考的过程,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关系。学生通过总结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反思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利于加深记忆印象,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总结过程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错误分类、整理,还要在此基础上找出预防再出现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的效果。所以既要善于总结问题,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总结防“错”措施,引以为戒。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建立错题集的形式,把平时计算时遇到的错题收集起来,根据类型进行分类,撰写个人的总结心得,反思计算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足,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出现问题的根源,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提高计算成功率。

综上所述,好的计算习惯能够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科学习,提升学习成绩,建立学习自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为一种本能行为,很难再发生改变,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持之以恒,长期不断付出努力。相信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学生一定会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地提升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沛冲.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反思习惯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03).

[2]何正清.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01):145.

[3]徐瑞云.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76.

[4]朱娟娟.浅谈小学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22.

[5]金云成.浅议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59.

猜你喜欢
计算习惯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浅谈怎样更好得开展小学计算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析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