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2020-06-10 09:35周雪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造影视网膜荧光

周雪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第医院眼科,重庆 4000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变盲的主要原因。据资料显示,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能够清楚掌握视网膜循环状态,但是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存在体质和病情差异,所以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情况[1]。基于此,对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接受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3)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语言表述不清者;(2)依从性差者。实验组中有38例男性、7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6.58±4.4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4.17±1.65)年。对照组中有36例男性、9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7.25±5.4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4.26±1.51)年。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1)详细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2)常规健康知识宣讲。

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1)在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进行综合护理。在血管造影之前需向患者详细解释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清楚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等;加强心理指导,让患者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来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如果患者需要扩瞳,护理人员需在扩瞳前检查眼压,预防青光眼;

(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保证造影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进入造影室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体位护理,与此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观察造影后的不良反应,避免造影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避免空腹进行造影检查;

(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后进行综合护理。叮嘱患者在1d内不要暴晒在阳光下,饮用适量温开水;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建议餐后30min进行适量运动。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前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

2.2 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率分析

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5.56%(34/45),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继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日常生活。此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心理负担比较重,临床中多表现出焦虑和悲观等情绪[2-3]。在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时,患者所承担的心理负担更重,继而可能出现呕吐和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必须要接受的治疗手段。基于此,护理人员需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此阶段中心理状态,继而采取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前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总满意率。

猜你喜欢
造影视网膜荧光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魔力荧光色
玛卡荧光碳点的合成及用于苦味酸的荧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