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计划服务在结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2020-06-10 13:14倪小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造口结肠出院

倪小红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现阶段直肠癌(carcinoma of the rectum)这种疾病在中国的发病人群集中在45岁左右的中年人。因为直肠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治疗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是重点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结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9.7±3.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1.2±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进行延续护理前首先根据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护理档案,然后根据分组进行档案分类,两组患者的延续护理研究期为6个月。在出院前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延续护理,护理内容如下:(1)电话访问:在患者出院后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访问,并对访问内容进行登记分析,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2]。(2)家庭访问:患者出院后每月进行一次家庭访问,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康复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患者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家庭帮助。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康复必要性的普及,鼓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情绪进行针对性的谈话,让患者在康复锻炼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3]。对照组在常规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出院计划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1)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应激水平、自理能力、自我护理情况进行评估;(2)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出院后可以利用的护理资源进行统计;(3)根据患者的经济承担能力科学的制定出院服务的具体内容[4]。

1.3 观察指标

采用ESCA进行患者的自理能力评价,此表总分共计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高[5]。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3 讨 论

自我护理能力作为现阶段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的重要指标之一,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对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性促进作用,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出院计划服务,以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来进行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ESCA评分对比(x± s,分)

延续护理的护理内容与常规住院医疗护理的内容相对比,延续护理的内容更为广泛。传统的护理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围绕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治疗来开展的,患者出院后就会终止各项护理服务,虽然这样的护理模式可以集中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住院患者的护理服务,但是这对于以出院患者的康复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随着医疗观念的完善和医疗技术的优化,延续护理与传统医疗护理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具体体现如下:(1)延续护理通过对患者出院后的各项信息调查延续,使得在医护人员给出院患者提供的各项建议更贴合患者实际,对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2)延续护理通过护理延续对患者的术后各项反应严密监测,以此来保证制定的术后康复计划更科学合理。(3)延续护理的核心是协助患者家属科学护理,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管理。出院服务计划的制定是对延续护理的内容优化,与之前延续护理中以患者的需求为护理工作开展核心来说,出院服务计划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经济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科学整合,以此来保证患者延续护理的可持续性,以此来作为患者出院后治疗效果维持的基础保障。

综上所述,在结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增加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造口结肠出院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