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助推器辅助下对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

2020-06-13 08:24赵仰旭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助推器利多卡因手术室

赵仰旭,林 桦,肖 霜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南宁 53002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等优点[1]被应用于国内外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手术室作为病人手术及抢救的重点科室,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术前常规选择较大规格型号(18G)留置针进行穿刺,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2],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理念,如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成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选入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手术室306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在麻醉剂助推器辅助作用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发现2%利多卡因溶液高压喷洒局部穿刺部位,作用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留置针穿刺,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感减轻,镇痛效果明显,起效时间快,临床效果反应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病情平稳的择期手术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306例患者,年龄18~59岁,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9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48.8±10.6)岁;全部采用BRAUN品牌18G×1 3/4M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随机分组,分为治疗1组102例、治疗2组100例及观察组104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穿刺位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采用BRAUN品牌18G×1 3/4M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随机分组,分为治疗1组102例、治疗2组100例及观察组104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穿刺位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三组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入室后三组患者均对留置针穿刺解释及注意事项告知,并监测生命体征,行前臂桡侧静脉留置针穿刺。

1.2.1 对照组

按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具体是选择适合穿刺的血管,对穿刺部位进行规范消毒,留置静脉针后,透明敷贴妥善固定。

1.2.2 治疗1组

选择需穿刺的血管,消毒皮肤,在留置针穿刺进针点旁开0.5cm处,将装有2%利多卡因溶液麻醉剂助推器激发,棉签按压局部形成的皮丘,静待1min后,用棉签试探穿刺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感受,待患者局部皮肤无痛感后,再次消毒皮肤进行穿刺。

1.2.3 治疗2组

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去除表皮的污物,以留置针穿刺点为中心涂抹利多卡因软膏,直径达3~5cm,皮肤保护膜覆盖,15分钟后,擦净残留利多卡因软膏后,常规消毒皮肤,穿刺。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穿刺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②视觉类比量表( VAS) ;③静脉留置术使用麻醉剂助推器无痛技术的患者满意度量表。④观察术中及术后2天内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及穿刺点有无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心率升高的LSD-t检验多重比较

2.2 三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疼痛评分的LSD-t检验多重比较

2.3 三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方差分析

3 讨 论

3.1 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广

在治疗与护理期间减轻患者痛苦是医务人员共识与责任,具有诸多优点的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常用给药方式之一[3],减轻留置针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疼痛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4],手术患者面对手术室陌生的环境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即将进行手术的心理压力,对疼痛的惧怕和手术的担忧,这些负性情绪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痛觉过敏[5]。表1中治疗2组与治疗1组相比,治疗组2因穿刺疼痛导致患者心率明显增快;治疗2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均加快。表2中治疗组2穿刺前敷利多卡因软膏15分钟后,行静脉留置针有刺痛感。利多卡因停留在穿刺部位作用时间应超过30分钟以上,以1小时为宜,其镇痛效果才能充分发挥,麻醉效果才满意[6],药效起效时间长,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痛穿刺,不适合手术室工作实情,寻找一个快速简便高效的方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3.2 本研究是利用麻醉助推器将2%利多卡因溶液作用至穿刺点周围

注射到没有神经末梢的表皮角质层,通过角质层的吸收,达到无痛注射的目的[7]。表3患者在穿刺中心率,血氧和血压的升高,体现出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适感,本研究中治疗组1使用2%利多卡因溶液外喷后,穿刺应激明显比治疗组2和对照组减小。减轻患者穿刺的不适感,患者能更好的配合穿刺操作,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8]。表2中治疗组2穿刺前敷利多卡因软膏15分钟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仍然有穿刺痛感。治疗1组中,激发后1-2分钟可立即起效。这说明2%利多卡因溶液在麻醉助推器辅助下作用于穿刺部位可缓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中有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非常切合手术室的工作实情。

3.3 在留置针穿刺中用麻醉助推器将2%利多卡因溶液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过敏史,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破损,有开放性伤口的部位不能作为穿刺部位。②利用麻醉助推器喷洒利多卡因时,要绷紧皮肤,避开穿刺点,在穿刺点旁开0.5cm处操作,以免影响穿刺。③激发时,麻醉助推器头部轻贴皮肤,不可以紧压皮肤,操作后用棉签轻柔喷洒部位,促进利多卡因的起效。

3.4 穿刺后术程观察及术后两天的随访

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完好,无红肿及硬结,麻醉助推器激发点刚开始有红晕,20-30分钟后基本消失,但未见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除2位患者未能首次穿刺成功外,其他患者均能一次穿刺成功,5位患者术后输完液后拔除留置针,其他患者仍然继续使用至36-48小时后拔针,输液通畅无其他异常情况发生。

4 结 论

静脉留置针穿刺在手术室的每一位患者都需进行的操作,要进一步提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静脉穿刺疼痛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开篇,使患者在面对手术时焦虑恐惧怕痛的情绪得到安抚。利用麻醉助推器将2%利多卡因溶液作用于穿刺部位,起效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明显,适合手术室高效运转的工作要求。

猜你喜欢
助推器利多卡因手术室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在围术期的研究进展及机制
美国SLS重型运载火箭助推器测试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透视奇妙的火箭