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整合妙解读,提升古诗教学品质

2020-06-09 12:09姜玉芝
天津教育·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读古诗整合

姜玉芝

【摘  要】古诗集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在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将古诗进行合理整合,并巧妙对其进行解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古诗教学的品质。本文对古诗教学中,教师对古诗的个性化解读及整合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整合;解读;古诗;教学品质

从一首古诗的内容中,学生可以对诗人的内心、性格、思想等有所了解,学习古诗,能够使学生对诗人的故事有所思考,受其启迪。学好古诗后,学生不仅能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还能够洗涤灵魂,陶冶心性,领略古诗中的诗情画意,进而为自身奠定一定的语文学科素养,古诗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且终身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为提高古诗的教学品质,教师要牢牢贯彻对古诗的科学整合和巧妙解读原则,在对古诗进行科学整合解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同类型古诗的整合并解读

现阶段我国语文教材中对古诗的选材和编制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材中每单元的古诗均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古诗教学时,要基于教材特点,善于捕捉古诗的主题、内容和学习方面的相似之处,并将其作为教学切入点,对同类型古诗进行整合。在对同一类型的古诗整合基础上,采用分解的解读方式,对古诗内容进行分步解读。

例如,在教学诗人陆游的两首古诗,《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对这两首古诗反复朗读和揣摩,先初步体会两首古诗中的意思,并将两首古诗进行仔细的对照比较,分辨两首古诗的不同之处。这样能使学生对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绪有所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欲望。随后就要进行古诗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两首古诗进行分步解读,在对古诗《示儿》进行分步解读时,解读工作要紧紧围绕古诗主旨“悲”字展开,“但悲不见九州同”体现了诗人对未曾见到的九州统一深深的遗憾之情。在分步解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解读工作要紧紧围绕古诗主旨“喜”字展开,体现出作者对失地收复的激动、喜悦心情。最后,在完成对古诗的分步解读后,再对这两首诗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依次进行朗诵并轮流对这两首诗发表见解,让学生明白,诗人所作的这两首诗,虽然情感不同,一悲一喜,但体现的感情是一致的,都表现出了诗人伟大的爱国精神。由此可见,对同一类型的古诗进行整合,采取整合—分步解读—整合的解读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古诗的学习效率。

二、与学生的认知体系整合并解读

教师在古诗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发现对古诗的解读工作还不够生动灵活,学生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因此,要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体系中的经验部分,与古诗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经验和学习古诗相结合,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古诗的情境,透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时,由于这两首诗具有的共同点,即二者均是围绕着读书而抒发的想法,教师可以对其一同进行解读。当前古诗教学的难点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能够对古诗有所感悟、领会意境,所以,在对二者进行解读时,就要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经验部分,分散教学难点。

在解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这一句诗时,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该诗句进行深度探究,如在阅读到这句诗句时,你还能想到哪些有关做学问的诗句?你能用一些成语或句子来形容古人在做学问时“无遗力”的方法吗?我国古代记录古人勤奋努力学习的成语和故事还有很多,大家能想出来哪些呢?如果人的一生想要有所成就,那么在少年阶段要怎样无遗力地进行学习呢?读了这句诗之后,哪些名言、成语、古诗或者句子在你的脑海中自动浮现?通过以上五个问题的师生互动,将学生认知体系中与古诗相关的经验部分唤醒,学生在脑海里想象、搜索,对诗句深度探究,进而能够说出与古人“无遗力”做学问相关的很多成语和诗句以及故事,还能够很好地延伸出一些名人名言。所以,在对古诗进行解读时,与学生的认知体系中的经验部分相整合,通过教师问题的层层引导,对诗句进行深度解读和延伸,使学生能够对诗句中的意境有所领悟,体验到诗人在学习方面勤奋的毅力,激发自身的学习情感,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与生活体验整合并解读

古人所作的诗句优美、简单、精练,每首诗所含的意义都较为深远。教师力求在古诗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真正做到对其中的诗句意境有所品悟,明晰诗句所要表达的道理,领会诗句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此,才能够完成对古诗的学习。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教材中古诗部分会有一些插画,教师要巧妙抓住这一特点,将古诗的语言和插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古诗诗句整合,进行想象。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会迸发出很多精彩的火花。

如在教学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该诗利用一些比较常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旅人在外漂泊思乡的画卷。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所处的环境,将自己作为诗人带入角色,进行生活体验,以诗人的角度对教师展开的下列问题进行回答。请问您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请问您认为周围的环境如何,您看到了哪些事物?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您为什么不写硕果累累的画面,只写小桥、流水、人家、古道和瘦马呢?您当时看到这些景物后,还有听到什么吗?您最想说些什么呢?在此环节中,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人进行角色模仿和代入,每个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回答,使课堂富有情趣的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诗人羁旅漂泊、流浪天涯的凄凉之感和思乡之情,体会到了诗人为什么写枯藤、老树、小桥、人家、古道、瘦马等景物,还体会到了诗人见景生情的凄凉萧索之感。

四、与课外信息相整合并解读

古诗由于时代久远、意境深邃、语句精简凝练,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而在当代,诗意的跳跃性较大。诗人在创作每一首古诗时,都会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根源,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将古诗与诗人的信息及所处的背景进行整合,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學生把握古诗诗意,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诗人李觏的《乡思》时,学生可能会难以体会李觏当时强烈的思乡之情,教师在课前如果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诗人李觏的个人资料和生平信息,了解诗人的经历和生活,在此环节的铺垫上,学生可能就不会很难理解诗人漂泊无依的心态、强烈的思想情感了,在此基础上得以展开对古诗的深度感悟,升华主题。此外,巧妙利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阅读诗人李觏的相关作品,领悟李觏作品的特色,积淀古诗积累,在加大教师古诗教学密度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另外,教师在对古诗整合和进行解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以教材上对古诗的赏析为辅,包容学生对古诗的个性化解读;抛弃教学模式下养成的思维定式,对诗句的解读要从真实性入手;要鼓励学生对诗歌个性化的阅读。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古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种,除了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外,还源于在时代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的人们对其的丰富解读和再创造。虽然在古诗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诗歌展开个性化解读,解放思想,抒发观念。但也要注意,要避免学生在解读诗歌中,个性过于张扬,扭曲古诗原本具有的诗意和意境,毁坏经典。要做到对古诗真正有效、科学地个性化解读,需要张弛有度。因此,教师在对古诗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的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古诗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得以被深度挖掘,古诗的生命力得以延绵不绝地持续,更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点燃古诗学习课堂,永葆其对语文教育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陆志燕.寻觅诗意的美好——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2]朱延巧.古诗教学新“四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新方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18).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解读古诗整合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1+1”微群阅读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