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施治疗效分析

2020-06-10 08:51李敏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患肢血栓血液

李敏

唐山市中医医院脉管科,河北唐山 0630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是动脉腔内出现的慢性闭塞疾病,主要表现为非化脓性炎症和中、小动脉阶段性炎症[1],经过多年的研究并没有明确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但是疾病持续发展会导致肢体坏死和功能永久性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 在中医学研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脱痈”和“脱疽”的范畴[3],主要发生在青壮年群体。 另外该疾病具有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临床治疗难度也比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通过中医学进行治疗,并且能够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 该次研究主要针对2015年6 月—2019年9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 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辨证施治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00 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例数为98 例, 女性例数为2 例;年龄在15~69 岁,平均(40.36±1.24)岁。 观察组中男性例数为99例。 女性例数为1 例;年龄在16~71 岁,平均(40.45±1.28)岁,纳入标准:符合研究要求并且疾病确诊的患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具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具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方面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通过西医治疗, 首先要嘱咐患者戒烟,同时给予止痛治疗,通过500 mL 低分子右旋糖酐(国药准字H44025079,1 000 mL)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 次/d,同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30片)25 mg 治疗,3 次/d, 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每天换药1 次,如果出现感染情况可以联合抗生素共同治疗。

观察组患者主要通过中医辨证治疗。 针对阴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来说, 患者在患病初期会出现皮肤温度低、怕冷、怕冷水等情况,而且存在步履艰难、患肢麻木沉重、间接性跛行等情况,长时间行走后表现为小腿疼痛,适当休息之后有所缓解。 若肢体受凉, 疼痛感会大大增加,同时表现为皮肤苍白、创面紫红或苍白、舌淡苔薄白、趺阳脉微弱、脉沉细而迟。在治疗方面可予以桂枝20 g、熟地黄20 g、黑附片9 g、制川乌6 g、牛膝20 g、丝瓜络9 g、乳香15 g、没药15 g、威灵仙15 g、当归6 g、川芎9 g、甘草6 g、延胡索12 g、黄芪30 g、鸡血藤9 g。 一般来说,阴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多数属于疾病早期, 主要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阴寒凝聚、寒凝血滞所导致的。 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主要以温经通阳、散寒止痛、通络为目的。 针对湿热下注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来说,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患肢端首肿胀紫红, 而且存在肿痒疼痛的症状,夜间疼痛明显,甚至影响睡眠。 症状较重的出现肢体局部破溃伴渗出,患者常常也会出现口渴、低热、游走性静脉炎、小便黄赤、脉滑数或弦细、苔黄而腻、趺阳脉微弱。 临床治疗可以通过牡丹皮15 g、延胡索15 g、金银花30 g、丹参15 g、生地黄15 g、泽泻12 g、红花12 g,当归20 g、黄柏12 g、赤芍15 g、茯苓15 g、玄参30 g、桃仁12 g、防己15 g、连翘15 g、甘草6 g 进行治疗。该期疾病也属于早期或进展疾病,主要的发生原因是寒气、湿气侵袭人体,引发患者患肢端首血液供应不畅,脉络闭阻,日久导致皮肤溃烂,直到肢体功能障碍。 所以临床治疗应用从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解毒方面入手治疗。 针对热毒炽盛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来说,患者的患肢端首表现为溃烂、坏死,伴有恶臭和脓液,而且创面呈现紫红色,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且患者合并食欲减退、高热、形瘦、畏寒、便秘、苔黄腻、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黑、脉滑数或洪大或弦细数。临床治疗可以通过丹参12 g、生地黄30 g、玄参30 g、当归30 g、牛膝15 g、紫花地丁15 g、延胡索15 g、没药9 g,蒲公英15 g、乳香9 g、赤芍15 g、白花蛇舌草15 g、牡丹皮15 g、连翘30 g、茯苓12 g、金银花30 g、三七12 g、生石膏30 g、甘草9 g 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气虚的情况,可以加用党参和太子参治疗。 如果患者合并严重口渴的情况,可以加用麦冬或天花粉进行治疗。 如果存在剧烈疼痛的情况,可以加用罂粟壳治疗,如果存在便秘情况可以加用生大黄治疗。 如果患者存在关节剧烈疼痛的情况,可以加用海风藤治疗, 存在湿气重的情况可以加用苍术和泽泻治疗。 热毒炽盛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处于感染期,所以容易火气热毒迅速发展,所以临床治疗需要以降火消瘀、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目的。 针对气血两虚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来说, 患者的患肢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的情况,而且创口无法在短时间内愈合,脓液清稀,患者会存在舌淡苔薄白、神情倦怠、脉沉细无力、萎黄消瘦等症状。 临床上治疗主要通过黄芪30g、牛膝12 g、白芍12 g、连翘15 g、川芎12 g、熟地黄15 g、茯苓15 g、陈皮12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地龙12 g、玄参30 g、桂枝10 g、威灵仙10 g、金银花15 g、当归6 g、五味子10 g、太子参30 g、甘草6 g 进行。 该种类型疾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处于炎症恢复期间但是身体情况比较虚弱, 所以会出现气血两虚的情况,即使创面有所恢复,但是恢复速度比较慢,所以治疗要以调和营卫、补气养血、扶正解毒等为主要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情况。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断,其中显效为血液流变学情况恢复正常,有效为血液流变学情况有所恢复,无效为血液流变学情况未恢复甚至恶化发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 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血液流变学

观察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 值P 值4.29±0.41 5.38±0.48 17.267 0.000 1.56±0.61 1.89±0.81 3.254 0.001 0.56±0.06 0.86±0.02 47.434 0.000 4.42±0.51 5.37±0.42 14.379 0.000

3 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主要包括营养不良、吸烟、遗传等[4]。 该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动脉内膜受到损伤,从而出现的血液高凝和微循环障碍,在出现动脉闭塞之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 组织缺血和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等病理变化,以上这几种病理变化均会导致肢体血管痉挛,所以患者的缺血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二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应[5]。 在临床治疗方面,患者可以通过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戒烟、肠溶阿斯匹林口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的程度,同时还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6]。 另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四肢末端坏死,如果疾病发展程度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趾关节脱落的情况。 该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医辨证疗法进行了分析,经过中医学的研究发现该疾病病因大多数都是脾失健运、情志内伤以及肝肾不足,而且还因寒湿侵袭、血运不畅、凝滞脉络,阳气不达、失于温通濡养等因素的影响,长时间以来出现疼痛剧烈的情况[7]。 根据中医研究认为肝肾不足会导致筋骨受损, 所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气血两虚和损伤筋骨的情况。 一般来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常发生于青壮年男性身上, 而且必须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否则疾病发展下去会导致肢体溃疡甚至坏死的情况,而且该疾病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治疗难度比较大[8],所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中医治疗来提高临床效果,根据中医多年的研究表明[9],根据辨证论治法能够有效地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且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疏通脉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辨证论治是目前我国中医学进行疾病治疗的主要原则,而且也是专属于祖国医学的特殊处理和研究方式,根据疾病的不同发病原因和机制可以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 由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类型不同[10],所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表现也不同, 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针对患者患肢的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颜色、创口情况提供治疗方案,可以起到有效缓解的作用。 另外还能够有效地发挥补气养血、清热解毒、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消炎、促进血运、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11]。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8%,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91%,观察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情况分别为(4.29±0.41)、(1.56±0.61)、(0.56±0.06)、(4.42±0.51), 均 要 优 于 对 照 组[(5.38±0.48)、(1.89±0.81)、(0.86±0.02)、(5.37±0.42)], 在王亚波[12]的研究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表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患肢血栓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